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成都商报》报道,千里迢迢从凉山州宁南县大同乡来到成都见自己的网上“美眉”,不料,陈明(化名)却落入骗局。 今年 4月,陈明用“想念你”的网名在网上聊天时,遇到了网名叫“为什么想念”的女孩,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以后每到周末,陈明都会到县城网吧上网,与“为什么想念”聊天。交谈中陈明得知女孩叫罗颜,今年 19岁,是成都某大学大三的学生。 不久前,陈明在网上告诉罗颜,他打算到成都来看她。罗颜表示随时恭候他的光临。 11月 18日早 7时,他一走出成都火车站就看见一个长发飘飘、穿黑色风衣的女孩高举着写有自己…  相似文献   

2.
这里说的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成功案例。初二(1)班的一个学生私自外出上网去了按往常的思路,应将此事立即汇报学校,派人到网吧逐个寻找。可那样既费时又费事,且将事情弄得沸沸扬扬,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年轻的班主任陈老师却想出了“新辙”。他独自去上网聊天,查找正在上网学生的QQ号,然后与该学生展开一番情真意切的网上交流,终于使该生茅塞顿开,迷途知返。这个案例对班级工作有诸多启发。年轻的陈老师充分利用网上聊天这一新生事物创新了教育工作方法。我们大部分老师对于上网聊天、玩游戏之类却往往不屑一顾,认为那样做是低级趣味、无聊…  相似文献   

3.
“网吧毒害学生,到底有没有人管?”一位家长在电话中悲愤地问。她的女儿因逃学上网,失踪多日。“创新网吧经营色情游戏危害学生,屡关屡开,哈时到头?”一位班主任诉说着无奈和忧虑。高中学生王某,因上网没钱,就偷盗同学的钱物。校长痛心地说:“网吧已经成为危害学生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4.
加强“网吧”治安管理 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公安研究》2001,(7):35-37
“网吧”是为社会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网吧”的兴起,带来了一系列治安问题。文章提出从五个方面加强对“网吧”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5.
相见(小说)     
就这么认识了,在网上。那个下午,他百无聊赖,一时的好奇,他点击了那条下划线。是一个征友的信息,一个女性的名字,一个e-mail地址。他想,那个美妙的名字后边。是不是一张大胡子的脸呢?管他呢!网友而已。于是发出了他的e-mail。 他失聪,没有固定的职业,常常无所事事。还学过绘画,也无人赏识,所以心情总是灰着。就在网吧做服务生,人少的时候,便上网天南海北地闲逛。  相似文献   

6.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左右,北京“蓝极速”网吧一把大火,夺去了25名年轻人的生命。当天上午,针对这场大火,北京市市长刘淇宣布,从现在起,北京市所有网吧都要停业整顿,甚至说今后北京将不鼓励发展网吧,有关部门对网吧也不再审批发证。6月19日,两名有纵火嫌疑、恶意报复的男孩(一个13岁、一个14岁)被警方抓获。6月28日,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四部门宣布从7月1日至8月31日联合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这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是坚决取缔非法经营的网吧。“蓝极速”网吧大火不仅使网吧的管理工作重新得到重视,也让人们更加警惕和关注其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人们心头,始终有这样一个消不去的问号:网吧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进入网吧的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随着IT业的发展,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日益密切,青少年上网热也正在校园内外不断升温,有统计数据表明,青少年上网人数已占网民总数的27%。就像电视等媒介普及初期一样,社会各界也开始关注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媒体刊登了关于上网吧使孩子荒废学业、夜不归宿、偷窃钱财、甚至暴亡的案例。新华社2002年4月报道南昌一17岁学生余斌猝死在网吧的事件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南方日报》记者在暑期对一些网吧进行了暗访,发现网吧在上午9点左右即已满座,且大多是青少年。有的人在上网玩“脱衣麻将”。在一位十五…  相似文献   

8.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左右,北京“蓝极速”网吧一把大火,夺去了25名年轻人的生命。当天上午,针对这场大火,北京市市长刘淇宣布,从现在起,北京市所有网吧都要停业整顿,甚至说今后北京将不鼓励发展网吧,有关部门对网吧也不再审批发证。6月19日,两名有纵火嫌疑、恶意报复的男孩(一个13岁、一个14岁)被警方抓获。6月28日,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四部门宣布从7月1日至8月31日联合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这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是坚决取缔非法经营的网吧。“蓝极速”网吧大火不仅使网吧的管理工作重新得到重视,也让人们更加警惕和关注其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人们心头,始终有这样一个消不去的问号:网吧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进入网吧的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左右,北京“蓝极速”网吧一把大火,夺去了25名年轻人的生命。当天上午,针对这场大火,北京市市长刘淇宣布,从现在起,北京市所有网吧都要停业整顿,甚至说今后北京将不鼓励发展网吧,有关部门对网吧也不再审批发证。6月19日,两名有纵火嫌疑、恶意报复的男孩(一个13岁、一个14岁)被警方抓获。6月28日,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四部门宣布从7月1日至8月31日联合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这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是坚决取缔非法经营的网吧。“蓝极速”网吧大火不仅使网吧的管理工作重新得到重视,也让人们更加警惕和关注其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人们心头,始终有这样一个消不去的问号:网吧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进入网吧的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钻网吧管理薄弱的空子开起了“黑网吧”。这些“黑网吧”传播不良信息,超时经营,纵容未成年人上网,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网游致富几人笑,孩童迷途万众伤!”  相似文献   

