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合作是夯实双方合作民意基础的重要保障。当前,双方人文交流合作已取得丰富成果,但成效依然有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传统的差异性以及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双方战略需求不对称、美欧国家对华态度变化,是影响双方人文交流合作的主要因素。鉴于此,要推动双方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化建设,对接中东欧国家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将双方人文交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文明对话倡议框架,拓展双方既有合作成果,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以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经历了启动期、黄金期和深水期等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随着内外部压力增大,需要进一步挖掘双方合作潜力。中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多释放发展红利,同时维护好中欧关系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及时解决合作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东欧民粹政党有大量社会底层支持者,农民是最有代表性的民粹主义基础。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看,以农民为代表的中东欧民粹支持者与历史上保守势力的支持基础有类似的逻辑。在农业仍为关键产业的中东欧国家,当传统经济受到转型后突如其来的外部经济影响时,既有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受到严峻挑战,在本土保守势力的推动下,竞争力不足的中东欧国家呼吁保护传统经济,反对以西欧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价值腐化、以威权整肃国内腐败、强调历史上的民族荣光、复兴宗教及家庭伦理等。这一思潮被民粹政党用以获取政治权力。在外部经济压力下,农民、城市底层民众、经济民族主义者、保守的政治精英、大文化中心论者共同构成支持民粹主义的基础,民粹政党的兴起是精英和大众共同推动的结果。中东欧民粹政党自该地区转型后就出现在政治舞台,其影响深度和广度是欧洲其他地区所不及的。有鉴于此,探索一条以民粹主义基础为导向的策略路径,整合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三类实践主体,有助于强化中国在中东欧的影响力。积极推进民粹政党或执政党的对华合作,是中国强化和拓展中东欧地区利益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不断升级的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形成重大挑战,灾难面前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公共卫生合作的指导思想,公共卫生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国与东盟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展公共卫生合作,强化"命运与共"意识,可以推动双方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此次共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合作,反映显示出中国与东盟双方在公共卫生合作中存在着治理能力有待提升、资金匮乏、合作意识不强、互信不足等问题。但共克时艰的信念强化了双方对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在共同抗疫中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与东盟双方应从加强政治互信、培育区域公共产品、建立公共卫生合作机制等方面出发,加强公共卫生合作,推动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5.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创立以来,合作基础日益夯实,领域逐渐拓展,逐步形成了政治安全、经济贸易、人文交流三轮驱动的合作架构。其中,人文交流作为金砖国家合作发展的铺路石,有助于增进金砖国家民间交往和理解,促进金砖国家间民心相通,为国家间良性互动提供有力支撑。目前金砖国家人文交流成效显著,已实现了交流机制化和行为体多元化,项目领域也在不断拓展,但同时面临基础薄弱、差异明显、机制建设滞后、参与主体和资源不足等挑战。展望未来,金砖国家人文交流可通过塑造共识、建设机制、扩大参与,发挥金砖+人文交流平台作用等路径促进民心相通,进一步夯实金砖国家各领域合作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中国积极开拓对外贸易和海外市场,构建对外沟通战略通道。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中国发展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是这种对外战略的重要体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之间的战略关联性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  相似文献   

7.
当前,亚太地区出现了由中美日及东盟四大力量占主导的新的多极化格局。在影响亚太地区秩序构建的四种力量中,东盟这一极可能是最弱的,但又是不可或缺的,无论东盟倒向哪一边,都会使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发生倾斜,并导致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力量对比重新调整。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是构建亚太区域秩序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当前,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双方都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和机遇。  相似文献   

