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序言:震撼世界的南北高峰会谈 2000年6月中旬,韩半岛震撼了整个世界。尽管世界性冷战体制早已解体,但半岛南北方仍固守着不和、反目、对峙。而今,僵持55年之久的半岛南北方首脑在短短的三天两夜之间,冲破了阻隔之墙,拉开了合解的序幕,世界为之惊叹,为之喝彩。 南北高峰会谈是21世纪和解与和平将始于韩半岛的象征性事件。若说20世纪是不和与敌视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会成为和解与和平的世纪。韩半岛有着占20世纪不和、反目、对峙中很大部  相似文献   

2.
三、今日我行迹,遂作后人程 原定于4月14日召开的南北联席会议,因金九、金奎植未能成行而推迟到19日开始,但当会议于19日在平壤牡丹峰剧场开幕时,“两金”也还未越过三八线进入以北地区。 就在金九先生准备整装北上的时候,在京桥庄寓所接见了来采访的记者团,他向报界表明了不计成败,坚决赴会的态度。当记者们提出在目前国际对立日益尖锐化的时刻,南北协商会议是否会获得成功这一问题时,金九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相信会成功的。如果不成功,那也是受国际的影响。尽管如此,我们民族将由此而更加团结。即使会议失败,我也要为南北统一奋斗到底。”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以比较的观点来考察工业发展时,我们看到在部分的历史例证中工业发展的过程都是沿着一条十分类似的道路前进的.一  相似文献   

4.
一 绪 论 自1945年形成的南北分裂的局面,使南北农业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此后,时而是南方的农业发展好于北方,时而是北方的农业优于南方。80年代之后,韩国粮食的生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自给率明显降低。而北方的农业则陷人困境,难于恢复。最近,状况则更加恶化,南北双方的农业都面临着1995年WTD体制所带来的农产品开放的挑战。虽然北方社会坚持自己的体制,但也不能阻挡变化的洪流,南方的农业也面临着改革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类似自然环境和相同历史的南北方农业之间的协作,将更加重要。 为了解决时代赋予的课…  相似文献   

5.
我国哲学界在研究外国哲学史的工作中,对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近来,我们高兴地看到继葛力同志的《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之后,由李凤鸣、姚介厚所著的又一本专著《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出版了。  相似文献   

6.
“爆 炸”?     
是高兴还是烦恼?面对波兰当前的特殊现象——人口高峰,产生两种极端的论点。乐观主义者看到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成就的保证J悲观主义者则认为这将是造成一切不幸的祸源,制定政策者和学者专家们都保持清醒头脑注视着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利用统计资料对此现象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 前言 最近韩半岛上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政治形势,这一形势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南北首脑会晤的成功,和解与合作契机的形成,这是对上述形势最有力的说明。韩国金大中总统把现在的韩半岛政治形势称为“新千年韩半岛的奇迹”,这种说法丝毫都不过分,南北之间最近发生的一切的确令人吃惊,这也最终让人们看到了冷战结构在韩半岛已经开始瓦解,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构筑和平环境的前景。 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转折点,本文将首先叙述南北首脑会晤的背景和成果,并对会谈之后的南北关系加以分析,最后部分将谈到韩半岛新的政局给东亚地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半岛经济时代正在到来。南北和解的气氛日益浓厚,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半岛经济的发展潜力。明年初,由韩国企业承建的北方开城工业园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将正式动工。北方与美国10月11日通过举行高级会谈,开始进入结束敌对关系,设立联络事务所的阶段。这将成为开创“股份有限公司半岛”时代的又一有利条件。南北方人口总计为7000多万,居世界  相似文献   

9.
张国庆 《新民周刊》2022,(27):31-31
互联网上流传一句话,尽管很小众但却回答了大众的问题:“有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当西方说‘国际社会’时,他们指的西方。”近日,赵立坚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西方主流媒体常说的“国际社会”指哪些国家?是他们自以为可以代表全世界意愿和声音的伪“国际社会”呢,还是真实存在的国际社会?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解释我们这个星球所发生的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0.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22,(32):72-73
<正>太多的上海人不到六七十岁决不会想到那个“老”字,而一旦进入老境,却又无所适从——“我们该去哪里?哪个地方养老最好”?当人们潮水一样走向老龄,当每三个上海人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老人时,“养老”就突然地成为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11.
神话中的火凤凰,是一只在烈火中燃成灰烬,又从自己的灰烬中再生复活的神鸟。加拿大魁北克著名小说Kamouraska中,并未直接提及这一神话原型,但我们在阅读中,在剖析女主人公的过程中,常常能看到这传说中火之鸟的影子。女主人公伊莉莎白,是一位受人尊重的贵妇。当她守候在垂死的丈夫身边时,压抑多年的激情开始复苏。由于意识到新生活即将来临,她既兴奋又紧张,既高兴又害怕。内心两个不同的自我在奋力挣扎一个恪守妇道,另一个则追求真实的情感。这两个自我不断地交替轮换,一个自我的死亡孕育另一个的新生。直到小说结尾处,在两个自我间来回摇摆的女主人公,一直如同一只不停扑打着翅膀,积聚能量,即将燃烧的火凤凰。这是一只犹豫的,思考的,甚至有些恍惚的火凤凰。  相似文献   

