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昕 《北京观察》2005,(8):13-15
我有个误区,一直以为佟麟阁将军的老宅应该在位于北京西城区新华社西门外的那条叫"佟麟阁路"的街上.  相似文献   

2.
探访岭南村     
路漫 《福建乡土》2011,(4):53-53
旅居异域多年的好友近日返乡,见到保存完好的乡村老宅,欣喜感悦邀请观赏。对于历来钟情古文化的我,也借此机会前往探幽。  相似文献   

3.
三见洪学智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上将今年90寿辰,作为老将军故里的一名晚辈,总该写点什么。我想,还是把我有幸三次见到老将军,亲聆教诲及其对我的影响写出来,从中可见老将军对家乡、对晚辈的一片真情,那是最珍贵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名册里,有一位来自韶山,与毛泽东同乡的将军,他就是独臂将军彭绍辉。 196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庆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在天安门城楼上,彭绍辉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亲切询问了彭绍辉的身体、工作情况,临别时,并说:“绍辉同志,你是我的真老乡,是瓦子坪的,是个看牛娃。”  相似文献   

5.
在抗日战争众多的英烈中,佟麟阁将军是战死在全面抗战开始后的一位高级将领。先父黄寿祺 (1912—1990)大学毕业后曾投笔从戎,投身佟将军麾下。这段军旅生涯,虽是短暂的,却使他终身难忘。先父1935年7月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毕业后,在北平嵩云中学、燕冀中学等校任教。 1936年8月,在全国抗日爱国运动热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二十九军军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将军下令,通过考试选拔平津保各大学毕业生, 以培养抗日干部。抗日的爱国激情在先父的胸中激荡  相似文献   

6.
做梳篦     
扑尔敏  扎西·刘 《传承》2010,(10):64-64
有一次回家,见到年逾八十的老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左手握着一把篦子。我很多年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梳头工具了,依稀记得那是儿时在老宅院子里的槐树下,奶奶把她头上的发髻解下,用密齿的梳篦,一点点仔细地将满头银发  相似文献   

7.
丁盛将军之子丁小亮告余,其父任军长时,喜着中山装,戴鸭舌帽,围浅灰方格围巾,一头挂胸前,一头甩后背,俨然“五四”青年派。故有人误传其为“大学生”,实大谬也。余初见丁盛将军于1983年,时将军居南京五条巷一老宅破屋,正独自玩扑克牌“算命”游戏,双目迟滞,神情惶惑,垂垂老矣。  相似文献   

8.
没有见过将军之前,不知道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想像中将军一定很了不起,很伟大。 但真正要见到将军了,心里却有几分畏怯。 畏怯什么呢?又懵懵懂懂说不清楚。 那时我还是某团直属队一个新兵,刚刚学会站岗。 那一天,连长把我们几个新兵唤到连部,左叮咛右嘱咐,要把军容风纪弄好,站岗时得挺胸收腹,象个当兵的样子。还私下里透露,这几天军区有个副司令要来,到团部蹲点  相似文献   

9.
在中囤,口述历史一直吸引眼球。它经常能爆出更多的细节乃至猛料.补充档案历史的不足。2013年6月22日.北京佟麟阁路85号的老教堂里,档案研究学者沈志华与央视名嘴崔永元对阵,携带各自的“智囊”,聚首论说“朝鲜战争”,容纳300人的会场挤进了600多人。崔永元这次的身份不是主持人,而是“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张健 《人大建设》2010,(6):56-56
编辑同志: 我前几年到城市工作,但户口并未从农村迁出。母亲不愿进城生活.于是留在农村老家,由我堂弟照顾她的生活。两个月前,我母亲不幸去世。她在遗嘱中声明,老家的宅基地及老宅由我来继承。可我听别人讲宅基地是国家的,老百姓无权继承,我需要把老宅给拆了。请问,这种说法是合法的吗?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坚持抗战八年之久,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坚苦卓绝,坚持到最后,赢得了胜利。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非同小可的胜利。我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上从来没有这样风光过。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年,中国人受尽了屈辱和欺侮,八年艰苦抗战,以牺牲上千万军民为代价换来了胜利的荣誉。抗战中虽有一些腐败,但并不严重,否则抗战的仗就会打不下去。抗战中有近百位将军为国捐躯,包括张自忠、佟麟阁等,说明了对日抗战有很强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旷文清 《黄埔》2013,(6):17-19
1939年我刚满16岁,参加了在南岳举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此间我被一位将军看上了,因为我会书写、勤奋又老实,他希望收编我做他的随身侍从。以后的11年里我一直跟随着这位将军,出生入死,寸步不离!甚至我28岁成家后,仍住在将军寓所附近,尊敬他尤如父执,而将军也由始至终待我如同家人。这位将军就是余程万。  相似文献   

