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正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的伦理原则之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正原则,就是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统一,即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2.
1998年第1期的《真理的追求》刊登卫石的文章,对前不久某位经济学家发表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公正 市场经济”的观点提出质疑。卫石说,这位经济这家自称他的这一新的概括是根据邓小平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问题的回答提出来的。但他恰恰是去掉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中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内容,代之以抽象的“社会公正”。这就从根本上取消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  相似文献   

3.
赵子林 《探索》2007,1(6):17-20
深化对邓小平防止两极分化思想的理论认识,防止对它进行曲解和割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收入差距拉大并不直接等同于两极分化;"先富论"已经内在的包含了防止两极分化的思想,将当前贫富差距过大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归咎于邓小平的"先富论"有失公允;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反对两极分化思想的集中体现.践行邓小平防止两极分化思想,就要在正视收入差距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构筑一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4.
于杰 《世纪桥》2008,(3):5-6
邓小平的公正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公正思想基础上,以现代化与市场经济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公正观。其内容涉及大力发展生产力,打破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提倡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重新确立以人为本位的社会发展观。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公正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总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任萍 《求贤》2011,(4):14-1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上对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议论很多。有人认为:实行个体私营与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并且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进而把邓小平同志设计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总根源.因此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开问题,需要重新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上。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公正问题,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并努力推进社会公正实践,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公正思想。他认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前提条件,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所在,男女平等享有社会权利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尺度,反对平均主义与两极分化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五色梅     
对于一个国家,不要看它的国民人均收入多少,要看它的广大人民群众收入如何。因为两极分化可以使极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的社会财富,而绝大多数人陷于贫困。  相似文献   

8.
朱蔷 《理论导报》2012,(1):14-15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既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在收入分配领域,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稳定器",始终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正在逐渐扩大,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存在着种种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应有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公正为民主指明价值性方向,公正观念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公正有助于民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公正作为法治的价值取向,对立法、执法和司法具有保障功能;公正还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效率,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精神是:终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人民的权利平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必要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坚持唯物史观,强调社会主义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社会主义要处理好发展生产力与推进社会公正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不能否定效益原则,要打破“大锅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思想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强调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实际上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核心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指向.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加强中国社会建设和推进社会公正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11,(4):55-55
周天勇在2月14日的《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上撰文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上对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议论很多。有人认为:实行个体私营与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并且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进而把邓小平同志设计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为总根源,因此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需要重新回到计划经济体制上。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样在竞争中会不会把收入差距拉得过大,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呢?这是不少人担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 《奋斗》2022,(10):6-11
<正>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里,我重点讲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是各国都面对的重大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在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有的拉美国家收入不算高,但分配差距很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公正是当代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指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公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经济公正,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为经济公正创造了条件,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公正必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实现,反过来它又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邓伟 《党史文苑》2006,(10):50-51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进行论述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先富促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公正观;实行按劳分配并注重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防止两极分化为主要内容的公正观;以反封建、反腐败和加强法制建设为保障的公正观;反霸权、反强权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国际公正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的社会公正思想进行论述: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先富促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公正观;实行按劳分配并注重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防止两极分化为主要内容的公正观;以反封建、反腐败和加强法制建设为保障的公正观;反霸权、反强权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国际公正观。  相似文献   

17.
政治公正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荣国 《求实》2006,3(9):65-68
政治公正是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自然经济必然要形成政治上的专制和不平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伴随着近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争取政治公正和民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政治公正和政治文明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表现在政治公正方面,我们的社会在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话语权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法制建设等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冉清文 《求实》2002,(1):32-35
从内在逻辑讲 ,通过市场经济是能够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 ,但从实践结果上看 ,市场经济却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贫富两极分化。要消除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里,我重点讲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是各国都面对的重大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在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有的拉美国家收入不算高,但分配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以分化为特征的不和谐现象,主要包括经济上的两极分化,政治上的阶层分化以及新出现的数字鸿沟等。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是信息技术内在逻辑和信息化发展不成熟的反应,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结果。而构建信息时代的社会和谐,必须以社会保障为底线,以社会公正为基础来化解经济矛盾,并以民主法治作为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