12.
一 序言 韩中建交以前,我对中国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理念的影响。在冷战体制下,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了人们的相互猜忌和不信任。 1988年韩国举办奥运会那年,我曾在香港申请签证去过北京。在中国民航机内,一直陷入对社会主义体制的恐惧和复杂的感情之中的我,当看到机内坐着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面孔和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面孔毫无区别时,我感到十分吃惊。这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即总有一天,人类将可能超越理念的高墙而在辩证的关系中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家认为,相隔年代越远,历史事件的细节就越模糊,而历史进程的总框架和总线条则越清晰。就象一个人在乡间小路上散步时,他所看到的只是一些局部的具体的景色;而当他乘飞机或站在高山之巅向下俯视时,所看到的景观就大为不同,细部的差别开始消失,弯弯曲曲的小路变成了直线,映入眼帘的只是一些宏观的轮廓和线条而已。 巴林顿·摩尔认为,世界现代化进程,有三条主要的发展道路,一条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道路,一条是封建贵族与上层资产阶级结盟的法西斯主义道路,另一条是工人与农民  相似文献   

14.
《新民周刊》2012,(49):22-23
当看到我们用十个男人来注解即将过去的2012时,请不要马上将之定义为性别歧视。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男人也许干了更多的好事,但分明也干了更多的坏事。反正一句话:相比于女人,他们更多事。"大叔"的称谓,常常用来形容一些半老男子的的气质和风度。  相似文献   

15.
火的诗意     
程平 《法国研究》2004,(2):186-194
神话中的火凤凰,是一只在烈火中燃成灰烬,又从自己的灰烬中再生复活的神鸟.加拿大魁北克著名小说Kamouraska中,并未直接提及这一神话原型,但我们在阅读中,在剖析女主人公的过程中,常常能看到这传说中火之鸟的影子.女主人公伊莉莎白,是一位受人尊重的贵妇.当她守候在垂死的丈夫身边时,压抑多年的激情开始复苏.由于意识到新生活即将来临,她既兴奋又紧张,既高兴又害怕.内心两个不同的自我在奋力挣扎:一个恪守妇道,另一个则追求真实的情感.这两个自我不断地交替轮换,一个自我的死亡孕育另一个的新生.直到小说结尾处,在两个自我间来回摇摆的女主人公,一直如同一只不停扑打着翅膀,积聚能量,即将燃烧的火凤凰.这是一只犹豫的,思考的,甚至有些恍惚的火凤凰.  相似文献   

16.
公共养老保障与韩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公共养老保障计划一向是国际劳工组织努力倡导的,从《世界人权宣言》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等世界性条约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公共养老保障计划是由政府通过立法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强制实施的养老保险计划,它具有鲜明的强制性和共济性。自诞生之日起,公共养老保障计划在许多国家改善了老年人的福利,缓解了老年贫穷这一社会性顽疾。当人类由工业化进入城市化时代,传统的大家族及其所提供的保障遭到了废弃。经济动荡使得产业工人无法以自身的力量为其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外交政策与中国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能在此演讲,我深感荣幸.我要感谢张宇燕教授、孙士海教授和韩锋教授,感谢他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这次演讲.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的杜学增教授和李又文教授也光临会场.  相似文献   

18.
苏联的演变和解体,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关于苏联演变和解体的原因,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即既要看到内因,也要看到外因;既要看到经济因素,也要看到政治因素,以及理论、思想、外交、民族、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但是,苏联垮台的根本原因或关键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对此,学者们就众说纷纭了。  相似文献   

19.
张颐武 《新民周刊》2012,(30):90-90
当美国人在争议国家队的奥运会队服是中国制造是否有失大体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工业化成果对于全球进程的深刻影响,而中国未来的发展更是取决于这一工业化进程的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1948年12月30日,当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的小屋里,写下开首这句话的时候,我想,他一定是看到了喷薄而出的新中国黎明。这是写给1949年的新年献词。毛泽东在西柏坡住的那排土房,后来被称作是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但是就是这个最小的指挥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