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收集国内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策、非政府组织、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等层面进行文献分析。发现:总体上,当前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较低,城市融入感也较弱;国家关于流动儿童的政策相对滞后;流动儿童获取社会支持的关键在于学校和家庭,而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的源动力来自政府支持。根据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在政府的领导下搭建完备的社会支持网络平台,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化、社会融合与向上流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于我国城市流动儿童这部分边缘群体,社会、政府、学校应从多个方面给予特定的关怀和教育支持。督促各地政府各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改革户籍制度;学籍实现全国统一管理;试验创新教育经费的发放方式—教育券;审慎对待民办民工子弟学校。  相似文献   

3.
从宏观层面来说,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农民工流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而产生的;从微观层面来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的原生家庭结构呈现不完整状态,近端社会支持减少,所以我们提倡从社会支持体系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保护问题。社会支持体系是社会个体生活的"基本生活圈",这个圈子通过社会连结的方式为个体提供养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构建、恢复和完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是开展对他们社会服务的可行切入点。为了切实掌握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状况,我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对西部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4000名留守儿童开展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该研究的数据统计发现,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支持利用和社会支持总分均较低。这种状况启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的提供者,应多开展社区倡导工作,以营造留守儿童的外部支持体系,开展留守儿童寻求支持和支持他人的能力训练,以稳固其内部支持体系,多关注男性、13至15岁、非独生、父母长期不回家的和父母与孩子联系频率低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4.
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边缘群体,既不能享受到城市儿童的权益和保护措施,也失去了农村儿童的权益和保护措施.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健康、接受公平教育、社会融入等成为他们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社会诉求.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偏差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是青少年犯罪群体的潜在人群,教育和挽救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工作是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关键。本文以社会工作专业的视角,重新审视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行为,透过对行为产生原因的剖析,发现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发展诉求,进而提出救助与支持的工作目标及对策,尝试构建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层次、多渠道的偏差行为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6.
就学与就业——我国大龄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我国近700万15-17岁大龄流动儿童的现实处境,这部分容易被湮没的群体表明流动儿童问题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由于大龄流动儿童处于儿童群体的年龄上限、成年群体的年龄下限,就业和上学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将他们一分为二。就业的儿童月收入不足700元、劳动权益保护无从谈起;在校的儿童因为流动辗转求学又面临学业失败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7.
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日益受到广大青年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而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深层原因主要来自政策和制度上的制约与失范,因此政策与制度的规范和保障有助于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详细分析了"留守儿童"教育的国家支持系统、群体支持系统、个人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认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目前的体制下,只要给予足够的社会支持,这一问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的.  相似文献   

9.
2010年10月-12月,甘肃省妇联联合省教科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流动儿童基本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偏差行为与社会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对广州青少年的一项问卷抽样调查上,结果发现,青少年的偏差行为与来自家庭、同伴、教师的社会支持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这个结论将为今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提出一个有力可靠的解决途径,从而努力为年轻一代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齐芳 《青年探索》2008,(3):47-49
文章从社会排斥的理论角度分析了流浪儿童的生存现状,指出他们生活在经济排斥、家庭排斥、文化排斥、教育排斥、社交排斥和自我排斥的社会边缘状态,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对不法分子利用儿童犯罪的打击力度、拓展对流浪儿童的外展服务、大力发展儿童救助的非政府组织、增强对流浪儿童的充杈等建议,具体的做法是构筑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流浪儿童的社会融合,消除流浪儿童的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2.
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对湖北省武汉市重点高校2007、2008两届硕士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两个变量及其关系进行探索的结果发现:硕士毕业生对正式社会支持的使用仍比非正式社会支持次数更多;非正式社会支持越多,求职行为越多;从求职结果来看,硕士毕业生非正式社会支持比正式社会支持求职的成功率更高;硕士毕业生对非正式社会支持为其求职提供帮助的满意度比正式社会支持更高。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支持理论的基础上,从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和留守儿童的互动关系出发,在社会支持的互惠性、针对性和时效性等几个方面对留守儿童干预措施进行评价,提出现有的留守儿童干预措施的作用和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流动的我国社会低保政策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辉  金喜在 《求索》2012,(6):143-145
覆盖我国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社会低保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事实贫困者难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低保政策内贫困者极少发生向上流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制度的社会效果。为此,本文以社会流动理论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我国社会低保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社会低保政策的重构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一个村庄的观察,对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非正式社会支持网异质性较低,亲属支持的来源与监护人的社会关系有较强的关联性,外出父母在留守儿童非正式支持中的重要性降低.父母主要提供经济支持,但情感支持不足.一些留守儿童寻求朋友支持和母亲替代角色以满足自身需求.  相似文献   

16.
杨海宇 《中国减灾》2012,(9X):12-13
<正>灾害和紧急情况下的儿童国际计划(Plan)2005年的调查显示,每年世界上平均有7700万名15岁以下的儿童的生活因为自然灾害或者武装冲突而受到影响,约有11.5万儿童因为这些自然灾害和武装冲突而致死。在自然灾害和武装冲突中,儿童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在针对灾害和冲突的紧急状态应对中,政府和相关人道主义援助机构为儿童提供保护和照料服务,而这类的保护和照料服务相对来说缺乏整  相似文献   

17.
倪赤丹 《岭南学刊》2012,(5):109-113
社会支持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对于社会中的个体和群体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研究范式的角度来看,当前的社会支持研究大致可分为功能主义"功能修补者"范式、诠释主义的"意义找寻者"范式、人本主义的"同行者"范式、结构主义"关系重塑"范式。从而确立了可行的理解模型:风险事件—压力应对—需求分析—支持回应,这个模型揭示了社会支持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8.
谷玉冰 《人民论坛》2011,(10):158-15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对老年人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城市老年人,对农村老年人的研究较少,而我国有3/4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以河北省农村老年人为例,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追踪测量,考察了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和政治面貌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效应后,社会支持和求职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和求职满意度之间也存在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与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相比,主观支持更能预测求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妇运》2013,(6):30-34
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