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俊超 《群众》2013,(9):46-47
当前,江苏农民收入的增长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增速高位放缓。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幅为11%,比2012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比2011年同期低7.3个百分点。二是农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从2010年起,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收入比从2009年起逐年下降,已经从2009年的2.57下降到2012年的2.43。  相似文献   

2.
数字浙江     
正首位去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3位、省区首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连续29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2.35去年,我省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2012年的2.37缩小到的2.35,小于全国的3.03。  相似文献   

3.
有效防止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断扩大的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需要引起关注.影响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因素主要有外部环境条件、农户资源状况和国家政策等.在不影响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有效防止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过于扩大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内部收入分配政策选择应以向农村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可以直接受惠的公共服务和加大农业支持力度为主,以调节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为辅.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经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楠  胡建兰 《求索》2008,(12):1-4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曲折起伏的阶梯状特征;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很大、有继续扩大的态势;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呈现差异扩大的态势,东西间差异最大,中西间差异最小。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适当扩大,促进了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大量减少;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对农村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有着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张丹丹 《人民论坛》2014,(6):232-234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是指农民在对自己所拥有财产进行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文章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状况,从土地、房屋、金融这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17年以来,广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也存在着人均收入仍处于较低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有待增强、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面临多重挑战等问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要从推动广西内外务工就业,保住农民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促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支撑农民经营净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增加农民财产净收入;完善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发挥农民转移净收入的保障作用;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五个方面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7.
金宇  郭芳芳 《前进》2020,(5):50-5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保持农村居民持续增收至关重要。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到现在,已经影响了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发展、农民工返岗复工和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导致农民持续增收的不确定性增加。通过对我省56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样本村在线调查,我们收集到疫情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大致情况。数据表明,目前疫情主要影响农民务工收入和非农经营收入,农业经营收入受影响的主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非农产业的影响集中在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8.
于浩 《中国人大》2011,(9):30-31
GDP为39.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879万亿美元。 粮食产量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近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数字系     
《民主与法制》2013,(33):6-6
59处 约5000字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有59处提到“改革”。71倍 国家统计局称,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71倍和58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2001-200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在验证农村居民健康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运用省域农村居民健康生产函数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研究收入差距对省域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农村居民健康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相邻省域农村居民健康产出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误差冲击效应;相邻省域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误差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07,(7):34-34
回顾“十五”时期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2001-2005年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9.4%,实际增速在6%-9%之间,年均实际增速为7.4%,而2006年达到9.3%,是2000年以来实际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王聪 《长白学刊》2014,(3):89-94
利用吉林省1990-2011年的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而在短期内会偏离均衡,由于误差修正项的存在,长期中可以恢复两者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任务要求。这个要求具有两重涵义:一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富裕;二是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要进一步缩小,让全体农民都能过上富裕生活。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需要做到农民收入增长超过城市居民,缩小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则需要农村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超过农村平均收入的增长。为了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需要认清农民收入水平的基本现状,推进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加快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4.
数字浙江     
8%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3%。预计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增长10.7%。  相似文献   

15.
综合信息     
《政策》2012,(6):93-94
中国收入差距正迎来缩小的拐点城乡差距的走向对整体收入差距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数据显示,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比从2009年的3.33下降到2010年的3.23、2011年的3.13。城乡收入比下降的背后,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连续两年超过两位数:2010年为10.9%,这是近年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镇居...  相似文献   

16.
于浩 《中国人大》2011,(8):32-33
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指出,"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8.7%和8.9%。在此基础上,2011年,"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尽管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如任其延续将严重影响海南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将严重影响自贸港建设的成色。当前,我省农村居民无论是工资性收入,还是经营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均面临着增长瓶颈,尤其在坚决整治“非粮化”“非农化”,槟榔产业前景不明朗,以及RECP、自贸港封关运作等背景下,多措并举破解农民增收瓶颈、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持续快速下降,是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率乃至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从基本概念出发,可分解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率变动的三个直接因素,即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比重。利用因素迭代法对诸影响因素作用强度的解析表明,收入分配比重下降是农村居民消费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应通过缩小城乡差距、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国民收入分配比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农村居民消费预期。  相似文献   

19.
伍艺  徐涛 《人民论坛》2014,(5):224-226
文章以西南地区农村居民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该地区农村居民2007年~2011年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2012年~2015年的变动做出预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体现在农村居民消费从生活基本支出为主开始转向带有休闲娱乐消费支出为主。鉴于此,笔者从提高西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优化消费结构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一份来自金山区政府的报告显示,2013年该区全年民生支出达到55.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9.7%,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和区级财政收入的增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