8.
王弘毅 《国际展望》2022,14(2):78-98
在地缘安全、能源、价值观等方面,美国、以德国为主要代表的欧盟国家以及俄罗斯在中东欧地区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利益。三者的互动关系呈现美俄博弈主导中东欧安全形势,美德(欧)联合制俄但共识有限,美德(欧)对中国在中东欧的经济介入保持警惕但难以形成合力三个特征。随着中美竞争的持续,美德(欧)与以波兰、匈牙利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在价值观上的分歧扩大,美德(欧)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攻势升级,中东欧地区的大国力量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压力持续加大,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对中东欧国家的控制力不断降低,俄罗斯反“守”为“攻”回应西方威胁,而德国新政府和新一届欧盟委员会对华政策更加突出价值观因素,导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面临的地缘政治压力总体上有增无减。但是,美欧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在中东欧控制力的弱化以及美欧与波兰、匈牙利等国关系的恶化,也为持续推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带来了潜在机遇。以上因素作为影响中东欧国家对华政策的重要变量,需要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经济全球化与中东欧国家制度变迁的关系,指出:经济全球化给中东欧国家造成的内外压力促动了中东欧制度变迁进程的开启,并在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影响着制度变迁的进行;同时,中东欧国家的制度变迁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中东欧国家制度变迁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中东欧国家必须学会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自己,才能顺利完成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0.
刘作奎 《当代世界》2016,(12):36-39
五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6+1合作框架日趋成熟,在得到各方广泛认可的同时,其传递的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也成为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新范式。但要想更进一步落实16+1合作框架,中国还需要克服许多合作障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在17+1合作背景下发展迅速。通过对欧洲晴雨表民意调查机构、中东欧国家智库报告等研究数据进行考察后发现,近半数中东欧受访民众对中国持有积极印象,而且越来越多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国际影响力正在提升。但是,中东欧国家对华舆情存在较大差异,17+1合作的知晓度仍然较低,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欧媒体上的可见度不高。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特别是加强与当地媒体沟通合作,讲好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互利共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世界各国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普遍增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已成为国家间互利合作普遍坚持的共同理念.秉持这样的理念,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应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互尊互鉴、求同存异,共建包容、开放的国际体系,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下面,我就中国与波兰和中东欧国家关系及合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的社会主义运动低谷期,中东欧16国共产党经历了很多曲折:从被禁止到公开的、正常的政治实践活动,从过去的执政党到当今多党制政体中的反对党、在野党。其在上述身份、地位的转换中,经历了无尽的辛酸。2008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为它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东欧16国共产党的数量有所增多,政治活跃度和参与度与此前相比有很大的提高。此外,它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也开始展开更多新的思考,并努力探索该地区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4.
高歌 《当代世界》2018,(1):58-61
2017年,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关系似乎向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一些中东欧成员国与欧盟在分摊难民、双重质量标准、匈牙利和波兰内政、多速欧洲问题上发生争议,离心倾向日渐明显;另一方面,西巴尔干国家继续争取加入欧盟,向心态势一如既往.中东欧成员国的离心倾向与西巴尔干国家的向心态势均是出于它们对安全、主权和平等的执着追求,表明它们在回归欧洲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本国的实际,强调本国的利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将是中东欧国家与欧盟关系的常态.  相似文献   

15.
历史常由大事件连缀而成.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体育赛事、文化仪式和媒介事件之一,北京冬奥会必将创造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段独特、美好的历史记忆.以历史的广角观之,北京冬奥会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两年有余,全球化浪潮遭遇疏离和阻遏,新技术革命持续加剧现代文明不确定性的多重复杂历史语境下举办的.  相似文献   

16.
人文交流与合作在金砖国家合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是深化金砖国家务实合作的必然要求。但与其他领域的合作相比,人文交流与合作仍是当前金砖国家合作的短板,人文交流机制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在新的历史阶段,金砖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应充分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智库的智力支持作用,推动合作机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有效发挥政府与民间机制的联动效应,并在一些重点领域打造人文交流机制建设的示范性成果。  相似文献   

17.
2018年大选后,马来西亚出现建国以来的首次政党轮替。政党政治的权力格局开始从巫统独大的单极形态转型成为多党制衡的多元形态。各主要政党沿着族群、宗教以及阶层的政治分野,呈现两升一平一降发展态势。从中长期来看,马来西亚的政党轮替将为中马合作开拓更广阔发展空间,但从短期来看,新政府各党派的权力博弈很可能引发政治风险,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
进入转型期后,中东欧国家的腐败状况并没有因为引入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而呈现趋好态势。总体而言,公共采购和医疗是中东欧国家腐败的集中领域,而高层腐败和司法腐败严重则是其重要特点。中东欧国家的经验表明,引入民主制度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建构清廉国家的充分条件。一个国家只有在法治程度良好的条件下,民主制度才有利于打击腐败。若法治环境恶劣,民主制度反而容易引发腐败。撇开背景因素,将计划管制或自由市场的任一方归结为腐败的根源性因素都是不妥的,相对于政府支出的规模,政府支出的类型更应该得到关注。真正对反腐败起到核心作用的因素是法治程度,改善法治环境是打击腐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欧盟东扩以来,在经历了10年的学习和趋同进程之后,许多中东欧国家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在欧洲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正向显示度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如今,许多中东欧国家不再局限于甘做欧洲大西洋共同体中的小伙伴,而是越来越雄心勃勃地致力于塑造平等关系。如果中东欧国家能够不断巩固其日益成长的政治成熟度、信心、经济活力和亲欧洲的能力,那么其必将为欧洲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本文讨论了中东欧国家在欧洲的利益、实现这些利益的障碍,以及克服这些障碍可能选取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