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03年,日本政府提出"观光立国战略",旨在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外国游客,通过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摆脱日本国内经济持续低迷的局面。在日本政府的努力下,旅游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日本支柱产业之一。之后,日本政府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本国"少子高龄化"社会情况,先后多次调整观光立国战略发展规划,使旅游业发展成为一项由中央到地方、产学研一体化推进、自上而下的全民运动。在对日本观光立国战略背景及战略框架探讨的基础上,归纳、分析日本观光立国战略动态发展主要层面特征,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2年底,安倍晋三重新执政之后,为推进观光立国战略的发展,改组了日本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并要求相关部门要紧密合作共同打造"日本品牌",以此吸引外国游客访问日本。此外,日本政府还采取对东南亚国家放松旅游签证管制、开拓穆斯林客源市场以及向世界推广日本饮食文化等措施发展观光立国。虽然日本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吸引外国游客赴日旅游,但是由于忽视了中国大陆客源市场的巨大潜力,日本推进观光立国战略发展的政策措施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旅游教育从中等职业教育起步,经过50多年的充分发展,形成了中、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并存的体系。2003年日本制定并实施了观光立国战略,高度重视旅游业并且大力支持旅游教育的发展。为响应政府号召,国立大学也开始发展旅游教育,使当前日本旅游教育呈现为全方位、多角度、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凌强 《日本问题研究》2007,(3):46-49,53
2006年12月13日,日本政府对《观光基本法》进行全面修改,并以《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的名称公告.与《观光基本法》相比较,《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增加许多条款内容,明确规定政府、旅游企业、全体国民在实施观光立国时应当承担的责任,要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且专门开辟观光立国推进基本计划章节内容,给今后日本旅游业指明发展方向.尽管《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日本修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鸠山内阁成立之后,在其施政纲领《新成长战略基本方针》中,提出了2010年-2020年的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即2020年前争取谤日外国游客达到2500万人次,广义旅游消费总额10万亿日元,增加就业人数56万人。2010年5月17日,国土交通省成长战略会议根据《新成长战略基本方针》的要求,制定了《旅游发展战略计划》,决定实施“三大战略、七大战术”继续推进观光立国的发展。由此,日本观光立国战略具有了新内容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新发展战略:观光立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杭 《当代亚太》2004,(6):23-28
观光立国战略是日本政府继贸易立国和技术立国战略之后提出的又一项发展战略.该战略的提出反映了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旅游业的振兴来带动日本经济复苏的愿望,从经济效果来说,旅游业的振兴确实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振兴地方产业、促进国际交流,然而,日本的高成本结构和相对封闭的社会及国民意识成为日本旅游业振兴的主要障碍,这给观光立国战略的实施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日本发展入境旅游的政策措施与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为推进入境旅游发展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制定完备的旅游相关法律,成立专门行政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观光立国战略,规划建设广域国际旅游特区,加强国际旅游合作,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发展生态旅游与产业观光游等.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其中一些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入境旅游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韩国观光基本法的制订与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认识到旅游业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为了从国家层面扶持和指导旅游业,1975年韩国颁布了“观光基本法”。此后又进行了两次修改,并把“福利观光”、“国际合作”等立法理念纳入到“观光基本法”中。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旅游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旅游法的缺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韩国观光基本法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及其改革趋势,谈谈对我国制订旅游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国家战略视野中的亚太区域旅游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太地区是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核心区域.对于中国参与亚太旅游合作,应从国家大战略的角度加以审视,应以经济互利互惠的"富邻"战略、对话与文化沟通的"睦邻"战略、国土安全与和平的"安邻"战略为目标,全面开放与周边接壤国家的边境旅游,并通过经济文化联系发挥中国的地区政治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的"国家品牌".本文主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中国的亚太旅游合作环境及战略架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中日两强并立日趋明朗,中国从海上走出去和日本走向正常化国家的力度和速度几乎同时加大,两国的海上交集、碰撞日益激烈。21世纪初中日两国海权的国家战略设计基本清晰,都有了一系列的指导性纲要,中国的"海洋强国"与日本的"海洋立国",都是国家战略设计。但是中日两国海权的国家战略设计在孕育时间、思维基点、海洋经济基础、历史责任和未来追求上有很大的差别。"海洋强国"与"海洋立国"在国家战略目标、海权方向、治理体系上都有无可避免的碰撞。中国的"海洋强国"与日本的"海洋立国"从本质上讲是中日两国的抱负冲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不做国际体系的挑战者。  相似文献   

11.
