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华 《当代世界》2016,(11):54-57
正阿根廷新政府上台后,迅速推出一系列经济、社会和外交改革措施。从经济上看,回归新自由主义已经成为新政府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主要方向。在外交方面,实用主义将取代政治倾向,成为阿根廷政府发展对外关系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受此影响,中国与阿根廷的双边关系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对中阿双边关系产生影响,对此中国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好准备加以应对。2015年12月10日,随着中右翼政党领导人毛里西奥·马克里正式就任阿根廷总统,该国连续12年的左翼执政周期宣告结束。马克里上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来自中右翼政党联盟"我们变革"的毛里西奥·马克里在阿根廷大选中获胜,不仅成为阿根廷恢复民主制度以来首位属于中右翼阵营的总统,也打破了长期以来两大传统政党轮流执政的政治格局,同时还开创了商界精英转战政界成为国家领袖的先河。2017年,"我们变革"在议会中期选举中大获全胜。作为中右翼政治力量的主要代表,"我们变革"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迅速崛起并巩固了执政地位。马克里领导的中右翼政党联盟代表着  相似文献   

3.
欧阳晨雨 《南风窗》2012,(14):70-72
尽管克里斯蒂娜总统掀起的这场能源国有化战争,已在南美诸国泛起阵阵涟漪,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其最后结果仍难以预料。"总统命令我们动用全国的军事力量,尽快解决卡车司机罢工造成的燃料供应危机。"阿根廷国防部长说这番话的时候,总统克里斯蒂娜已中断在巴西的联合国会议日程,火速赶回国。这只是阿根廷如今经济凋敝的一个缩影。就在两个月前,因强行从西班牙公司手里收购油企YPF的半数股份,  相似文献   

4.
周相萌 《当代世界》2015,(12):76-78
<正>2015年是阿根廷的选举年,先后举行大小各类选举18场,共计选举产生24名国家参议员和130名国家众议员,22个省级行政单位长官、各省议员和数百名市长。轰轰烈烈的选战持续数月,而这一幕大戏的高潮正是总统选举。在11月22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在首轮投票排名第二的反对党联盟——"变革联盟"候选人、共和国方案党领袖马克里,以51.4%的得票率逆袭执政的正义党—胜利阵线(简称"胜利阵线")候选人肖利,  相似文献   

5.
巴西: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径与新依附经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10月,巴西左翼劳工党领袖卢拉当选总统,取代了自1994年以来任总统的卡多佐。此事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被认为是拉美第一大国——巴西人民渴望变革的结果。英国《新左翼评论》2002年7-8月号刊载了盖萨·玛丽亚·罗哈题为《巴西的新依赖经济》的文章,认为卡多佐当政8年来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巴西经济  相似文献   

6.
阿根廷爆发严重的货币金融危机后,伴随着冻结银行贷款,停止支付外债等政策的实施,整个经济运行基础几乎崩溃,迄今仍未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引起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因素,如美英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纵容等。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阿根廷国内经济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政策措施的失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俄罗斯在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国家最核心的现实利益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全面振兴经济,重新确立在未来国际新体系中应有的地位,一切政策都要围绕实现这一国家利益而进行调整和制订。为此,根据重新界定的国家利益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结合自身特定的使命和原  相似文献   

