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正欧洲社民党自我革新奋图强二战后,以福利主义思想为重要理论支撑的社民主义一度为欧洲民众所接受。正因为社民主义与福利社会模式的联姻,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形成"社会伙伴关系"等较为合理的机制性安排,大大提升了欧洲国家的社会公平度。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肆意扩张、中东难民大量涌入欧洲的大背景下,欧洲社民党所处的内外环境已发生重大变迁。  相似文献   

2.
二战结束以来,德国长期实 行以自由竞争为基础、政府进行适当调节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自80年代起接连遭到经济危机、人口老化、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严重冲击与挑战。1998年社民党上台执政以来,在社民主义“新中间道路”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经济社会改革,使“德国模式”向适应国际竞争的方向上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2004年2月6日,施罗德突然宣布辞去德国社民党主席的职务,并提议由现任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主席弗兰茨·明特费林(Franz Mǜntefering)担任这一职务。与施罗德一起辞职的还有社民党总书记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其继任者将是社民党联邦议会党团的经济专家克劳斯·乌韦·本内特(Klaus Uwe Benneter)。这一人事变动在社民党于3月21日召开的特别党代会上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4.
德国社会民主党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也是在德国和欧洲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力量。在欧洲联合问题上,德国社会民主党抱持联邦主义和"欧洲合众国"理想,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坚定支持者,在推动一体化深化和扩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此次德国大选默克尔虽然获胜,但两大执政党遭遇了严重的选民流失。德国另类选择党支持率则激增7.9%,成为战后首次进入德国联邦议院的民粹主义政党。社民党宣布不再参与组阁,成为最大反对党之后,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将面临异常艰难的组阁谈判。另外,德国目前内政、社会、外交方面的隐忧日显,默克尔第四任期充满挑战,德国和欧洲未来的稳定面临威胁。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执政后以"美国优先"为原则调整对外战略,对美欧关系造成巨大冲击。美国在贸易、安全、外交等各领域背离对欧政策传统,不顾欧洲利益、不听欧洲劝说、不屑与欧洲协调,对欧洲国家外交政策形成挑战。面对这一形势,欧洲已掀起一轮关于美欧关系前景的大辩论,跨大西洋主义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同时,欧洲对美"双重切割"政策初步成型。这一轮美欧关系变动是历史和现实政治作用的结果,是以杰克逊主义为底色的"特朗普主义"主导下的外交政策调整,是冷战后美欧世界观、权力观渐行渐远的结果,也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欧洲对美战略价值下降的表现。此轮关系调整涉及美欧对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发展方向的分歧,触及美欧关系底线,影响深远。美欧关系的不确定性也给正处在十字路口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更多挑战。美欧关系的变动将加剧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危机。在继续积极引导美国、稳固中美关系的同时,中国应对欧洲外交的两面性和灵活性保持清醒认识,在当前国际秩序面临压力的背景下,继续做现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改良者。  相似文献   

7.
从社民党到民左联党:波兰左翼政治力量演变的基本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剧变后波兰左翼阵营中,由原统一工人党演变而来的社民党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发挥了中坚作用。以社民党为核心的民左联不仅顶住了来自右翼的打压,而且赢得了总统和议会大选的全面胜利,波兰因此成为东欧地区“左翼复兴”的领头羊。1999年,民左联党的建立是波兰左翼政治力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新的统一政党的成立实际上具有双重效应,在壮大左翼整体力量的同时,又对左翼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社民党到民左联党及其后的演变,实际上勾勒出波兰左翼政治力量发展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8.
北欧社会民主党长期坚持"自由、公正、团结"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发展成为北欧政坛重要力量,并主导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北欧模式"。但近年来,北欧社民党遭遇核心政策主张吸引力下降、党员数量持续减少、传统组织架构受到冲击、支持者群体年龄结构老化等一系列挑战而发展受阻。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北欧社民党调整政策纲领、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探索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努力保持自身活力,取得一定积极成效。但随着北欧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极右翼政党等新兴政治力量不断壮大,未来北欧社民党前进道路上仍布满荆棘。  相似文献   