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2年7月,日本政府颁布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其目标,是要在2005年建成"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以而使日本的知识产权建设步人新阶段。本文对日本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及其特点、基本对策、制定的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等作些浅析。当前,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关键时期,研究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战后以来,日本曾长期奉行以"贸易立国"战略为指导、以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的对外贸易政策,因为这一制度安排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日本对FTA和EPA的关注日渐升温,并逐步发展起一套系统、明确的FTA战略。从背景来看,其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向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产物。就性质而言,FTA战略是日本在新时代的"贸易立国"战略。处理好开放和保护的关系、克服多元官僚制的困境、重视日中FTA,是日本FTA战略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的措施、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改变生态旅游落后的不利局面,早日实现观光立国战略目标,日本政府通过界定生态旅游活动的内涵和9种生态旅游活动方式,发布生态旅游实施指南,加强地方政府、生态旅游协会以及当地居民紧密合作等举措发展生态旅游。2008年4月1日,日本实施《生态旅游推进法》,这标志着日本生态旅游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2009年是中国生态旅游年,如何推进中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日本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热潮”,诸多国家将人工智能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国家竞赛”愈加激烈。发展人工智能对国家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战略制定与实施路径2个层次梳理了日本人工智能战略的演进历程,并探讨了日本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军事层面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近年来,日本加速进行人工智能战略布局,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应吸取其有益经验,继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及细化发展目标、推进官产学合作、加速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衰退,曾以高速增长著称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丧失魅力。在日本经济增长绩效率变迁过程中,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战后日本贸易政策的特点日本战后贸易政策基本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推行的是贸易立国政策,即初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2)从7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推行的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即高级阶段战略贸易政策。其中美国对日贸易和外交政策的根本性变化,是影响日本贸易政策演变的关键因素。日本贸易政策的演变,虽然受到国家,尤其是美国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6.
"IT立国"战略是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在推动具体产业发展方面的集中体现。在多重压力促动下,日本大力推进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社会建设为核心的IT立国战略,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战略框架。在实施IT立国战略过程中,日本注重从顶层设计、基础设施、社会应用、人才建设等多方面大力推进,并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水平、信息社会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在发展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时,应当形成循序渐进的战略体系,实现创新单元之间的分工与配合,并注重将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与其他战略,特别是标准国际化战略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土耳其正式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中土旅游合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中国游客赴土耳其旅游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土耳其增长率最高的入境旅游客源国。旅游业是土耳其的支柱产业,并受到土耳其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的高度重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古丝绸之路两端的国家,中土旅游合作必将对加强...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获得蓬勃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旅游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国内旅游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旅游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事件频现报端,拖累了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当前,国内全面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增强,“依法治旅”“依法强旅”的呼声随之高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法国作为世界旅游强国、大陆法系国家的典型代表,在旅游法治建设方面成果丰硕,值得借鉴。在梳理国内旅游消费者权益立法保护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法两国旅游法律制度的差异,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为中国旅游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疫情后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律准备和铺垫。  相似文献   

19.
中韩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同时,其出境旅游市场发展规模、速度和前景也为世界各国所关注。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韩国是一个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国家。近几年来,中韩两国之间旅游发展迅速,韩国是中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国,中国是韩国第二大入境客源国。中国与韩国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格局日益加强。可以预见,在中韩两国政治、经济合作良好的今天,中韩两国旅游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20.
仲寒 《当代韩国》2006,(3):58-61
韩国作为一个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国家,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吸引着国际游客,力争成为亚洲旅游中心国家。近几十年来,韩国由一个旅游资源不甚丰富,国土面积仅9万多平方公里,过去旅游知名度不高,旅游的软硬件设施也较落后的国家,到如今旅游接待海外游客数量近600万人次,韩国的旅游观光业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韩国旅游业是如何实现这一跨越的?本文试对韩国发展旅游的成功经验做一介绍。首先,韩国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战略产业,着力在树立和维护形象上做文章,努力营造吸引游客的旅游环境。韩国政府认识到,提高国民素质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