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初,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乡"金西红粱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都在忙着收割、加工红高粱。"今年,我家的红高粱要卖8000多元。"看着红彤彤的有机高粱,雪骡村三组村民杨恩林一脸喜悦地说,"种子、肥料、杀虫灯等都是酒厂免费提供的,我们出点劳力就行了。"据杨恩林介绍,他家今年栽种了3亩红高粱,可收高粱900公斤,按照订单价格每公斤9元计算,能收入8100元,比种玉米每亩增收2000元。龙马潭区作为"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近年来,以政府补助、科技投入、订单销售和  相似文献   

2.
在宜宾市青年街,有一名为“红高粱”的酒家。每当夜幕降临,便总有一位面带微笑的女人,热情地招呼进出酒家的客人……她就是该酒家的老板王兰。 王兰1979年招工进入宜宾县茶叶土产公司,当过仓库保管员、门市组长、修建会计、公司出纳,1997年5月下岗。下岗的原因很简单:企业没有效益,发不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27日,“中国酒都·茅台红高粱节”在酒都仁怀市隆重开幕布,美丽的怀怀市地处贵州高原,其得天独厚的酿酒环境,独具一格的酿酒工艺和不可替代的红高粱原料,造就了仁怀(?)台型白酒特色是国酒茅台的卓越品质,推动了仁怀酒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酒业成为仁怀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和特色产业,中国酒业的红高粱,也因具独特的品质,它的生产被雀为“国酒茅台的第一个间”,赤水间畔生长的红高粱,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无与伦比的丰富内涵,这里的红高粱粒小、皮厚、果实坚、耐茧烈,各种营养成份含量高,并且这型的红高粱可以反复煮烤,出酒率高,品位纯正,无余质余味,作为国酒茅台的主要原料,赤水河畔生长的红高粱有着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它与茅台酒多次翻沙,反复蒸煮,多次蒸馏,多次取酒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特点天然融合,而其它任何地方的高粱都无法满足茅台酒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中,“一百”除表意数字,还意味“高度”。本刊已第100期。就其社会效益、选题视野、文章质量以及印刷装帧而论,是否也已百尺竿头?我们说了不算,读者才是“上帝”。但创刊17年,编发100期,我们始终如一地追求完美却是不争的事实。全体同仁为此诚惶诚恐,不敢稍有懈怠。因为我们时刻记得,身后有无数亲切和期待的目光。那是敬爱的邓大姐对创办本刊笑意吟吟连声称好,并亲笔题写刊名;那是德高望重的胡乔木同志谆谆告诫我们的采编人员要“结合社会史反映党史”;那是尊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宋平同志高屋建瓴地指示我们“深入挖掘南方局伟大历史功绩和红岩精神”;那是童小鹏、杨超、马识途等许多有大功于中国革命的老同志为出版、发行奔走,甚至亲自撰稿、组稿;那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将本刊放在全国党史工作大局中拨冗指导,期望我们“资政育人”;那是中共重庆市委确定本刊为“学习、研究、宣传红岩精神主阵地”;那是广大读者在红岩精神感召下焕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在信任与鼓励中,我们除了不断受到鼓舞外,责任心和使命感也与日俱增,于是我们倾力而为,用心尽力,用艰苦努力,用开拓创新,去努力争取最好绩效,以回报厚爱。尽管17年间人事更替,机制变化,但主题依旧,精神不变,一...  相似文献   

5.
陈亦权 《党课》2020,(6):108-109
不久前,有个文学爱好者问我:“叶圣陶在《文心》中有一句‘窗外的月色和前一天一样地好,秋虫声闹成一片’,这句话里为什么要用‘地',而不是用‘的’呢?”这个文学爱好者告诉我,他在此前已经问过很多人了,不过很多人表示这应该是叶圣陶写错了,因为圣人也有疏忽的时候嘛,用“的”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彭德怀剃头     
《湘潮》1990,(6)
那是红军年代的事。一天,乡苏维埃主席告诉剃头师傅,要他去给红五军的将士剃头,他高兴极了。他一到营房,就对给他搬凳子的人说:“同志,请你们长官来剃头。”那人笑笑说:“我们红军没有长官。”“怎没有长官?请你去请彭军长剃吧!”那人还是和气地说:“么于军长不军长,大家都一样,么人头发长就么人先剃吧!”师傅心想:这人说话怎么没大没小!他仔细看了那人一眼,只见他穿了一身补丁衣,不高不矮,墩墩实实,蓄着平头。他心想:大概是  相似文献   

7.
“一湾江水绿,两岸荔枝红”,曾是一段最撩动人心的风景。今天,水污染和水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全国7成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到污染,3亿多人民饮水告急……但我们“穷并挥霍着”。水意味着绿色,水意味着生命。“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的话,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当环绕我们美丽城市的河流正在走向死亡,大江失去了它的湍急,小河消失在荒野,是到了我们应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面对生命之水,我们是否应该更加节约用水?我们还忍心将其污染?警报拉响,哗哗流水似乎在告诉我们:珍惜爱护利用好水资源,节约用水,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孙杰 《实践》2005,(4):9-10
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首先是理论的先进生,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思想上的先进是其他各方面先进的根基。保持思想先进的关键在于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用先进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才能够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红动中国     
红在中国,是一种激情的绽放。古色古香的红,红成热烈的春联,红成北方满山遍野的红高粱。红院墙,是庄稼汉结实的胸膛。  相似文献   

