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的手     
近日认真拜读了周恩来总理的卫士韩福裕追忆总理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两件小事在我脑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特别令人受教育。一件是韩福裕刚到总理身边工作时,一次陪同总理去后厅,总理在前面走,韩福裕跟在后面,当时是冬天,后厅门挺宽,挂着帘子,快到门口时,韩福裕像所有秘书一样跑前一步挑起帘子,好让总理自如地通过。然而,总理却笑着对韩福裕说:“放下,放下,我有手,我自己来。”另一件是韩福裕的妻子在邓颖超同志身边工作,一次开饭时给总理打了一份送来,总理吃完后,韩福裕的妻子收拾一下便端起托盘往厨房走去,总理发现她双手端盘不便开门,忙说:…  相似文献   

2.
1963年春节,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来到上海。年初三晚上,全市1000多名各界妇女代表,在上海展览馆友谊电影院热烈欢迎总理和邓大姐的到来。当我陪同总理、邓大姐步入会场时,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总理满面笑容向大家挥手致意。我请总理和邓大姐入座,总理一定要我坐在他和邓大姐中间。正在尴尬的时候,总理说:今天你们是主人,主人怎么可以不陪客人呢?总理是最能细致入微地体察人的感情的,他就是用了这一句幽默的话,使我紧绷着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摆脱了拘谨。我坐在总理旁边,就象坐在一位慈爱的长辈身边那样,感到格外亲切、舒畅…  相似文献   

3.
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到山西省运城地区视察工作,18日晚在运城市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张占胜是在会上参加汇报的两名基层农村干部之一。“会上我给总理讲了些大实话,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张占胜说,“我对总理说,我家有12亩苹果树,还有个养鸡场,果园肥料全用鸡场产的农家肥,出产的水果口感、味道都好得很!我说我给您送几箱尝尝,当时总理对我点头微笑……”  相似文献   

4.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东北军、17路军实行“兵谏”,逮捕了来西安“督剿”红军的蒋介石,这就是有名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的第五天,周总理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全权代表的身份来西安,同蒋介石谈判.那时,我是西北总部张学良部下的一个处长.记得总理到西安的第二天早晨,杨虎城的秘书王炳南同志陪同总理到家里来看我.同总理见面谈起话来,知道我同总理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在沈阳髫令同学,倍感亲切.这样总理有些事情,就委托我来作,我遇有疑难问题,也同总理商量.  相似文献   

5.
1974年旧历除夕 ,我是和周恩来总理一起度过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近 3 0年了 ,那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难以忘怀。1 974年 1月 2 2日 ,是农历大年三十。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按理说 ,大家应该是高高兴兴的。但在那个动乱的年代 ,心情压抑 ,就是高兴不起来。我当时在中办秘书局担任秘书工作。下午 3点钟左右 ,同志们都陆续回家了。我处理完日常工作回到家中 ,已是晚上 1 0点钟以后了。晚上 1 1点钟左右 ,秘书局值班的同志通知我 ,说总理让我马上到他办公室去 ,有紧急文件要办。我接到通知后 ,即刻赶到西花厅 ,总理秘书对我说 :总理让你马上…  相似文献   

6.
1968年深秋的一个晚上,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给我谈话。总理说:“罗元发同志,要你到国防科委工作。你去后主要是抓政治工作。有什么意见?”我感到很突然,便说:“总理,国防科委是搞科研的单位,技术性强,知识分子多,我是工农干部,文化程度低,是不是找比我更合适的同志去?”总理笑着说:“元发同志,你文化虽然较低,但也在高等军事学院学习过。你过去做过政治工作,在北空工作得很好嘛?协助处理昆明问题也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7.
2005年12月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向500多名师生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在演讲开始前,温总理自我介绍说:“我是中国的总理,又是很平凡的人。如果说我的祖国是一棵常青树,我就是一片叶  相似文献   

8.
“我当初觉得,最多也就是新华社总编室给我个人回复一下,没想到是总理亲自公开回复,而且还向读者表达歉意,让我既意外又感动。”余建国在给新华社总编室打去“挑错”电话后,新华社发表了《温家宝总理致新华社总编室的更正勘一文。温家宝总理致新华社总编室的更正信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1997年秋天,笔者为我们淮安筹备纪念周恩来百岁诞辰的事赴京到朝阳区三里屯拜访曾当过周恩来的保健护士、刚从中央文献研究室离休不久的郑淑芸女士。因为我们之前已经多次交往,彼此之间很熟悉,因此就在她的家中攀谈起来。郑淑芸的丈夫崔长庚问我:"周恩涛是总理(周恩来)什么人?""是总理同一曾祖以下‘恩’字辈的老大,总理喊他大哥。"我告诉崔长庚,"你问他干什么?""我姐姐崔青云嫁给周恩  相似文献   

10.
正外事无小事。在外交第一线,礼宾工作是否到位,很多时候决定了外交的成败。为朱镕基总理访问埃及踩点外交讲究对等接待。在外交实践当中,从礼宾角度考虑,对等必须明确区分是按习惯对等还是机械对等。2001年,我担任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首席馆员,也就是使馆的二把手。2002年4月19日,朱镕基总理访问埃及。在朱镕基总理访问之前,我与时任外交部  相似文献   

