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罗伟 《工友》2013,(9):26-28
一位陕西籍农民工在外打工时,不慎遭遇车祸,成为终身瘫痪的残疾人。为养活自己,他在网上开店,每月收入七八百元。2008年开始,他用自己的行动奉献爱心,资助的贫困学生多达数十人,募捐数额达到数十万。2013年,他又发起了千里单骑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募集资金。他,就是被誉为"最美中国人"的马华。  相似文献   

2.
《工友》2013,(9):43-43
近日,咸宁市咸安区总工会通过该区驻浙江玉环维权站为9名农民工争取到53万元工伤赔偿款,当咸安籍农民工陈加林拿到2.3万元赔偿金时,他百感交集,工会让他感动和温暖。据统计,仅玉环维权站今年以来就为农民工争取120多万元的工伤赔偿,涉及109件工伤案件。  相似文献   

3.
刘黎 《工友》2012,(1):50-51
我国有1亿多农民工在异乡为生活打拼,如此庞大的群体,他们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近日,一位河南籍的农民工把自己十多年来打工的经历浓缩在了一部小说中,他要用艺术创作的形式讲讲农民工的情感世界。写小说的农民工叫王子群。  相似文献   

4.
杨雁蓉 《时代风采》2009,(18):19-19
2009年7月13日,昭通市绥江县新滩镇银厂村,绥江县浙浦水泥有限公司大兰池石灰石矿山上,数百名农民工正顶着盛夏的烈日紧张地忙碌。可中午时分,矿山承包人谢某却突然携款潜逃,其中涉及到303名农民工的工资共计69万元。  相似文献   

5.
桑坤 《农村青年》2007,(8):52-54
凭着“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可干出好成绩”的打工理念,他从年薪不足万元到年薪7万元;从普通农民工到厂长、共产党员;从被拖欠工资到为农民工讨回公道,被众多的打工者尊称为“好大哥”……十年打工,苦乐人生,风雨相伴,他用农民工特有的勤劳、执著和热情感动了浙江,被评为2006年度“和谐中秋——浙江省十大最感动你的民工”。他就是  相似文献   

6.
浓情 《农村青年》2008,(10):10-12
他叫黄伟木,今年24岁。广西贵港农家子弟,2002年到广东打工。2008年。经半年“卧底”收集证据,他大胆举报自己所在的制衣厂违反劳动法。并向厂方索赔差额工资等55334元。他“以身卫法”,上演了“一个普通农民工和一个坐拥千万资产的家族之间的巅峰较量”。成为轰动网络、震撼社会的新闻人物。 黄伟木是怎样“爆发”的?他为什么要“爆发”?  相似文献   

7.
钟鸣 《工友》2008,(10):14-15
最近,武汉市黄陂区罗汉街道办事处香店村农民工张志林在办理出院手续拿到结算清单时,高兴地对站在一旁的亲属说,我骑自行车在办事途中摔断了左手腕骨,保险公司赔偿了意外伤害保险费1154.88元,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了2739元。自己没掏一分钱治好了病,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事,真心感谢区政府出钱为我们农民工办了保险啊。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07,(1):55-55
前些年都是农民工往外走,这些年也有一些农民工开始往回走了。他们带着在外面长的见识,学的本领,积攒的资金,回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这样的农民工现在越来越多了。四川、重庆、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很多地方“凤还巢”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一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农民工返乡投资创业的优惠政策。河北衡水市在外打工农民工有40万人,目前已有5000人回乡创业,在家乡建起了织布厂、汽车修理厂、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甚至建起了星级大酒店。江苏宿迁市宿豫区6000农民工回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1200多个。吸纳2万多当地劳动力在家乡就业。  相似文献   

9.
一名仅有初中文凭的川籍农民工,工作之余经常帮助工友维权,维权的艰辛让他备感压力;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关爱农民工,他克服种种困难,以自己14年来的苦泪人生和打工经历作为主要素材,历时17个月,创作出了45万字反映农民工原生态艰难打拼生活的巅峰之作——《中国式民工》,作品上网后,便引来包括著名作家海岩在内的近百万网民的关注和热评,称他为不折不扣的农民工“代言人”,为此,他还走进了央视“实话实说”和“凤凰卫视”。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广东省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计生委主任张枫再次建议关注农民工性问题。他说,自己去年曾就此向省政协建议,对农民工的性问题进行调研,但这个提议被“枪毙”了,使他感到很遗憾。而与会的一位省政协专委会领导则表示,这类问题应由性学会来调研,由省政协调研不方便,“外来农民工的事有很多,这个关心得这么尖锐……”。  相似文献   