11.
国办发〔2 0 0 1〕 2 1号 (二○○一年四月三日 )  近年来 ,我国各地的信息网络相继开通 ,信息网络服务业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 2 0 0 0年底 ,全国网民数量约 2 2 50万人 ,其中 2 0 .5%的网民是通过“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上网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在一些大城市已有近千家 ,这一场所的出现 ,对推动信息网络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在青少年中普及网络知识、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提供了一种便捷的途径。但是也应该看到 ,当前“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过多过滥 ,管理混乱、经营无序 ,含有不少色情、赌博、暴力…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人想学医,可是又犹豫不决,就去问他的一个朋友:“再过四年,我就44岁了,能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医,再过四年也是44岁啊!”他想了想,瞬间领悟了,第二天就去学校报了名。我的一个朋友,几年前跟人合伙做生意,运货的船突遇风浪翻了,他们所有的财产和梦想也随之坠入了海底。他经不起这个打击,从此变得萎靡不振,神思恍惚。当他看到另一个跟他一起遭遇变故的人居然活得有滋有味时,就去问他。那人对他说:“你咒骂,你伤心,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你快活,你欢乐,日子也一天天地过去,你选择哪一种呢?”人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豁达、乐…  相似文献   

13.
网吧遗梦     
一位本科大学生,曾因为品学兼优被选为班长。后因迷恋上网而不能自拔,一年竟有4科基础课不及格,按规定应该降级。可他却花钱在劳务市场雇个“爸爸”来学校签字,办理了退学手续。随后的两年间,他在大学外租房,拿着父母供他上大学的钱,在网吧越陷越深——  相似文献   

14.
豫政办〔2 0 0 2〕 61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 ,请认真研究执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二年八月十四日关于进一步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  近两年来 ,特别是今年 6月以来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和省政府统一部署 ,各级公安、消防、通信管理、文化、工商等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 ,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进行了专项治理 ,取缔了一批无证经营的“黑网吧”,对证照…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儿子今年12周岁,上网已经成瘾,经常是一放学就跑到网吧上网打游戏,没有钱就签单,半年时间竟欠下上网费3500元。当网吧老板拿着一叠欠条要我为儿子支付这笔钱时,我才知道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技带来了时代的文明和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一场信息革命。网络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同时也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对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此而引起的负面效应亦愈加突出。现在社会上很多未成年人整天迷恋上网,终日打游戏,网上聊天,经常看一些不健康的网络信息。部分青少年已患上“网络综合症”,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据报道一个大学生一学期由于经常上网体重减轻15kg;一个16岁男孩由于网恋,变卖了家里的计算机和首饰而独自离家去会“女朋友”。从陶宏开教授帮孩子戒网瘾的事件中不难看出,青少年上网…  相似文献   

17.
木南 《中国减灾》2006,(10):44-45
网吧是集上网聊天、网上冲浪、发电子邮件、查询资料、集休闲与娱乐于一体的公共娱乐场所。当你兴致勃勃地在网吧上网、聊天、收发邮件时,你是否知道网吧里的很多安全隐患正随时威胁着你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21岁的男青年张某今年初从外地来到山东东营市打工.因为迷恋上网被老板开除,他放弃了打工.每天泡在网吧里上网。4月7日,他上网一天一夜,将身上仅有的几元钱消费掉。饥肠辘辘难以忍受。  相似文献   

19.
镜头一:清晨5点,一住户的窗台上。凌晨2点偷溜出去上网的孩子,正准备翻窗回自己的卧室。镜头二:每逢年节,满脸无奈的父母拎着厚厚的礼盒、带上自家孩子的照片去给各家网吧的老板逐一拜年,请求高抬“拦”手,别让孩子进网吧。镜头三:2004年7月13日上午10时,武汉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有关人员在暗访青山区一网吧时,好几个孩子鼾睡在网吧的沙发上。……  相似文献   

20.
除了雷厉风行地整顿,我们还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网吧究竟应该如何管理和利用?什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上海复旦大学负责学生工作的杜慧芳老师对一些媒体“一味地讲网络的坏话”有意见:“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信息化,学生上网有什么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杜慧芳老师一再强调,对于发生在北京网吧里的那场火灾,人们的注意力不应集中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