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质询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它是通过各级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向一府两院提出质询案并强制一府两院进行答复的活动,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但从目前看,不要说在人代会期间这种质询活动甚少开展,就是在日常人大常委会实施的监督活动中,也甚少使用这种监督形式。下面,笔者就其成因及对策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人大代表的质询权,是指由人大代表就某一问题向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提出质询,并由受质询机关负责答复的权利。一、人大代表提出质询的法定时间《代表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地方组织法》第28条第1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代表十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它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根据以上条款  相似文献   

3.
一、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分析1.将出庭作证作为每一个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单位和个人法定义务的不合理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相似文献   

4.
谢宝富 《新东方》2006,(3):42-44
质询权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即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某一问题依法向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提出质询和询问,受质询机关有责任予以答复的权力。近年来,质询权作为人大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渐为世人瞩目。一、关于质询权的制度检视我国1954年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有权向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提出质问,受质问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1975年宪法取消了人民代表的质询权。1978年宪法恢复和发展了质询制度。1979年地方组织法根据宪法精神,对我国地方人大的质询制度作了明确规…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实施的各社会保障项目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很重要的一个。该制度已经实施近10年,按照制度和政策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应当覆盖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但是,一些地方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参保率仍然不高。本文以对部分地区的深入调查为基础,运用社会保险理论,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股东质询权是现代公司股东知情权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侧重于股东积极主动地寻求公司信息。通过对各国及各地区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可知,质询权客体原则上应采限制规范,我国立法应将质询权客体重新定位为与股东会会议议题有关的事项,且判断的标准应采客观标准。建议引入事前书面质询、设立说明义务免除等制度对质询权行使方式进行构建,建立质询权诉讼机制以弥补法律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9.
在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就宝钢建设问题质询冶金工业部,被称为“共和国质询第一案”。时隔30载,全国人大党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重申“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并表示今年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今年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重申"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并表示今年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对质询权如此庄重宣示,对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来说,尚属"史无前例",必将推动质询权走向民主政治生活的常态,对地方人大行权履职也将产生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就宝钢建设问题质询冶金工业部,被称为共和国质询第一案。时隔30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2010年全国人代会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重申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并表示2010年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询问和质询。对质询权如此庄重宣示,对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来说,尚属史无前例,必将推动质询权走向民主政治生活的常态,对地方人大行权履职也将产生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刑事案件作案人员逮捕劳教率(以下简称捕教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以一年计)公安部门破获刑事案件后,作逮捕劳教处理的案犯与抓获的作案案犯之比。劳教与逮捕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处理手段,劳教从属于行政处罚范畴,逮捕从属于刑罚范畴,本文之所以将两者放在一起,主要是考虑到近年来我市在同刑事  相似文献   

13.
14.
15.
关于加强质询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加强质询权的几个问题□马宗高(一)质询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即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某一问题依法向本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部门提出质问,受质询机关承担一定质询责任、负责进行答复的一种法律行为。质询作为监督手段,在实践...  相似文献   

16.
李晶  李相合 《前沿》2006,(5):37-39
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瓶牛奶价格抵不过一瓶矿泉水的极其不合理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过度竞争,另一方面是由于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的不平等地位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采取如下对策:1、政府立法,保障市场秩序;2、企业加强技术研究,实现规模经营;3、鼓励奶农联合,成立中介组织,协调企业与奶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质询是组织法和监督法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代表的法定职权,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重要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县级人大行使这一法律职权的概率比较少,个别时候行使这一职权,也存在程序不规范、行权不严谨、  相似文献   

18.
税费比例失调的原因及对策李光才近年来,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虽有所增长,但与支出比较,反差太大,不少地方把自己的财政称为“吃饭财政”。而与财政收入的不足相照映,以收费为主的预算外资金,却在短短的几年内异军突起,从占财政收入的10%、20%……至今天的并驾...  相似文献   

19.
人大质询权是我国人大监督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力,其行使具有明确的宪法和法律依据。我国现行质询权的运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念支撑和制度认同,我国的质询立法不尽完善,质询权的行使并不尽如人意。从法治的角度出发,在界定质询权概念的基础上,解析该权力运行中的法制瑕疵之成因,进而着重于从实体规制和程序规制两个角度寻求改进和完善质询权的法律规制的路径和规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有法不依的原因及对策曾柏林,黄晓群近年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法制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当前.社会上有法不依问题相当突出。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