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发展大数据产业是当前各国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契机。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武汉市亟需从六个方面入手来助推大数据产业化发展: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二是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链,三是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四是拓展大数据的应用领域,五是建立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六是积极营造氛围,加强对外宣传。  相似文献   

2.
舒清泰  易桂英 《求索》2005,(5):34-35
本文论述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历经两个阶段,即表现在产业组织形式上呈现两次比较明显的跃升过程。进而,论列了我国产业集群的三大趋势和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战略的六项向度。  相似文献   

3.
FDI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玉波  李连成 《新东方》2001,10(6):21-25
1990年以后,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对我国的产业安全在六个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此,应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健全产业安全宏观政策以及建立完善产业保护的法规体系等方面探讨我国产业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4.
热点资讯     
两岸产业合作取得六方面积极成果 第二届两岸产业合作论坛2012年11月21日在台湾新竹举行。以两岸产业合作论坛共同召集人身份出席开幕式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主旨发言中,总结了近1年多来两岸产业合作取得的六方面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10,(4):52-52
今年初,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培育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0个先进制造业项目、10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100个优势传统产业项目、100个现代农业项目,以现代产业"500强"引领现代产业发展。对此,广东省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6.
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最主要的战场,也是最后的战场,因此,很有必要从多方面来分析研究如何加快其发展.在此,本文从技术创新、资本市场、人力资源、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科技体制、政府行为等六个方面,提出加快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锐词     
《群众》2017,(4):7-7
六次产业 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与我国一直提倡的让农业“接二连三”内涵一致。即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条,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流通、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1+2+3”等于6,“1×2×3”也等于6,“六次产业”给农业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数字经济在数据时代,数据是极为重要的原材料和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就业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福州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坚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承接、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相兼顾的原则,积极盘活并合理运作文化资源,有力推动了文化建设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结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确选择武汉未来十年既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又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求相适应的支柱产业,是关系武汉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立足于武汉现实产业基础与未来武汉城市功能的提升方向,作为"一家之言",我们拟选择光电子通信产业、钢铁产业、交通运输产业、商贸产业、旅游产业、住宅产业等六大产业作为新时期武汉的支柱产业(以下称新的支柱产业).需指出的是,六大产业依发育状况看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具有发展优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光电子通信产业,目前规模虽然不大,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二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传统产业,如第二产业中的钢铁业、第三产业中的商贸业、交通运输业,特别是钢铁业,历来是武汉经济的强项,需要在新时期再领风骚;三是新兴的服务业,如旅游业、住宅业,武汉要掘弃"非生产性领域"观念,将它们纳入到支柱产业范畴培育发展.我们认为,以上六大产业可构成武汉经济跨世纪发展的新的支撑框架,到2010年六大产业占GDP比重可达64%左右.  相似文献   

10.
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是我国现今主要的养老模式,而后者又可分为社会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基本模式.相比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具有一定的优势.针对沈阳社区居家养老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产业主体的战略、机会、政府角色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等等。因此,产业集群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在起步阶段,通过产业集群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需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2.
许瑾 《桂海论丛》2010,26(6):71-74
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连办六届,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但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加强产业合作,必须创建更好的推动机制和合作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应加强相应的展品类别设置、展商邀请、专业观众组织等改革,搭建更好的产业合作论坛,建立日常贸易数据库等,达到产业合作与博览会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3.
段湘姬  ;蒋远胜 《求索》2008,(5):27-28
本文从阐述产业集群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入手,论述了地方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环境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支持、政策引导、规范市场三个大的方面。具体为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娟 《群众》2020,(20):33-34
旅游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美丽产业,在拉动消费、带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委"六个高质量"发展和市委"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域"的"两海两绿"路径要求,把乡村旅游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挖掘资源潜力、提升品质内涵,乡村旅游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江苏省首家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等称号。  相似文献   

15.
朱苑璟 《政协天地》2015,(Z1):58-59
王宗华,九、十届省政协委员、十一届省政协常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五四青年奖章、新长征突击手和福建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提起"第三产业",诸君想必是不陌生的,若是说到"第六产业"呢?今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王宗华在与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朝枝教授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省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促进第六产业形成的建议》提案,无独有偶,在随后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里,也提到了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第六产业"。  相似文献   

16.
"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从"十五"期末全区蚕茧产量登上全国榜首,到2012年创造"六个全国第一",广西在"东桑西移"风起云涌的产业承接中异军突起,成为中国桑蚕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走循环经济发展路子……这些都是广西桑蚕产业迅猛崛起的关键。当前,桑蚕产业不仅成为我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成功的产业之一,也成为具有广西特色和优势的一个新的强区富民产业。全区有9个县年产茧量超过20万担,在蚕区广泛流传着"家有三亩桑,致富奔小康"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轻工制造业作为我国传统的优势产业,在保持社会稳定、解决就业以及扩大内需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制笔业这一典型的轻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例,分析了现阶段制约我国轻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主要现实问题,并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在推进我国轻工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中如何发挥政府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德友 《岭南学刊》2012,(3):18-24,66
对外开放是塑造国内产业地理的重要力量,产业自身的特征也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以我国29个制造业产业为实证研究对象,考察对外开放和产业特征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可知:对外开放能显著地促进制造业产业的地理集中度,也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企业平均规模、劳动密集度、国有资本比重等产业特征也能促进制造业产业的集聚度,高税收特征的产业其集聚度会弱化。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3,(4):56-57
从世界范围看,全球产业频繁转移的同时,也发生着结构性变化,新兴产业逐步取代传统产业成为经济的驱动力,而新兴市场国家在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在全球产业分工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已经遭遇到诸多瓶颈。中国政府在"十一五"时期就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在明确主导产业和政策重点的基础上,受托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产业升级课题组重点对六个新兴产业领域做了深入探析,并在本报告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产业升级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与环境、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经验启示以及相关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天津人大》2010,(3):F0002-F0002,F0003,F0004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名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始建于1988年,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9年5月更名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南开科技园、武清科技园、北辰科技园、塘沽科技园六部分。其核心区域华苑科技园、滨海科技园,分别位于天津市西南和东部,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