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化、本土化和民族化。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本土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解决实际问题。民族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纵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程,每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有创新和发展,而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代表,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取得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80周年,80年来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作为党的得力助手、革命与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建立了无数功勋。为了进一步总结上海青年运动发展和青年工作的发展规律,回顾上海团组织追随党组织,不断团结、教育、引导和服务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光辉历程,以期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搞好团的建设,开展好团的各项工作,我们特邀部分青年问题专家、青运史研究专家和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围绕上述主题进行了笔谈,现摘录要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周恩来的思想贡献从整体上进行探讨。认为周恩来在长期参加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善于把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在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等基本问题,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和人民军队建设问题,党的建设问题,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问题,社会主义外交工作问题等方面,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以来的一百年,中国革命文化不断发展演进,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萌芽酝酿,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与超越,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进一步丰富,革命文化的精神谱系进一步拓展,革命文化的学术话语进一步创新,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5.
论“结合”     
文章通过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回顾,阐述了毛泽东、邓小平同志不仅重视结合,而且善于结合,是做好结合文章的光辉典范的观点;通过对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及中国发展实际的分析,探讨了时代赋予结合的新内容。指出只有跟上时代,实事求是,立足创新,在“结合”中开创新局面,才能搞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乡村,乡村中的干群关系又是令人关注问题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乡村干群主体变化和农民阶层分化的新变化,乡村干群关系中存在的新问题,提出建立健康和谐的乡村干群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本文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党的领导人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深刻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学术界对该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人在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道路等问题上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些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是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回顾一百多年的党史,我们党把调查研究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一代又一代党的领导人都注重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调查研究中形成、丰富、完善党的理论体系,指引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前进、不断胜利。在新时代,我们全党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搞好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动力,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只有当两个文明建设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解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1996年,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上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了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2.
伟人毛泽东拥有深厚的农民情结,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的中国农民观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土地革命是中国农民独立自主之路;教育农民是中国农民进步与文明之路;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民富裕之路。他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和探索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推动和影响了中国法治的进程,对中国法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从封闭保守到开放改革的变迁推动了法律领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政治文化从革命到建设的变迁推动了中国革命型法制到建设型法制的发展,推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政治文化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推动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和目标的确立;“和谐”政治文化的构建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法治理念的更新,正在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成功实验,更是推进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它对于保证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密切干群关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目前现状看,离初衷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本文以平度为个案,调研发现了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提高村民民主意识,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的程序,抓好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进一步理顺镇村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搞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必须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顺应"两个趋向"的发展要求,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业投入,改革农村税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市场经济对农村的不断渗透,农村的干群关系也逐渐地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总体上看,于群关系趋于疏离和紧张,因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现将理论界关于当前农村干群关系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进一步探究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分子问题是关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十分重视知识分子问题。他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一系列精辟论述,是对马列主义知识分子问题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党宝贵的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19.
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经验。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是当时中国的"抗日民主模范政府"。总结和借鉴党在这一时期处理党群关系的历史经验,对搞好当前的党群关系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局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为使命,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创造性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统战政策,广泛开展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团结和聚集了大批革命知识分子,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独特而杰出的贡献。对于新时期进一步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