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生活     
《小康》2020,(1)
正全球首款自行车用安全气囊来自瑞典的设计师做出了一款魅力十足的自行车头盔——H?vding。平时看上去就跟个围脖一样,只有你遇到危险的时候,它的头盔形态才会展现出来。原来头盔还可以这么玩,而当中起保护作用的就是安全气囊。正常情况下,气囊是被折叠起来的,戴在脖子上根本发现不了,也没有头盔那么大的负担。可当意  相似文献   

2.
我们单位的外国同事被称为“专家”。专家大都是“砖家”,把中国人写的外文敲打得更加外文,也不时对与他们有关的内容添砖加瓦抛砖引玉。如最近,争论新片《洋妞到我家》中的洋妞演绎得是否“到家”,最终焦点集中在了“像不像老外”上,由此抱怨有些中国片拍的老外就像老外拍的中国人一样奇怪,大呼小叫“外国人不是外星人”,还上升到“通过艺术作品对老外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郭莉 《公民导刊》2007,(6):49-49
“老外”这个词从何而来,还真没有接触过,遇到一个较真儿的蓝眼睛,问:“外,是不是指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呀?”很是委屈还有点愤怒。为了平息那点萌芽中的愤怒,我说:“怎么可能!外就是外国人嘛,而且,中国往往对自己尊重的人,才加称老,比如为师者我,明明不老,还是要叫我老师。这是尊重!”中国人是否尊重“老外”们,我不知道,但是和老外一起逛街时,会发现“女人街”的东西平白地和“大都会”的价格相差无几了。  相似文献   

4.
刘东凯 《政策》2000,(2):16-16
打国际长途能和打国内电话一样价格吗?买进口品牌电脑能同买国产品牌一样便宜吗?国产家电能大量出口国外以赚取更多外汇吗?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消费者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惠者,WTO也为家电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年来,国产家电  相似文献   

5.
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我希望我的安琪能像天使一样,美好!”妈妈的日记中写道。我擦干泪水,妈妈希望我成为天使,像天使一样,那么我就要做一个天使,即使我不是,但我会很努力。但,天使是什么样的呢?像妈妈那样的吧!于是,我留长长的头发,梳得很美。穿长长的白裙子,步履轻盈。说话甜丝丝的,动作也很轻柔。看着镜中的自己,原来我和妈妈长得很…  相似文献   

6.
<正>人们都说,张自忠将军没有泪。日本人说,他是中国第一位男子汉。就是当他最后死在日本人手中的时候,杀死他的人仍然整整齐齐地列队向他的遗体敬礼,并像护送自己将军的尸体一样护送他离开战场。战胜的日本军队从一个市镇通过,百姓们得知那具蒙着白布的尸体就是张自忠时,不约而同地涌到街道上,跪倒失声痛哭。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师长也走在行列中,见状大怒,喝道:"自忠将军没有泪,他也不愿意看见眼泪!"  相似文献   

7.
“找车位的时间像上下班一样长,我现在都后悔买车了。”一位杭州的私营业主王先生说:“有天下午我出去办事,回来后绕了三圈都找不到停车位。于是想着停到外面去,可太远了不方便,近一点又没有,绕了一圈又回来,真把我折腾得够呛。这点时间都抵得上我开车上下班的时间了。我也想过买一个车位,可别说买,连长租也租不到。你说,这可如何是好?”王先生的苦衷代表了都市有车族共同的想法,一个原先不是问题的问题,随着私车消费越来越普及而变得越来越突出。不仅有车的为此烦恼,也成为众多购车者首先担心的一个问题。落户容易安家难,给车找个“落脚”…  相似文献   

8.
袋鼠与笼子     
《新东方》2006,(2):55-55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了出来,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于是它们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但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了,于是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但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了外面。由此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事有“本末”、“轻重”、“缓急”之分,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  相似文献   

9.
<正>在很多人眼里,自行车是一样不值得关注的小东西。可不是吗?在英文里,BICYCLE即是自行车一词,BI,是双的意思,CYCLE,是轮子的意思。自行车即是简单的双轮工具,外加一个三角架、一副扶手、一对踏板什么的,简单得很,朴素得很,一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种生物,人的生存和其他物种一样有赖于适宜的环境。同时,人又不像其他物种那样只是被动地顺应自然法则,人懂得利用自然法则去改善生存条件。但事与愿违,当人类越来越自以为可以掌控更多的时候却悲哀地发现,过度的掠夺已将自身逼向绝境。于是,我们再次发挥"改造世界"的能动性,试图力挽狂澜,然而似乎收效甚微:资源仍然在快速走向枯竭,污染继续在以几何级数增长,物种不断地灭绝……  相似文献   