13.
张瑞 《今日民族》2012,(6):42-43
作为云南大理白族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白族传统家具现在主要以木框石心的雕花家具为主。而曾经在白族传统家具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的雕花彩绘家具现在越来越少见,只有在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保存较好的地区,以及一些具有一定历史的传统老宅院内方能见到。  相似文献   

14.
正清代康熙年间,厦门官绅为感念统一台湾有功的"靖海将军"施琅而为之建造生祠,如今厦门仍命名施琅祠附近区域为"将军祠";在厦门集美兑山有一座宗祠因一族出现4名抗日将军而名声鹊起。因此,这座李氏家庙也被人们誉为"将军祠"。李氏家庙多奇妙一座"高大上"的四柱三门石牌  相似文献   

15.
竹林里是海口的一条街巷。竹林里131号是这条街巷里的一处老宅。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怀着一颗崇敬的心,穿过繁华的街道,走进这一处静静的宅院。老宅坐北朝南,占地约20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二进东西厢房。老宅虽饱经岁月沧桑,房顶已是一片乌黑,墙壁也现出霉斑点点,但房前的盆架树,仍是那么蓊郁蔚  相似文献   

16.
重铺归乡路     
“如今终于见到了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结束后,新中国诞生了。身为大区司令的许世友将军首先想到的是回乡看望老母。踏入久别的乡土,见到正在挖地的母亲,将军控制住激奋,默然站立,久久凝视着。日头西落,回到屋里。将军端盆热气腾腾的水,蹲了下来,轻轻地为母亲洗脚,一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8,(5)
正早在数年前,笔者曾见到一篇描写参加过台儿庄大战的乜子彬将军的文章。一气读完,即被将军英勇杀敌的事迹所感动,同时也为将军后来的遭遇而叹息,更为将军壮年早逝而扼腕。文章最后说道:由于种种原因,其家人至今连一张乜将军的照片都没有。于是,笔者开始查找和整理有关乜将军的历史资料。2015年5月,笔者从河南驻马店文史作家杨保森先生(著有《西北军人物志》等)所珍藏的几本《黄埔同学通讯录》中,偶然发现一  相似文献   

19.
我现在的家住在城郊,到闹市区可以走两条路线,一条是滨江路,一条是沿江路。但不管哪条路,我都可以见到无数环卫工人。他们穿着黄衣服,戴着黄帽子,手里拿着扫帚,或是撮箕,或是推着小车,几乎每天都坚持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寒霜雨雪。这种现象在其他城市几乎很难见到,因而我们这座城市是最干净的。但在这一群辛勤的劳动者中,我见到了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小伙子叫什么至今我不知道,他身材很高大,有一个大鼻头。曾有一段时间,我看见他一边扫着大街,一边跳起了舞蹈。这种反常的举动引起了我的好奇,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是他们…  相似文献   

20.
王权裕 《黄埔》2013,(1):35-37
1942年3月,日军开始进攻缅甸,企图截断我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中国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组成以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的中国远征军,以罗卓英为司令长官,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为副长官,受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史迪威将军的节制,浩浩荡荡,入缅参战。当时,我在第五军所辖新编第二十二师炮兵营第二连当排长。部队由云南的楚雄运入缅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