11.
朱江  唐晓玮  明香宇 《工友》2007,(6):26-28
在一次工伤事故中,为了挽救师傅的生命,年仅17岁的熊全林永远地失去了右臂。遭遇断臂折磨的熊全林抹着眼泪,用厂方赔偿的1.5万元开始打拼。在创业中,他又不幸遭遇车祸,锁骨断裂,脾脏被切除三分之二,但顽强的他仍以超人的毅力创业不息。短短数年时间,熊全林积攒了近40万元。正当他甩开膀子准备大干时,无情的商海却将他辛苦挣得的40万巨款卷走。17年来,他饱尝人间冷暖,创业忧欢。虽已是“千金散尽”,但他却依然憧憬着未来……  相似文献   

12.
文颜 《工友》2012,(11):5-5
根据合肥市地税局公告,从10月1日开始,合肥市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在内的建筑安装业的农民工也要缴纳个税了。(《江淮晨报》)早就有媒体报道,在建筑行业,一些农民工的日薪高达250元甚至300元以上,一些特殊工种月入上万。既然一些农民工的月收入超过了3500元,依法向他们征收个税似乎  相似文献   

13.
一个家境贫困的衣家小子,身揣80元钱,闯荡都市,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憨实敬业成了一名电工;几年后,在人才济济的北京他站稳了脚跟,不仅承揽到了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电气安装工程;而且,他的人生故事还将被搬上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励志大片《暴雨将至》,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还被导演指定主演他自己。于是他被网友们称为“王宝强第二”和2008年度最“牛”的农民工。那么,这名最“牛”的农民工到底是谁?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4.
公民谭英万     
农民工谭英万身高只有1.57米,他戏称自己为“谭矮儿”。 有人在背地里骂他“刁民”。他正色说:“我不是刁民,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此,他特地给自己印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谭英万”的名片。他眉飞色舞地对记者说:“我想开一家‘谭矮儿法律咨询服务公司’!”  相似文献   

15.
杨春文 《中国工运》2008,(12):44-46
杨春文是一名农民工,他在沈阳鲁园加入工会组织并担任过鲁园工会副主席。在担任鲁园工会副主席期间,他为农民工讨薪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农民工的欢迎。工作变动后,他继续关心和帮助其他农民工,亲身体验农民工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难度,潜心调研,对农民工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这篇《关于农民工工伤案的思考》,为我们揭示了解决农民工工伤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中值得探讨的地方,提示我们从政策层面更深入地研究解决农民工问题。文章中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顾威 《重庆工运》2005,(4):40-40
这些天来,同时持有扎钢筋和电焊上岗证的农民工徐建生又有了新的喜事,高高兴兴地与自己所在的建筑公司签订了正规劳动合同,工资从540元上调到620元,同时享受公司提供的工伤保险。在南昌帝景湾土地上,徐建生的60多位老乡如今都享受到相似政策。  相似文献   

17.
罗伟 《工友》2012,(10):18-20
对于上有老下有小,靠在建材市场出苦力的搬运工来说,5000元是一笔巨款。湖北十堰一名身有残疾的搬运工,宁可自己吃馒头喝白开水,也要捐款帮助贫困生和身患疾病的儿童。有人劝他少捐一点,他说:"我的日子还过得去,能帮别人就帮帮别人吧!"他,就是被誉为"最美搬运工"的甘龙宝,一位年已49岁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8.
赵雄丽 《时代风采》2008,(19):30-32
他带着对城市的好奇、对文明的向往,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奔赴自己的理想,但他没能打捞起自己的理想,反倒带着残破的身体、破碎的梦想回到了家乡,令乡里感到震惊和疼痛,难道这就是城市留给乡村的记忆吗?一起走近伤残农民工。  相似文献   

19.
慧心  若兰 《农村青年》2009,(8):45-47
从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打工妹,到成为全国首个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实现了自己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次跨越。和千千万万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一样,乍一进城的胡小燕当初也曾彷徨和无助,如今也面临着女儿在外地上学难、社保不能转移等一系列难题。  相似文献   

20.
目光炯炯有神的农民工王佑,是重庆能源集团巨能川九建设公司第六项目部603掘进队长,他日日夜夜迈出的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和艰辛:从勤奋的掘进工到严把质量、安全关的班长和具有管理水平的队长:他带领掘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坚实的脚印,构筑了一个农民工的执着追求.2009年11月1日,被评为第四届重庆市“十佳”农民工,并获“五一”劳动奖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