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勇 《人民公安》2014,(12):30-31
<正>贴心的"家门口派出所"是倾注了"情、责、爱"的地方,是用"万千百"、"六必到"、"四个一"、"三个一把"的真情工作换来的信任。2006年,当兵17年的我从邱少云生前所在的部队转业,成为一名社区民警。我所管辖的咸东社区是一个被城中村包围的老城区社区。初到社区时,社区的状况可以用"四无"、"三多"、"一高"来概括。就是,院落无物业、无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从人的历史生成过程中理解人的意义,这样的理解是一种"信仰"。觉"知"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怀"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之"情",立"人类解放"之"意"——这是一种"知"、"情"、"意"相结合的"信仰"。基于人的生存实践来解读"信仰",这既立足个人的"感性"的生存体验,又阐明了人的历史生成性,同时又强调人的"类"的"继承性"。以历史的"类"的"继承性"和基于能动的实践生成性来对应所谓纯粹逻辑的或者直觉体悟的"先在性",无疑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个体"与"类"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松州》2015,(1)
<正>一、国学中的"民本"理念现代历史上,"国学"曾被赋予三种涵义:一是指历史文化,由于其无所不包,外延太大,不易把握,所以出现第二种观点,即以"国学"指称一国固有学术,第三种观点将外延进一步缩小,认为"国学"指一国固有价值思想。"国学"作为与"新学"、"西学"相对的概念,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包含的价值思想、人文理念,它是古代中国人安身立命、修身平天下的依据。在国学体系中,包含丰富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4.
水的变奏     
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一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08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涉水卫生"。2008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球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城市应急治理可围绕"应急之治、武汉之治、风险之治"三个维度,从"常规行政"、"决策优化"、"风险防控"分析入手,透视"社区治理"、"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的通识机制——"人、组织、平台"疫情应急体系,倡导"问题算法"、"博弈决策"与"认知心理"一体化、职业化的主动应急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民法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印  路涛 《理论月刊》2012,(2):103-105
"经济理性人"是传统民法上的"人"的唯一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单一的"经济理性人"形象存在着的严重内在缺陷与历史局限性逐渐暴露,并与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越来越不合拍,改变单一的"经济理性人"形象,以"经济理性人"为形象主导,增加"生态理性人"形象设计,使"生态理性人"成为传统民法上"人"的形象即"经济理性人"形象的合理补充,以实现民法上"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这样一个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社会并存建设的新兴时代的不错选择。"生态理性人"形象设计补充,使得民法对"环境私权"的认可与保护成为一种可能和必要。但无论"人"的形象设计如何发展,动物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法律上的有限主体。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推进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改变干部选拔中的不良现象,包括:重视"拔"而轻视"选";重视"绩"而轻视"效";重视"青"而轻视"老";重视"识"而轻视"能";重视"忠"而轻视"孝";重视"暗"而轻视"明";重视"稳"而轻视"冒"。  相似文献   

8.
在名目繁多的公款消费中,有的看似"公"对"公",实则得实惠者恰恰是那有权消费的人物,而受损害的却是国家利益。镜头之一:公款吃喝——迎来送往的"主客式"。无论"上面"来的是何许人物,反正都是嘉宾,总该来有"洗尘宴",走有"送行席",不然,有失"礼仪"。——烘托气氛的"陪坐式"。凡酒宴,无论客人几多,主人总是成群,带上一张白吃的嘴,白吃、白喝,何乐不为?——巧取豪夺的"检查式"。凡有检查者,总得待以大鱼大肉和山珍海味,临行再铺以馈赠或红包。不然,"先进"、"文明"、"模范"何来?  相似文献   