9.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0.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1.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3.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4.
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顶梁柱"和"压舱石"。改革开放40年来,与欧洲国家的经贸和技术合作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欧洲国家也从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庞大市场中受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中国坚定支持欧盟和欧洲一体化,中欧合作更加紧密。近两年来,欧盟面临诸多内外挑战,对外来投资的防范意识和敏感性提升,中欧经贸合作面临新挑战。分析当前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状况、制约因素及应对之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合作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德国社会民主党于2003年11月17—19日在波鸿举行了第54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我们的未来之路》等重要提案,选举产生了社民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施罗德再次当选为社民党主席,贝克(Kurt Beck)、克莱门特(Wolfgang Clement)、蒂尔泽(Wolfgang Thierse)、福格特(Ute Vogt)、维乔雷克—措伊尔(Heidemarie wieczorek-Zeul)等5人当选为副主席,朔尔茨(Olaf Scholz)仍为党的总书记。另外,大会还选举了由45人组成的理事会。这次大会在社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上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在领导人选举等问题上也产生了一些不和谐音。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2月4日,奥地利举行总统大选第二轮选举,尽管未出现"黑天鹅"事件,但此次总统选举折射了当前欧洲社会面临的民粹主义上升、精英与草根阶层对立等许多普遍性问题,奥地利的政党政治格局呈现出社民党、人民党与自由党三足鼎立之势,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因素在上升。2016年12月4日,奥地利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重新投票,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的前绿党主席范德贝伦以51.7%对48.3%的得票率战胜自  相似文献   

17.
调整中的东欧中左翼政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前后,东欧国家经历了剧变后的又一轮的左右换位,匈牙利社会党、罗马尼亚社民党、波兰民左联党等再次掌握了政权.此次中左力量掌权并非简单的政权易手,而是东欧中左政党在经历了低谷和反思之后,通过政策调整和加强党内建设,使自己以革新的面貌,再一次跃居政坛的前沿.四年后的今天,受欧盟东扩及全球化等时代浪潮的冲击以及各国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这些政党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国政党为应对新的、不断涌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再次面临着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一个由执政表现、选举战略和政治机会环境组成的三维理论分析框架下,对德国社民党在2005年大选中的表现及其结果作了分析。尽管依然有着像2002年时那样异常出色的竞选运动———总理形象牌和转守为攻策略,但更加糟糕的经济政绩和无机可乘的政治机会环境,注定了社民党在本次大选中的失利。但从选举政治的视角来说,就此断言这标志着社民党“新中间道路”政治试验的彻底失败和欧洲社民党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民主主义政治革新的终结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0日至7月20日)6月20日,乌克兰前总理、祖国党领导人季莫申科宣布将参加于2019年3月底举行的下届总统选举。6月21日,罗马尼亚众议长、社会民主党主席德拉格内亚因在担任泰来奥尔曼省省长期间安排两名社民党工作人员在公共机构"吃空饷"被最高法院一审判处三年半监禁。27日,国家自由党等在议会提交对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受经济危机和难民危机的双重影响,欧洲一些极端化的意识形态政党纷纷崛起,并开始影响这一地区的政党格局.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全球化背景下经济获益的不均衡、文化多元主义政策面临的困境以及后工业化时代民众价值追求的变化.欧洲政党意识形态极化必然对欧洲国家政治产生深刻影响.具体而言,这种现象将使欧洲国家主流政党面临信任危机,支持率下降;使欧洲一体化未来发展面临挑战,民众对欧盟的信任和认同弱化;使欧洲国家的政治文化遭到侵蚀,宽容的文化氛围受到影响.欧洲的这股政党意识形态极化思潮除影响欧洲国家以外,也将对中国和中欧关系产生影响.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一方面,要积极维护好全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努力推动和谐、共赢、开放、互利的新型全球化;另一方面,要扮演好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