8.
法律规范与政治权衡的较量——2005年德国政治危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德国发生严重政治危机。施罗德总理为了获得选民对自己领导实施的改革政策的支持,援引“基本法”第68条规定,向联邦议院提出旨在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的信任案,未获通过。德国联邦总统克勒根据总理建议,宣布解散议会和重新大选。两名议员向联邦宪法法院提起诉讼,指责施罗德总理人为操纵信任案不获通过,是蓄意滥用宪法规定,克勒总统同意解散议会是违反宪法。这场危机反映出德国宪法规范与政治权衡之间的矛盾,是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经历了长时期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以后,饱经磨难的阿根廷人终于决定,他们既不要在任总统杜阿尔德,也不要老牌政治家梅内姆,而是宁可要一个“新面孔”——来自阿根廷边疆小省的内斯托尔·基什内尔,来执掌这个南美大国新一届总统的权柄。在前不久举行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各国喜迎2001年圣诞佳节之际,阿根廷却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继去年7月阿政府宣布实行"零赤字计划"引发金融动荡以来,阿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并导致社会动荡.德拉鲁阿总统终因无法控制局面而于去年12月20日宣布辞职,反对党正义党人萨阿被国会任命为阿代总统.但好景不长,萨阿及其内阁全体成员就职一周后就在人民的抗议声中被迫辞职.最后接过"烫手山芋"临危受命总统一职的是上届全国大选中败于德拉鲁阿的正义党总统候选人杜阿尔德,其任期至2003年底结束.阿根廷这个拉美第三经济强国,在世纪之交却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并造成政府连续更迭,其深刻原因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郭存海 《南风窗》2007,(22):70-72
在阿根廷,政党被认为是最腐败的机构,是一个肮脏的词汇。领导着中左联盟胜利阵线的克里斯蒂娜,甚至不需要正义党这块"遮羞布",就直接以第一夫人的角色参选总统。批评者认为她和基什内尔一样对制度、政党、国会和媒体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底,为防止经济连续三年下滑的阿根廷爆发大规模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承诺由其牵头向阿提供总额为397亿美元的应急贷款.但是,今年年初以来,阿根廷金融形势却不断恶化,终于在7月经济部长卡瓦略宣布启动"零赤字计划"后爆发危机,证券市场发生空前动荡,国家风险系数飚升至1700点,达到德拉鲁阿总统1999年执政以来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据说有这样一则幽默: 问:“怎样能使美国经济瘫痪?杀掉总统行吗?”答:“不。假如美国总统突发奇想,把全国的推销员通通关进集中营,那么美国的经济准保马上瘫痪。”这话不知确否。事实上,在美国,推销员队伍庞大,推销员协会组织十分强盛,推销员也受到极高礼遇,连国会议员也以自己曾任推销员为荣。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国内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大大加快,中国的国际责任意识日益增强,中国已经成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及国际社会稳定的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承担与国家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符合当代国际体系转型的实际和中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的发展使传统的国际政治深受影响,也促使各国制定相应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战略的不断调整体现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战略体系宜从几个方面进行完善:更明确和具体地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对自身进行更加清晰明确的国际定位;进一步拓展对外战略的范畴和领域;积极建设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科,为对外战略的谋划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新技术产业革命与美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皓 《当代世界》2013,(4):58-60
始于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至今仍在进行中,作为这场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仍然面临着持续不振的经济状况和严重的失业率。因此,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的最主要任务将是改善美国经济,提高就业率。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挽救经济的主要措施是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增加货币发行量,不断提高债务上限,由政府出面挽救金融业、  相似文献   

17.
1944年初,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取得了对日本的绝对优势后,开始了对战后"国际新秩序"与远东格局的安排。为战后美国远东政策作出的兰图规划,表现在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为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所准备的"对华长期目标与政策大纲"和"英美苏对华政策统一"两个文件中。其核心就是:谋求一切适当手段,使中国成立一个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什图尼察当选南联盟总统和原执政的塞社会党沦为在野党,南对外政策和构想也发生了转变.科就职以后,南加入联合国、恢复欧安组织席位、加入<东南欧稳定公约>,与欧盟建立合作,修好与邻国关系,国际处境随之全面改善.所有这些都是南新政权对外政策调整、重新定位以及大国积极回应的结果.对外战略新思想在改善南的国际处境和形象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南人民在饱受惊恐和无望之后终于可以以轻松的心情进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19.
国际著名左翼学者乔万尼·阿瑞吉在英刊《新左派评论》2005年第32、33期发表了长篇文章《霸权的瓦解》,探讨了当前美国的对外政策及其根源。阿瑞吉认为,美国为应对“9·11”事件而开始实施的“新美国世纪计划”代表了它与20世纪90年代的真正决裂,美国开始采用新保守主义的帝国计划争夺全球霸权。也正是这种发展,使“帝国”、“帝国主义”等词取代了“全球化”重新流行开来,被用来描述美国兴起的全球争霸计划。阿瑞吉从全球政治经济变动即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过度积累的危机出发,探讨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根源,认为这一计划破坏而不是…  相似文献   

20.
俞邃 《当代世界》2013,(3):14-15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2月20日发表文章称,当克里在就其出任美国国务卿举行的任命听证会上发言时,专家们注意到克里似乎背离了奥巴马总统大力推行的“重心”转向亚洲政策中的一项关键内容,认为克里“似乎在说我们不需要重心”。还有人分析说,尽管有事实可以佐证美国进行了战略转向,但从奥巴马总统第一任期开始实施的政策是否会继续在他第二任期内得到全力贯彻仍未可知。这一番话引起笔者对美国战略调整与世界局势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