9.
正民进党上台两年多来深陷执政困境,民望连遭重挫。为应对年底"九合一",民进党使尽浑身解数作困兽之斗,但仍难挽颓势。一、"双十讲话"包藏"两国论"祸心,图谋"联外抗陆"只能自取其辱民进党当局领导人今年的"双十讲话"被岛内媒体讥讽为"走夜路吹哨壮胆"的选举文宣。尤其是在两岸关系上,卸下一度故作的"善意姿态",以"中国"称呼大陆,炮制"中华民国台湾"的错乱概念,闭口不谈两岸交流,公然指责大陆"文攻武吓、外交打压,伤害两岸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优秀的散文诗人,必是一位在思想艺术上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度"我化"的诗人。"我化"即是选择对"他者"与"他性"的出逃,而越来越倾向于"个我"与"自性"的养成:"我化"是毅然决然选择对"同质化"的决裂,而越来越向着"差异化"的方向发展。潘志远的散文诗,就是"我化"的散文诗,他的文本辨识度很高,同质化极少;区别度很高,复写性较少;原创度很高,克隆性殊少,仅从他的作品题目就可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协商民主的重要特征是包容性及其国情适应性。其包容性具体表现为"和而不同"的政治文化、"多元并存"的政治体制、"协商共治"的政治生态和"主辅互动"的政治机制。其国情适应性主要体现在适合"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族群结构、适合我国"大一统"基因的政治传统和文化、适合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和治理需要、适合社会主义实践中"工人阶级专政"的政治性质。  相似文献   

12.
孔子思想之所以具有持久不衰的生命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其思想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完备的思想体系。对于"一以贯之"的具体所指,孔子未作正面解答,而曾子释之曰"忠恕而已矣"。"贯"为贯通、贯穿之意;"之"指孔子之道。"吾道一以贯之"的意思是:"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对于人伦道德的关切、成就"仁德"的追求是孔学,也是整个儒学的基本精神和出发点、落脚点,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当作"成德以贯之"理解,而"忠恕"只是力行的工夫,达仁的方法,难以概"仁道"之全。  相似文献   

13.
批评的分量     
<正>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索尔仁尼琴曾说:"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他甚至还宣称:"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作为一个大批评家,索氏所说的"真话"显然就是"批评"的同义词。而他频频提出如此警言,无不说明了"批评"所具有的分量。批评,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只是指"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但其实质上所承担的,已远远不止这些——在我国古代,把它比作"利于病"的"苦口  相似文献   

14.
林建甫 《台声》2014,(5):45-45
<正>占领议场,和平落幕。参与"太阳花学运"的学生们从最初的"反黑箱"诉求到"反服贸"、"捍卫民主"……最终还是要把问题交给大人们的世界,俗称"朝野协商"的密室里。这场"太阳花学运"是一个在网络上已进行两年以上的社会运动,学生们藉社交网络互相串联,此前打了好几场"以小博大"的"胜战":大埔强拆、反媒体垄断、文林苑强拆……直至3月18日占领台"立法院"议场,才一"战"成名。严格而言,这些年轻人已练兵许  相似文献   

15.
台湾"大选"在2008年3月22日尘埃落定。作为台湾"大选"的前奏,台湾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在2008年1月进行。台湾"行政院陆委会"组织了"观选团"。我应台湾方面的邀请,参加了"立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按历程可划分为"企业办社会"的"超载"阶段、"粗放市场经济"的"空载"阶段和"科学发展观"的"适载"阶段。在当前形势下,尤其需要重视重塑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80后"的年轻人大多不知何为"上纲上线"。所谓"纲"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纲","线"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不容置疑地等同于"正确路线")的"线"。在那个最讲政治的年代("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要求人们  相似文献   

18.
郭灿金  张召鹏 《传承》2009,(1):54-55
"先母""先父"已作古现代社会上"后妈"、"后爸"的称呼,无须解释,其意自明。在汉语词汇了还有另外一对词语,那就是"先父"、"先母",需要注意的是,"先父"和"先母"和"后爸"、"后妈"之间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贯穿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马克思以"现实的人"区分"政治的人",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理性国家观;第二阶段,马克思以"现实的人"反对"绝对精神"和"自我意识",批判黑格尔和鲍威尔的思辨哲学;第三阶段,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从"现实的人"走向"现实的个人",并把"现实的人"的概念内涵最终确立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现实的人"概念内涵的最终确立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王建明 《思想战线》2008,34(3):47-52
西方生态政治哲学的两大主流派别"红色绿党"与"绿色绿党"具有各具特色的正义新思维."绿色绿党"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社会正义现,主张后现代视阈的"生态正义"至上论."红色绿党"坚持现代主义的"社会正义"至上观,强调人类生态行为的评判须以"社会正义"原则为标准.在交往实践观的视野中,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本质是舍一的,红绿双方的正义观须在"主体-客体-主体"的理论框架中予以整合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