11.
1962年6月9日下午,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哈尔滨电机厂高大的厂房。厂房内,机车轰鸣;厂房外,宁静庄重。在这里我们要迎接一位尊贵的客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我们的期盼中,周总理终于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出现在当时的水轮机车间。他满面春风,步展稳健,边走边和身边的随行人员交谈。当时,我是国家重大稀有设备九米立车的操作者。总理走到立车旁时,厂领导把我介绍给周总理。总理慈祥地微笑着用那温暖而有力的大手一下子握住了我那沾满油渍的手。当时我又兴奋、又紧张。我激动地说了一声:“总理好!”总理拉着我的手,走到操作台前,…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6,(1)
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后半期。我先后在中国驻印度使馆工作8年,并在外交部亚洲司担任主管印度事务的处长多年,在此期间经历了两国关系由冷变暖到明显改善的过程。高层领导人重启互访,无疑是两国关系恢复和改善的重要标志。拉吉夫·甘地总理和李鹏总理实现互访,就是中印关系恢复友好和取得明显改善的历史性事件。拉·甘地总理的历史性访华1985年初我来到印度时,正值拉吉夫·甘地继任总理不久。长期以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7年了,但他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和音容笑貌仍牢牢印刻在我的脑海里,铭记在我的心中。我在外交部和驻越使馆工作期间,曾几次见到过周总理,有几件往事令我终身难忘。亲自过问礼宾安排1966年6月,越南总理范文同内部访华,李先念副总理到机场迎接,并陪同越南代表团到钓鱼台国宾馆。当时我正从驻越使馆回国休假,也参加了接待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1962年12月1日上午,周总理找粮食部副部长、党组书记陈国栋和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少桥研究粮食调拨计划,谈好后嘱咐国栋同志叫我(作者时任粮食部党组成员、政策研究室主任)于夜间1时把计划表送到他办公室。当我按时把表送到总理办公室时,总理问我:“你核算了吗?”我说:“我已核算了三次,到您这里不敢含糊啊。”总理把数字核对了一遍,又把表格的说明从文字到标点审改了一下。看完后,总理叫我坐到他的身旁,然后打开抽屉拿出两张照片给我看:第一张是总理穿着女式戏装的照片。总理说,他年轻时喜欢京剧,时常参加一些演出,在这些演出中,他经常…  相似文献   

15.
我是1957年初调北京工作后见到周恩来总理的,曾随周总理视察三峡。1963年,我调到二机部工作后,见到周总理的时候就比较多了。这里主要讲述“文化大革命”中,我当总理联络员以后的事。急如星火返国防  相似文献   

16.
1958年7月初的一天,总理对我说:“青长同志,你准备一下,过两天我们到广东省新会县去蹲点。”听后,我随即对总理说: “何必一定到南方,那里的天气已经很热了。”“火热的天,火热的锻炼嘛。”总理是有备而去的。行前,总理特别强调此行要轻车简从,一切活动不要惊动地方领导,途经郑州、武汉、长沙,只同意警卫到机场照料。我当时作为周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与总理的卫士长成元功同志一起陪同总理南下。到广州军区乘一辆旧吉普车,经珠江几个渡口来到了新会县。  相似文献   

17.
《福建党史月刊》2014,(3):35-35
正很少有人知道周恩来总理从病重到去世使用过一把特制的椅子。倪志福曾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谈到了这段往事。1975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卫生部主要负责人找到我说:"总理叫我来找你,他有事要见你,什么事我也不知道。"我当即赶到北京305医院。总理把我叫进他的病房。走进总理的病房,只见他坐在一张布面的沙发椅上,椅子右边的地上有个瓶子与他身上的管子相连,里面有半瓶多的血水……总理消瘦了很多,胡子很久没有刮,长得很长,脸显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年月里,我曾有幸接触过周总理,周总理的言行感人至深。为了表达我对总理的缅怀之情,我把亲见的总理言行片断写出来,和同志们共同学习。 听周副主席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1976年1月7日,张树迎(周总理卫士)与我商量,看样子总理的病再想好起来很困难,让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轮流来看一看总理。从总理卧床以后,除医务人员和少数几位工作人员外,更多的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像警卫值班的刘岚荪、康海群、王培成,很久没有见到总理了。还有为总理看病的医生、做饭的厨师和服务员,他们平时很守纪律,没有事情,很少到病区来,都想有机会到病房见总理一面。为了不影响总理正常休息,我  相似文献   

20.
朱松春 《学习导报》2014,(14):44-44
这是我调粟裕副总理处当科技秘书时发生的事。粟老在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期间,几乎隔几天就要到总理处去汇报,每次出发前他总是交代身边秘书一定要为他准备一角零钱。一次我按捺不住好奇心问他:首长,你到总理那里带这一角钱干啥呀?原来,一次专委会上,总理当着副总理和部长的面说我告诉大家,我喝的茶叶是自己家里带来的,而各位则喝的是公家的招待茶,也就是公费,如果大家也不想占公家的便宜的话,那就放一角钱在这里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