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类的一份重要遗产。无论其表现形式是经验抑或教训,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提供了积极的思想材料,也为现代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迪。笔者欲从老子起始,梳理中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进程,旨在探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的和历史的根据,得到蔡典维、李傅先生来自不同视角的批评和教正,甚是感谢。但对二位先生的基本观点,仍不敢苟同,辟文继续切磋如次。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完整的关于一般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定义。对于社会主义概念的运用,他们也不仅仅局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而往往泛指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反对剥削压迫,要求财产共有或公有的理想和行动。列宁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里面,都有一些哪怕是还不大发达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个民族里面都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产生民主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列宁全集》第20卷,第6页)。他甚至认为,空想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老子是中国上古时期的思想家,摩莱里是法国近代中期的思想家。将这两位思想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相当困难的工作,但其意义却很重大。从这种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思想的相近性与继承性,进而发现中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存在,以及它  相似文献   

4.
老子是中国上古时期的思想家,摩莱里是法国近代中期的思想家。将这两位思想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相当困难的工作,但其意义却很重大。从这种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思想的相近性与继承性,进而发现中国古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存在,以及它与近代社会主义的关系。因此,笔者愿克服时间跨度、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方面的困难,尝试这种比较。  相似文献   

5.
读了王学智同志的文章,觉得在认识物质鼓励的问题上确有很多内容值得深入研究探讨。我想就王学智同志提出的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物质鼓励是否体现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是在探讨物质鼓励的实质时产生的。王文的意思是,在阐明物质鼓励的实质时,应加入“体现和贯彻按劳分配”。似乎这样阐述,把物质鼓励的实质揭示得更全面了。但细想一下,仍不敢苟同。我认为物质鼓励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在《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鼓励》一文  相似文献   

6.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与此相适应,人权也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这是流传甚广的两种误解。前一种,已被社会主义各国实践和改革的大潮所击破。而后一种误解,近年来仍在中国大陆游荡。有一些论者总是引经据典并曲为解说,认为以平等自由作为内容的人权,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它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针对此,  相似文献   

7.
读了周振华同志对拙文《对社会主义所处时代的重新界定》的商榷,(见《理论与改革》1989年4、 5期合刊),觉得大有益于讨论。一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在世代更迭的人类发展序列中处于哪个位置,是为了搞清楚立足点和出发点,是社会主义自身建设的一个带总体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最主要的一个根据。这种有益于社会主义的探讨,是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8.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探讨未来理想社会政权建设问题时,提出了他们的“贤人政治”主张。在这一思想中,他们突破了传统的“贤人政治”思想的狭窄范围,破天荒第一次对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中行政管理官员的标准和选拔方式进行了大胆的设想,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生活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托马斯·摩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以他的第一本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而闻名于世。在他提出的第一个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方案中,摩尔坚决认为,未来理想社会的行政管理官员绝不能是愚味无知的,因为新的社会要求他们有很好的知识和才能。乌托邦十分强调教育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们从小就开始学习,以获  相似文献   

9.
《天中学刊》1995年第2期刊载了龚维华同志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再探》一文,对我在《唯实》1993年第6期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几点看法》(另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1993年第8期,以下简称《看法》)一文,提出了不同意见。对此,我表示欢迎和感谢。但对龚文提出的某些观点,以及对我枉下的几个结论,我是不能赞同和接受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去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仅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研讨提供了源泉,也赋予了探讨本身具有现实和历史双重重…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曾一度在青年知识分子中流行,王光祈就是一位典型的代表。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有密切联系,曾对一批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知识分子发生过明显影响,在那个时代产生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因此,在近代政治思想史和空想社会主义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是五四时期思想史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仅就五四时期王光祈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的罗伯特·欧文,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和转向社会主义,是从1817年起草《致拉纳克群报告》开始的。在此报告中,他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一个完全适合于人类天性”的社会体系,并提出了以农业为主的协作社的详细计划。这是欧文多年工业实践的总结和最初的理论概括,也是他思想成熟和转向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他为了实现这个方案,于1824年到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进行了为期四年的试验。他把全部精力都花费在致力于这种符合“人的本性”的“理性社会制度”的追求上。欧文在美国的试验失败,并耗尽了他的全部资财,但他并未因失败而放弃对  相似文献   

12.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人类历史刚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长达300多年的历史中,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民主理论,这些理论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和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思想素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有的认为列宁的民主集中制所强调的是集中;有的则认为列宁强调的是民主,因为列宁所说的集中是民主的集中。《理论探讨》1990年第5期发表的吴向东同志一文《试论列宁民主集中制思想的阶段特征》(以下简称吴文),则认为列宁在一定阶段强调集中,在另一阶段又强调民主,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林惠辰同志在《青年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三期上发表《关于“青少年犯罪”是否法律概念问题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探》文),对拙文《“青少年犯罪”不是法律概念》(载《法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五期)提出了不同看法。读后认为他的看法似有不妥,有必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自近代以来,市场经济主张的自由竞争和空想社会主义倡导的劳动竞赛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然而,两者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和社会效果却截然不同:在以个体私利为原则的市民社会里,自由竞争体现出社会分化与社会排斥机制,表现为一种对抗性、充满"敌意"的行为模式,并引发个体心理孤独感与不安全感;在以共同利益和情感为纽带的空想社会主义共同体中,劳动竞赛蕴含着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机制,满足了人们对集体主义带来的心理安全感,且具有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增强归属感的社会学功能。空想社会主义共同体劳动竞赛理论主张对现实社会主义的劳动竞赛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引起了人们对近代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普遍兴趣,这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颇具历史感的民族来说,是顺乎情理的。现实包含着历史,过去孕育着未来。处在社会主义已经成为现实的现代中国人,回忆和思考一下昨天的空想社会主义,对于如何走向未来,也许会有一些难得的启示。思想形态中国近代史上依次演进着三次革命运动,与之相适应,也产生了三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它们以各自不同的内容、性质和特征,表达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史  相似文献   

17.
英国既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又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发祥地。本文试图以分析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莫尔、温斯坦莱和欧文的理论体系为核心,从社会学方面探索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观点。本文认为,认真研究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建设思想,对于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深化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一书具有其独特而全面的修身理论,不仅包括何以修身的形上基础,而且有其修养内容即德目,更有其修养方法。《老子》一书的修身思想主要包括:一、何以修身?这个问题包括修身即修德的前提基础问题、思维方法、修身目的等问题。二、身修何德?这是《老子》一书所提出的修身的内容或德目问题。三、如何修身?这是修身的方法与境界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璐 《学理论》2013,(24):53-54
老子以"无为"、"无事"、"无欲",一向给人以消极避世的印象。所谓"无为"、"无事"、"无欲"并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而他自己只是从遵循自然规律的角度反对强作妄为。事实上,老子是非常积极的、有为的、入世的,用老子自己的话说,就是所谓"无为而无不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对新世纪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性质定位,反腐倡廉形势的认识和判断以及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反腐倡康的重要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作出了重大的理论创新,指导和推动了党风康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