10.
<正>那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那是一片开满鲜花的风景中国,我要为你写一首诗用太阳金色的语言……近日,廊坊市安次区光明西道街道花城社区举办了一场以“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践行二十大”为主题的中小学生诗歌朗诵汇演。“给小李书记点赞,在她的操持下,我们的社区发生了很大变化,一看到她明媚的笑容,  相似文献   

11.
丹心一片写春秋———南郑县纪检监察队伍群体撷英文/兰季实这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群体,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正气、清贫和艰辛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动人的凯歌。1996年又被省纪委、监察厅、人事厅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我们以崇敬的心情告诉读者这里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的家乡红石窝,是祁连山深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村庄四面环山,景色优美。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除几户汉族外,其他全是裕固族牧民。 那里,有我难忘的童年。小时候,我家的房前有一片草滩,房后是大满草沟山,我们常到山上挖野蒜,在传说是红军打过仗的战壕里打土仗。在刨土时有时还会发现锈迹斑斑的子弹头和弹壳。那山上的土很奇特,有那么一片一片呈现出红色。我曾问安格(东部裕固语,奶奶之意),那一片一片的土为什么是红的,安格告诉我:“那是红军的血染红的。”她说:“咱们住的这地方原来叫石窝,村子也叫石窝村,…  相似文献   

13.
弄虚作假历来没有好名声。近年来,在我们一些“公仆”的运作下,弄虚作假的档次日见提升,为害自然也愈烈了。过去,人们对弄虚作假议论的多是假烟假酒、假文凭假报表之类。一位干部回家探亲,用“红塔山”烟招待邻居。人家说:“你怎么带这种烟?”他感到莫名其妙:“这不是数一...  相似文献   

14.
在“秋收起义红军团”的“红一连”连史室,有一个看似普通但又很不寻常的“红菜盘”。六十多年来,围绕着“红菜盘”发生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党代表保存“红菜盘”说起“红菜盘”,可是很有些年头了。那是一九二八年,“红一连”官兵跟随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打土豪,缴获了大量物品,上级将一个菜  相似文献   

15.
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28):60-60
革命轰轰烈烈。贵州已不是“红一角”,而是“红一片”,是红星闪闪的“红土地”,历史永远不会忘记这片“红土地”。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片用鲜血染红的土地 ,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悲歌 :193 1年 7月下旬 ,一支组建仅一年并立下赫赫战功的赣西南地方红军部队——红 2 0军 (没有师的建制 ,直辖 4个团 ) ,在江西于都县东北部的平安寨整编时被解体。该军从军长肖大鹏、军政委曾炳春到副排长以上的干部 ,除个别人幸免外 ,全被当作“AB团”分子加以杀害 ,红 2 0军番号被撤销 ,全体战士编入红 7军 ,归红三军团指挥。这支红军部队为什么会解体改编呢 ?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 ,记取历史的教训。▲祸起萧墙2 0世纪 2 0年代末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暴动风起云涌 ,中国工农革命武装…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件事。某厂一位副厂长无理辱骂了一位技术员,后者便向厂长反映,而厂长却说,要副厂长认错,那是“不行的”,理由是“他是厂长,你只是技术员”。好一个奇妙的逻辑。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副厂长错了就不能向技术员认错?难道当领导的有了错就可以有“豁免权”,不必认错? “朕即真理”的时代早已过去了,而这一理论之所以在封建社会成力铁则,无非是“朕”有  相似文献   

18.
秋赋     
丛维熙 《党课》2011,(18):126-127
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暂短的,叶与树相依是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果实成熟了,在枝权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相似文献   

19.
“惯例”是个好东西。这是我的一位在官场颇为得意的朋友闲侃时无意告诉给我的。 我们知道,所谓“惯例”指的是业已成为习惯的一些老规矩.本是属于“改革”要“改”、要“革”的对象,何以在“深化改革”倡导了多年的今天,竟依然以“好东西”受到宠爱呢?既是受宠的“好东西”,我想大概必有其究竟。那么,我们不妨看看到底“好”在何处?  相似文献   

20.
现在人们知道,“红嫂”是一个群体形象,是对爱护子弟兵的沂蒙女性的泛称。过去她们被称为“拥军大娘”、“拥军大嫂”,后来,生活进入艺术,有了文学上的“红嫂”,生活中“红嫂”式的人物才会被叫成“红嫂”;同时,艺术又回到生活,若不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一位叫庄新民的战上写信寻访掩护过他的“沂蒙老爹”,人们也不会知道“红嫂”的原型之一就是“老爹”李开田的哑妻明德英。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作家知侠在沂水县城住了一段时间,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作品的素材来自李子超同志讲的一个故事,大体内容是:抗战时期, 有一位中年妇女用乳汁救活了一个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的战士。子超同志告诉我,因为故事中的主人公要求保密,所以不知道其真实姓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