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4)
在生产力急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由于对自然的无度索取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极度紧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阐释,对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货币是马克思深刻理解市民社会本质的关键范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货币的认识突破了哲学批判的单一视角,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前提(私有财产)的批判,深刻指出了货币的劳动主体本质及其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在“货币”片断中,马克思以哲学批判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刻揭示了货币的媒介作用、颠倒力量、需要异化和量的规定性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货币思想的理论突破,是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方法论创新的具体应用,对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发展逻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这种基础性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揭示人的对象性实践本质及人之存在的历史性,阐明了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根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其二,通过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关系的分析,揭示了私有财产的人的本质,从而奠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框架;其三,是在一般形而上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内涵的阐释。这三重基本的理论逻辑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并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楠 《学理论》2013,(24):48-4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实践的人道主义"的诞生地。在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理解存有普遍争议的今天,回到思想发生的原初过程,以《手稿》为文本依据,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这一人道主义的根本问题的变革性理解、人道主义发展中的异化及其扬弃以及共产主义是一种实践的人道主义三个方面,探寻马克思对"实践的人道主义"思想的阐发。  相似文献   

5.
6.
陈旌亮 《学理论》2010,(8):64-6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初步阐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立足于人类主体上,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等等,提出了共产主义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为主题,人性回归为目的的运动和原则。马克思从哲学语境到经济学语境对共产主义进行描述,为通向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他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论述带着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7.
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坤 《理论探讨》2007,42(5):18-2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初步阐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立足于主体,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以异化劳动为中心线索,以扬弃私有财产为主题,阐述了共产主义的主体本质。同时,马克思又利用初步掌握的经济理论,从经济语境上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共产主义的现实基础,为通向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他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关系的论述过于理想化,明显带有过渡性和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8.
异化主线论是学术界对《手稿》逻辑主线的流行定位,受此影响,国内学术界还有一改良性提法,即认为《手稿》中存在人本学异化劳动逻辑和客观唯物主义逻辑两种相互矛盾、截然对立的主线。本文通过对《手稿》文本的解读,批判了以上两种观点,指出《手稿》中贯穿的一条逻辑主线是新唯物主义实践观。异化劳动和对象化活动是实践观的两个层面,二者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可以用一般的实践观说明异化劳动和对象化活动。  相似文献   

9.
陈澜 《学理论》2013,(30):43-45,52
人类诞生以后,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由和谐依存到矛盾对立的演变过程。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原因,把环境问题上升到社会高度,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红梅 《学理论》2009,(12):22-2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有尺度的、劳动的异化等内容的阐述对现代生活方武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胡莹 《学理论》2010,(12):47-48
立足于《手稿》,从共产主义的发生学根源入手,分析此时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前提、经济论据和现实基础,明确了共产主义通过对现实状况的积极扬弃,实现人本质的复归,是理想与现实的具体统一,最终指向人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董琳 《理论导刊》2013,(4):57-5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重要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本文以其中审美主体的确立与建构为研究视角,探讨马克思美学思想中关于审美主体的独特价值,认为马克思的审美主体思想不同于历史上的诸种美学观,它不是孤立地、静态地研究审美主体,而是把审美主体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其置于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关系以及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并以审美主体的实现程度作为人的本质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从而深刻地阐明了审美主体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士博 《学理论》2013,(7):33-34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跳级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中的关于人的异化、类存在和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都深深印刻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马克思在此基础上突破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缺陷,在对"人"的认识上,实现了对费尔巴哈视野中"人"的超越,从而奠定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行全面系统批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旭东 《学理论》2013,(17):38-3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争议性比较大的马克思早期著作。其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性质和理论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早在这部著作出版之时,围绕着怎么理解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就形成了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之争,而近些年的《巴黎手稿》文献学争论也为理解这部著作增添了复杂性。国内外对于这部著作的编译也有很长的一段历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在他的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究竟占有何种地位,前一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挖掘出不少唯物史观的思想,许多人认定《手稿》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已经形成的标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1)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马克思首先用"异化"概念来说明人与劳动的关系,进而深入到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分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以及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即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这四个规定对于我们研究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18,(6)
<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著作,它第一次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联结起来,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雏形,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1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导致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过度开采,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促使人们更多地去关注生态,于是生态社会、生态人等概念和理论应运而生。以对"生态人"和"生态社会"的思考,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了方便,下文将用《手稿》代替)进行了再解读,发现在《手稿》中,已经蕴含了"生态人"与"生态社会"的基础思想,并且有较为系统的论述,以手稿中的理论为基础,可以让二者达到一种有机的融和。(1)以马克思的理论为基础,"生态社会"成了"生态人"实现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霍布斯与洛克以抽象的人性为出发点,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的契约基础上建立市民社会理论;黑格尔虽然认识到特殊的人,但是其市民社会始终被吞噬在绝对精神的自我进展中。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与资本入手,揭示出市民社会中私有财产所代表的生产关系的分裂与矛盾,从而使市民社会获得了人的感性的活动之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可以说是马克思为了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所做出的努力。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本人一直以火一样的热情不知疲倦的工作着。马克思之所以会成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领袖人物,无论是由于自幼的信仰还是父亲的教育,还是在毕业后莱茵报工作时的亲身经历,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更显示出马克思作为一名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领军人物从人道主义角度对工人阶级所受待遇的强烈不满,为实现工人阶级的全面自由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