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旅游业是贵州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后续支柱产业。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要重视和加强对旅游“名牌”产品的开发工作,贵州旅游,呼唤“名牌”旅游产品。 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要有名牌战略的意识 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其景区、景点、景观、景物都是旅游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有“品牌”和“名牌”的意识,要认识到“名牌”的作用,认识到“名牌”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名牌旅游产品具有很高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名牌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旅游产品的代表性成果。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名牌”来打开市场、争夺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名牌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众多旅游产品中占领市场的开路先锋,名牌旅游产品占领了市场,就能极大地带动非名牌旅游产品的发展,带给它们更多的进入旅游市场的机会。显然,“名牌”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旅游市场的竞争是旅游产品的竞争,旅游产品的竞争则体现为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则主要是通过旅游产品“品  相似文献   

2.
山西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之一,自然美景、历史遗迹、革命史迹,共同构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十五”以后,山西省委、省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把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全省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这一时期,随着全省对旅游业各项战略措施的逐步实施,旅游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体制机制得到创新,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旅游业投入力度加大,产业贡献率逐年增长,产业地位明显提高。一、“十五”时期,山西省旅游业在海外、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国际性的主要产业。纵观海南旅游业的发展,一是超前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以尽快提高海南旅游业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占有率;二是按国际惯例办事,走向更加开放的运行轨道,实行政府主导型战略,特区特办,为海南的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确立“一省两地”(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旅游业发展成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四是实施全社会共办大旅游,引外联内,使海南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战略重组 走向辉煌——记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山水甲天下”。 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是一座“金矿”,桂林在选择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时,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最具“富民”色彩的现代产业——旅游业。 1997年底,桂林对旅游产业实施战略重组迈开了坚实的一步,时至今日已结出了第一颗硕果——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 旅游发展总公司的组建,是对桂林旅游业多年发展进行深刻反思后作出的必然选择。如果说,多年来桂林旅游业始终没有脱离“小作坊”式生产模式的话,那么,组建大型旅游集团——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就是为了把分散的经营集中起来,形成规模优势,走大生产、大产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是现代社会发展最快、关联带动性最强的产业之一。山西调整产业结构 ,要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 ,大力发展。一、选择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的理由1、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 ,其独特的地形和省界轮廓线本身就是方圆数千里的旅游风景线。据调查 ,山西省境内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划 11个 ,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划 11个 ,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 2 3个 ,其中国家级的达到 18个。另外 ,山西省还是文物旅游资源大省 ,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宝库”和“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辽金以前的地面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总量…  相似文献   

6.
贵州旅游业在今年“五·一”期间,受到“假日经济”的拉动,接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蜂拥而至的游客使人们看到了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增强了信心。同时也暴露出我省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的建设,跟不上旅游发展需要。游客大量增加,带来的突出矛盾首先是旅游汽车不足(特指接待旅游团队的旅游定点车辆),这已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可以通过挖掘旅游产品、丰富旅游市场来为旅游业服务,而文化产业又对旅游产业链起到了推动延伸作用。本文以太原市为例,分析了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价值、优势和问题,并结合国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提出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太原“华夏文明看山西旅游中心”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一个被誉为投资小、产出大、见效快的黄金产业。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这一产业得到空前迅速发展,世界旅游业收入1991年已超过石油、钢铁、交通运输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世界旅游业进入六十年代后,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随着西方“生态觉醒”、“回归大自然运动”开展,森林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专家推测,到2000年全世界出国旅游的10亿人次中,约有5亿人次会到森林中去旅游,这一世界性的趋势为罗田森林旅游业开发提供了大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山川秀丽,有着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2000年全省旅游工作会上提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积极面对加入WTO和更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的挑战,加快改革、加速建设、加强管理,全面提高湖南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提高全省旅游产业经济效益,提高旅游业在全省GDP中的比重。旅游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应该从狭义的旅游经济发展观念中解脱出来,走“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旅游发展道路来发展县域…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和最有潜力的行业,也是景洪市发展空间最大、最具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十一五”以来,景洪市凭借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实现了从“兴市产业型”向“强市产业型”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景洪市应抓住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带动景洪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因其生机盎然、发展前景广阔被誉为“朝阳产业”。作为投资少、效益高、污染少的综合性“无烟工业”和“无形贸易”,旅游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世界旅游资料显示: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其相关行业的收入就增加4.3元;每增加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就能为社会提供5个就业岗位。而且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大环境下,发展旅游业不易导致产业结构雷同现象。目前我国已有23个省(区、市)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龙头产业大力发展。中国旅游业这一轮朝阳,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冉冉升起。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更使旅游业成为西部各地区抢抓机遇、快速发展的经济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构筑旅游大产业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广阔的一个产业,它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战略,营造大景区,开拓大市场,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各业竞相加快发展的服务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实践证明,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构筑旅游大产业的必要性首先,构筑大产业是由旅游业特殊的产业地位决定的。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核心,是带动第三产业的“龙头”。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旅游收…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和社会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而经济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高,人们的旅游需求就会越旺盛,旅游产业就会越兴旺。正因为如此,旅游业才被认为是永远不会衰落的“朝阳产业”。既然市场需求在总体和长远上都有足够保证,贵州旅游产业化的趋势就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规律。就目前而言,贵州旅游已初步呈现出了“四大产业”的格局。  相似文献   