11.
石头的梦想     
有一块石头在深山里寂寞地躺了很久,它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当它把自己的理想告诉同伴时,立刻招来同伴们的嘲笑“:瞧瞧,什么叫心比天高,这就是啊!“”真是异想天开!”……这块石头不去理会同伴们的闲言碎语,仍然怀抱理想等待时机。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这里。石头知道这个人有非凡的智慧,就把自己的梦想告诉了他。庄子说“:我可以帮你实现,但你必须先长成一座大山,这可是要吃不少苦的。”石头说“:我不怕。”于是,石头拼命地吸取天地灵气,承接雨露惠泽,不知经过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于是…  相似文献   

12.
情绪亦能互相传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探索》2006,(3):74-74
悲观的人真的是通向快乐的唯一障碍,因为悲观的情绪像野草一样蔓生。选择乐观的朋友,这样的人一走进来就能照亮房间。你大概认识这样的人。当他或她照亮整个屋子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墙壁会发光吗?桌子会轻飘飘吗?椅子会充满生命力吗?不会,是里面的人在发光,他们的情绪轻飘飘  相似文献   

13.
人与人,只能以真诚交换真诚,爱人之间更是这样。偷看他的电话本、跟踪他之类的做法,搞得夫妻之间像克格勃一样,对彼此有什么好处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有空间,也会有“开小差”的时候,将心比心,如果老公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你,你是不是会特别反感呢?——雨后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嫁人]“能够找到真正关心你的人,做一件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尤其是在经历了很长时间以后,你发现这个人还是像最初那样,你会像一个孩子那样开心,然后你就会想,这种快乐你是需要保存的,这时候他求婚了,于是你就嫁了!”——歌手何静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追赶旅游业全线飘红,这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另一"三亚现象"。聪明的三亚人秉持一个理念:房地产是旅游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买房产实际上就是买价值,求保值。于是三亚人下狠劲作好房地产"功课",像抓旅游一样抓房地产经营,思路创新,规划超前,精品迭出,市场看好。在购买三亚房产的客户  相似文献   

16.
<正> 那辆宝马居然和我开的是一样的,真不过瘾!Of course,厂家生产的每一型号宝马都是同个版本的。如果想让自己的版本升级,可以考虑买不同级别的车款。但是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改装吧,而且是伤筋动骨的那种。想象一下,当你开着一台被改装得面目全非的Car 去上班,在停车场中沐浴着同伴们疑惑的眼神,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其中自有奥妙。改装,不只是换个豹纹的座垫,在车镜上挂个公仔那么简单。真正的改装,赋予你的座驾以新的生  相似文献   

17.
陈言 《创造》2019,(6):81-81
日本汽车价格比中国要便宜很多,年轻人几个月的薪水已经足够买一部称得上“体面”的轿车。但日本地皮太贵,让人买得起车,却养不起车。东京城区一个车位的月租,相当于普通人月薪的十分之一。车位贵,车价便宜,那还买不买车?如果买了,停车难题怎么破?  相似文献   

18.
当性别平等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当女人同男人一样为生活奔波在不同场合的时候;当家庭事业不能两全的时候;当男人们呼吁着让女人回家的时候;当全职太太不再被贬称为"家庭妇女"的时候……"女人要不要回归家庭"成了一个全社会都很关心的问题。事业与家庭,哪个更适合女性?回归家庭,到底对女性的诱惑力更大,还是对男性诱惑力更大?针对这些问题,我刊与新浪网做了联合调查。  相似文献   

19.
女人天性是喜欢化妆品的,那些瓶瓶罐罐放在梳妆台前,心情不言而喻,欣慰中带着炫耀。饭宁可少吃一口,也要不惜重金买最好的化妆品,这就是女人。可以毫无疑问地讲,人类历史有多长,化妆品的历史就有多长。可是,当“疯牛病”的魔爪伸向化妆品的时候,当像SK-Ⅱ这样顶级的化妆品牌都因成分问题而被诉诸于法庭的时候,大大动摇了一大批“品牌忠诚拥护者”的信念。于是,女人恐慌起来,但女人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眼看着花出去的大把大把的银子变成了不可信任的瓶和罐,对着镜子唉声叹气之余,突然发现:细纹开始悄悄地爬上了眼角。这些让人爱恨交加想离也离不开的化妆品情愫,扰乱了无数女人的心。这些曾经让我们变得美丽的贴心伙伴,还能相信吗?这些危机何时才能结束? 这个夏天,女人高声呐喊:谁来拯救我们的化妆品,谁是女人真正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20.
让常识成为常识,这很简单,也很艰难,过去的十年,梁从诫一直希望接受自然常识的人更多一些。一直以来,老人对于环保初衷始终没有改变,就像他这些年始终如一的简约生活,始终坚持骑自行车。其实说白了,之于每个人,环保就是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