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共危机管理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后公共危机管理与新媒体的关系也开始受到学界的重视。随着微博的兴起,其独特的优势在主动性、科学性、沟通效果方面大大影响着公共危机管理。面对微博带来的机遇,政府部门应更好地驾驭微博,根据其优势调整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途径,使微博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2.
朔风 《传承》2012,(7):47-47
微博作为官员与民众交流的一种新形式,使官员与民众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和迅捷,民众也多了一种问政的途径和方式。“围观力量大”的微博,不只是话语狂欢和“广场围观”,还具备改变社会的力量,并有效地推动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展示出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力量。面对网络“围观”的动员、放大和催化效应,如何抢占舆论制高点,引导舆情导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会,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部署推进加快南京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强调,《若干意见》对吸引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更加广泛、深入、  相似文献   

4.
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已成为公众表达观点、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公安微博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公安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开通微博,面向具有社会覆盖面广、情绪化、易受暗示等特点的网民群体,开展宣传教育、服务群众、处置突发事件等工作。当前公安微博工作中还存在民警互联网观念滞后、微博日常管理不到位、面对热点事件应急处置水平不高等问题,应从树立正确的互联网观念、建立公安微博日常管理制度、应急处置机制,以及提升民警媒介素养和综合素质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公安微博”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微博,是公安机关直接有效面对、解决问题,进而为民服务的一项有益尝试。公安机关利用微博广泛倾听民众呼声,及时沟通互动,不仅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还有利于与民众沟通情感,增加民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与支持。对公安微博的概念、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有利于探究和把握公安机关推行微博的未来发展趋势,准备定位,长远规划,制度保障,措施跟进,全力发挥公安微博作为警民交流的“直通车”效能。不断推进我国公安公共关系事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两三年间,微博这种“自媒体”从无到有,风生水起。2011年3月,国内最大的两家微博运营商宣布:其用户总数分别突破一个亿。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公众如何把握手中权利,为社会传递积极力量,已成为微博发展中亟须面对的议题。近年来,与微博相关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令人感动的瞬间。  相似文献   

7.
正为深入学习借鉴南京市经济社会转型的经验做法,3月31日至4月4日,市委党校组织2014年春季主体班全体学员赴南京市委党校开展联合培训。此次培训系两市党校的首次合作办学,也是南京市委党校迁入新校址后首次开展对外培训。两校领导高度重视,马鞍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勇义亲自带队到南京市委党校考察学习并审定教学计划,副校长丁仕平、程一楠和陈建生组织学员前往南京市委党  相似文献   

8.
群众·声音     
《群众》2012,(6):1-1
改革——要改革就会遇到风险,要改革就会打破平衡,要改革就会触动利益,但如果没有风险,就不叫改革。——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南京市综合改革会议上满怀激情地指出。  相似文献   

9.
本刊综述 《创造》2012,(10):22-23
2012年,政务微博在学界被视为“应用深化年”。对很多人来说,微博只是玩。但是政府微博不像个人微博那样,发错了删掉,一了百了。相反,它发上来,就是政府的声音,是官民沟通、良性互动的新平台。政务微博亲近民众、公开透明、平等互动的声音,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2,(7):93-93
程婧在《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微博这种新型传媒代表了高科技、新鲜原创、交互性强等特点,它不仅仅是作为传播工具而存在,事实上也已成为执政党面临的新课题。如何认识和利用微博,并从中提取和确立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式,正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创新社会管]里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种类繁多的微博问政,有必要充分认识其有助于提升党执政能力的积极作用,贯彻群众路线,注重理性参与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努力探索引领微博问政的良好方式和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5,(8)
<正>前不久,一网友微博质疑某县警车私用。想不到当地公安局官方微博却"神回复":"家里人又违法了吧?找公安的茬。"此言论迅速引起争议。面对舆论监督,当地公安局承认微博管理人员业务不精、微博发布审核存在漏洞等问题,并表示今后将严格微博发布审核制度,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再次向大家致歉,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态度还算诚恳,网民也可接受,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但是,微博"神回复"不满网民"找茬",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公共话题。从微博管理员的话语潜台词来  相似文献   

