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陪审制度的含义及意义作一论述,而后介绍了我国陪审制度的发展概况,指出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误区,并对进一步完善陪审制度提出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2.
陪审制度的存废与否已经成为时下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毫无疑问 ,陪审制度应当保存。然而 ,陪审制度在我国运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有必要在借鉴世界各国陪审制度先进经验和尊重本国国情的基础上 ,重构我国的陪审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陪审制度的民主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琦 《河北法学》2003,21(2):142-145
陪审制度是司法民主化的结果 ,尽管两大法系的陪审制度存在许多差异 ,但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作为实行陪审制度的最主要的理由却是共同的。陪审制度存在的基础是民主理念 ,即让公民直接参与司法。陪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是实现司法民主 ,陪审制度的内容体现了民主的机理。我国陪审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质上是陪审制度的民主程度的问题 ,改革和完善我国陪审制度就是要强化陪审制度的民主性。  相似文献   

4.
庞兵 《法制与经济》2009,(2):59-60,62
文章首先对陪审制度的含义及意义作一论述,而后介绍了我国陪审制度的发展概况,指出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误区,并对进一步完善陪审制度提出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废除人民陪审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从在立法上确立人民陪审制度,在司法上运用至今,人民陪审制度是否真正发挥其应用作用呢?笔者试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立法及司法现状分析,提出对于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存废之主张。从人民陪审制度的立法意旨上来看,我国法律规定民事审判采用陪审制度其立意在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在民,人民享有管理国家,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力,而参与审判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陪审制度因而也成了处在执政党地位的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一种方式。在民事审判上,作为人民代表的陪审员与…  相似文献   

6.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司法民主化的具体体现,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但是,两年多陪审实践证明,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本文从人民陪审制度的产生切题,在论证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产生与价值的基础上,分析现行陪审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陪审制度在各国的存、废、改一直是学界争议不断的热点①,陪审制度到底该何去何从,本文试从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制度的入手,分析在我国适用人民陪审制度的具体利弊与出路。  相似文献   

8.
学者们对我国目前陪审制度的存废有着一定的争议。本文认为争议无法解决的症结在于学者们通常都以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弊端来论述陪审制度的弊端,而主张废除陪审制度。文中认为,要解决我国目前陪审制度的困境,就要认识到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弊端是因为陪审制度在从英美法系国家引进中被改造成了参审制度才使得其功能发挥不良。本文在反驳各种认为陪审团制度不适合我国国情的观点的同时,主张彻底改变现有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我国建立英美法系式的陪审团制度,这才是我国陪审制度的真正出路。  相似文献   

9.
试谈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陪审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案件审判活动的一项司法制度。近百年来,陪审制度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完善的变化过程,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陪审制度在扩大司法民主、强化司法监督、实现司法公正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行的人民陪审制度在其适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陪审制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对我国现行人民陪审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人民陪审制度的构想,以求对人民陪审制度改革进行有益的探讨。 一、对现行人民陪审制度的思考 现代西方主要存在两…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首先,设定人民陪审制度的目的和现行的合议庭构成制度不协调。反映在具体的合议庭成员构成方面,在最能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审诉讼中,既可以由清一色的专职审判人员构成合议庭成员,也可以由专职审判人员和非专职审判人员的人民陪审员混合组成合议庭;而二审及死刑复核案件则一律由专职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从我国现行的陪审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来看,上述规定反映出我国当前对人民陪审制度设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问题。笔者认为,虽然由于当前我国陪审制度在客观上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导致该…  相似文献   

11.
人民陪审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司法制度,区别于英美法系和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的陪审制度。本文从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为切入点,通过对该制度的内容、缺陷进行说明和分析,提出了完善这种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陪审制度的本质是一种重要的民主政治的政治思想和司法功能的体现,陪审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人类走向民主文明的司法形式之一。本文认为重新认识陪审制度的价值双重性,彰显陪审制度的政治价值与司法价值,在推进公众政治参与需求下,完善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已然成为法学理论界及司法实务界应重新认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西陪审制度适用范围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陪审制度长期处于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如何“激活”这一制度,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要“激活”陪审制度,首先必须科学地设定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对中西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作比较研究,从中梳理出完善我国陪审制度适用范围的基本思路和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陪审在我国诉讼制度中还有无存在的价值,是目前学界争议颇多的问题。本文从研讨陪审制度功能入手,阐述了陪审制度在我国诉讼中的地位和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陪审制度的弊端,就我国陪审制度的的完善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改革陪审员的选任方法和参审程序。第二,保障陪审员的独立性。第三,确定可以陪审案件的种类和范围,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  相似文献   

15.
张善燚 《河北法学》2001,19(4):58-62
人民陪审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度得到法学界的普遍盛赞。人民陪审制度对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民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陪审制度已基本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呼吁坚持人民陪审制度,完善人民陪审制度。  相似文献   

16.
陪审制度作为普通民众参与司法审判的一项司法制度,是实现司法民主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介绍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和大陆法系的参审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一主题,从陪审制度的概念、产生发展和价值展开论述,理性地剖析了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笔者最后针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陪审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度起源于英国,并在美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十年动乱期间,我国司法制度遭到严重破坏,陪审制度也未能幸免。改革开放后,虽然恢复了陪审制度,但在各项司法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陪审制度却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现实司法实践中,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缺陷逐渐显现,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民陪审员制与陪审团制的比较,探讨在我国确立陪审团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吴丹红 《法商研究》2007,24(3):130-137
我国陪审制度改革之后,不仅原有的一些问题没有完全厘清,相反还陷入了新的矛盾之中。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权力、任务、价值、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误区,阻碍了陪审制度目标的实现。我们应当正视陪审制度功用与现状之间的巨大裂缝,重新评价与反思陪审制度改革的成败。对于陪审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其改革方式必须与司法体制改革紧密结合,否则,我国的陪审制度就仍然只具形式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如何完善人民陪审制度与如何更好的实现人民陪审制度的优越性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从国内外陪审制度的发展历程来探讨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优点和局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陪审制度的价值和我国陪审制度的现状,从而挺出了对我国该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