14.
天元 《支部生活》2006,(1):33-34
一在最近召开的2005欧中旅游论坛大会上,昆明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这着实可以让身居“春城”的昆明人倍感欣慰。但是,作为首批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的昆明市,这几年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随着省内各州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昆明逐步从旅游目的地向中转站转变。1990年,昆明市旅游经济总量占全省旅游业的比重接近70%,而到了2004年,这一比重已降为36%。同时,旅游业长期发展遗留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旅游景区开发速度放慢,景点吸引力下降;旅游客源较为单一,市场结构有待优化;旅游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低价恶性竞争比较突出;旅游经济综合效益不高等等,这些都制约着昆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做足做活贵州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的大宝库”、“东方的瑞士”、“中华民族的大公园”、“天然的大空调”。旅游业是贵州的特色产业,也是贵州的优势产业,是贵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贵州加快旅游业发展,努力实现贵州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把贵州旅游与文化相结合的优势做足做活。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广、种类多,除了大海没有,什么都有,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全省已建成涵盖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文物古迹、  相似文献   

16.
从“大美青海”高调亮相2009年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再到4月“大美青海”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在2009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全面展示……2009年春天.在“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战略和“以旅游业的大开放带动旅游业的大发展”、“坚持境外游市场重点突破和国内市场持续拓展并举”一系列高瞻远瞩思路引航下。青海旅游正以更新的视野谋篇布局,追求、展示着全新的开放理念、开放姿态和开放信心。  相似文献   

17.
《党史纵横》2006,(7):I0002-I0002
旅游业在辽宁已成为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产业。“十五”期间,全省旅游业累计收入突破2500亿元,拥有各种旅游住宿设施12000家,星级酒店499家,旅行社1016家。A级旅游区134家,旅游院校57所。旅游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旅游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辽宁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初步形成,旅游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一五”期间,辽宁将完成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旅游发展重点是搞好区域规划,建设好辽宁中部、辽东半岛、辽宁西部旅游区。中部即以沈阳为中心,科学整合世界文化遗产、清前史迹、满族文化、奇特景观、冰雪温泉等旅游资源;辽东半岛要充…  相似文献   

18.
<正>旅游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是典型的“一业兴百业”的牵引型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行业。近年来,旅游业日益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温泉作为一种宝贵的地热资源,其康养、治疗效用早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温泉旅游兼具休闲与康养功能,在物质基础日益丰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能够让消费者放松身心、带来高度愉悦体验的温泉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9.
文化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概念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旅游业的发展态势看,文化旅游应该是旅游业的产业特色。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无一不在挖掘历史和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即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文化积淀深厚,山水风光壮美,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节能降耗的绿色产业。天津旅游业按照“建设旅游强市,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目标,勇立在时代发展的潮头,不断开创全市旅游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