12.
过去,公众与很多新闻事件和新闻当事人之间是有距离的,远离新闻现场,与新闻当事人隔着很远的距离,无法从第一现场得到消息,而只能依赖媒体记者的报道——通过报纸或广播电视这些“媒介”了解到事实和真相。而新媒体的崛起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很多事件上,公众无须依赖“媒体”这个“中介”而可以直接接收各种信息,公众与新闻事件间越来越没有了距离感。很多事件,都是源于微博的策动,话题和线索从微博发起,起于微博,兴于微博,以微博为主战场,新闻当事人和主角都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网民也通过微博围观了解事件的进程。这样的自媒体传播格局,似乎使传统媒体的存在变得多余。微博就是第一现场,公众在围观中可以直接看到当事人的诉说和事件的进程,而无须多此一举地再借助传统媒体的报道。典型如近来微博的一系列反腐事件,传统媒体的报道多跟着微博走,人们在微博上可以看到比传统媒体直接和丰富得多的信息。公众与新闻现场和当事人没有了距离感,是新媒体赋予公众的一大福利,但对公众的媒介素养也是很大的考验。起码考验着公众在无距离地面对一个让自己义愤填膺的信息时,如何克制激情和冲动而作出理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2011年2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李力言的文章,新春伊始,“微博打拐”火热,既彰显了社会正义力量,又表明我们的社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正在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相互呼应、合作求解的意愿和能力。但也应冷静地看到,“微博打拐”不能任由拯救激情横冲直撞,而要注意方式方法,将情感和理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官方机构开设微博伊始,受"刻板印象"所致,难免会招来一些负面评论。然而,即使面对质疑,甚至谩骂,官方微博的运营者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诚意,在循环互动中慢慢地赢得受众的认同2012年以来,中国政务微博继续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发展,然而,官方微博数量的猛增,并不意味着官方微博的实际运营能力和水平令人满意。事实上,在很多官方微博大受追捧、深入民心的同时,还有很多官方微博则是冷冷清清、形同虚设。官方微博如何运营好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呢?笔者结合《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谈一谈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2日上午,江苏省台联、台盟南京市委、南京市台联在南京联合举办传达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台联会长、台盟南京市委主委邹振球,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学报《新世纪图书馆》常务副主编、台盟南京市委玄武支部主委刘忠斌,分别传达了全国两会精神。南京市台联副会长魏忠科主持报告会。江苏省台联  相似文献   

16.
2012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江柳依的文章,有人发长微博,捏造某大学学生会干部贿选的故事,写得情节跌宕,只在文末说,这是自己编造出来的,希望微友“在转发批判之前,先要动动脑子”。然而,很多人明知是假的也在大量转发、当真讨论。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很多人面对微博信息,没有耐心看完,没有时间思考,没有理性思辨。  相似文献   

17.
微博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如今已成为青年了解社会、认知世界的获取外部信息的媒介之一,这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极大的挑战.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电子信息技术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驾驭“微博”,运用“微博”平台了解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积极、正确地引导青年认知社会,使微博成为青年群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沟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天之骄子生命之花的凋零 2012年7月15日零时,一位名叫“基督一耶稣”的新浪微博用户发出了这样一条微博:“我走了,希望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属于我的世界。我不适应这个世界,我要寻找属于我的世界去。如果有灵魂的话,我会回来看看这个世界,看看这个让我不知道如何形容的世界!”消极的文字引来其他用户的关心,多人纷纷留言表示愿意同他聊天,帮助他渡过难关。原以为这条微博只是博主一条牢骚帖,怎料接下来“基督-耶稣”一连发了18条微博,而微博的内  相似文献   

19.
微博传播对涉警舆情控制、网络监管、网络维稳等影响巨大。对此,公安机关应及时、全面地掌握微博的传播内容和传播面.尽可能培育并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作用,积极打造公安机关自身的微博影响力,加大对微博行业的指导和管理,努力推进微博相关制度建设,大力培育微博用户的自律意识,探索建立以微博为平台的警民联手共同打击违法犯罪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日,南京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举办了“南京市‘光彩事业高淳行’项目签约和扶贫捐赠仪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