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试从马特拉的著作入手,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展现其对国际传播的看法,透视分别以商业文化和启蒙文化为背景的“传播的全球化”与“传播的世界化”概念的差别,归纳出“全球化体现着同质化的商业意识形态”和“世界化表现为对传播流动进行多元民主挪用和尊重公共服务”的命题。对马特拉国际传播观的分析使我们看到在追随实证主义的传播商业逻辑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一种尊重差别、争取传播民主权利和促进公共服务的可能性,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传播理论研究的多元化,而且在我国走向世界大国的过程中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自由主义一脉的国际政治理论,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回到思想史。在这一思想脉络及其流变中,矗立着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就是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康德卒于1804年,2004年是他逝世二百周年。我们不难发现,现今的不少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们,仍在努力从康德那里发掘思想资源,并加以阐扬,①尤其是“民主和平”论者,更是如此。这并不令人奇怪。至少从表面上看,康德于1795年写成的《永久和平论》,似乎是其先声。但也因为如此,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有意无意的误解,国内已有学者注意到了这点并进行了一些辨析。②但对于论者所用的…  相似文献   

3.
薄燕 《欧洲研究》2007,25(1):87-100
本文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和解释国际组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行为及其权威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之所以能够对全球环境治理发挥重要作用,是由于该国际组织所具有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除了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本身的机构形式,还来自成员国的授权、其道义性权威及专业性权威。这种基于国际组织本身的分析,主要来自于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国际组织的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痴心奋笔终不悔,全心回报仁为先。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路上,谭贵清用他的如椽大笔在沱江边书成一道亮丽风景。美丽凤凰,沱江之畔。山衔落日,水映斜阳。一壮汉,提着装有"拖把式"的巨型斗笔的塑料桶,如约沱江边。路上,直径十几厘米笔把,不时引来一拨拨行人的驻足观望。当地人都知道这"壮汉"叫谭贵清,是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他练的书法叫"榜书"。榜书在古代叫"署书",又叫"擘窠大字",主要特点就是写大字。谭贵清在传统文化的路上执着前行。痴心不改奋笔不辍谭贵清,号镇竿汉子、乡野牯子,1964年出生于湘西凤凰县。现任县人大  相似文献   

5.
"缓冲"是国际政治的经典实践,但国内外学界对此研究甚少,零星散见于各处。本文尝试对"缓冲单元"的语义和政治学含义及其演变作一初步分析,并探讨"缓冲单元"的地理、能力和政治三个层面的基本要素和缓冲单元的多重类型,以及"缓冲单元"的脆弱属性。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现象,"缓冲"政治单元迄今为止仍然存在,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消失。本研究在学理层面的辨析不仅有助于透视和理解国际政治中的缓冲现象,也有助于丰富国内的国际关系理论。此外,"缓冲"理论分析也有益于从地缘因素视角观察大国与小国关系的历史演进,并为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提供知识积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不仅要积极地提出中国倡议,还要关注其他国家对中国倡议的反应。在上合组织制度建设过程中,同样是中国提出的制度倡议,为什么俄罗斯有的表示支持,有的表示有条件地支持,有的却加以反对?本文从历史制度主义出发,构建了一个解释俄罗斯国际制度行为选择的分析框架。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威胁程度和中国所提制度倡议的网络效应,是影响俄罗斯国际制度行为选择的两大主要因素。9·11事件以后,美国对中亚地区进行全方位渗透,俄罗斯面临来自全球性霸权国的威胁程度增加。在此战略情境中,俄罗斯以制度合作的心态对待中国在上合组织中提出的制度建设倡议:针对网络效应低的银联体倡议和网络效应高的自贸区倡议,俄罗斯分别采取了支持和有条件支持的态度。而颜色革命之后,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影响力被削弱,俄罗斯面临来自全球性霸权国的威胁程度降低。在这一新的中亚地区战略情境中,俄罗斯开始以制度竞争的思维来对待中国倡议:针对网络效应低的道路运输协定倡议和网络效应高的开发银行倡议,分别采取了有条件支持和不支持的政策立场。  相似文献   

7.
杨海峰 《欧洲研究》2012,(2):152-154
2011年12月29日,上海欧洲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60多位会员参加了本届年会。学会名誉会长伍贻康教授和副会长冯绍雷教授主持了会议。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国际转型中的欧洲:挑战与趋势",与会学者们紧紧围绕欧  相似文献   

8.
宋婉贞 《东南亚研究》2022,(5):106-129+157
东南亚区域长期受到罗兴亚难民危机的严重影响,难民治理变得愈加紧要。由于缺乏难民保护框架,且相关国家通常将罗兴亚难民危机视为缅甸的内政问题而不予干涉,寻求全球性国际组织——联合国难民署和国际移民组织的介入成为东南亚区域国家解决该危机的方案之一。二者结合东南亚区域特征和罗兴亚难民群体的实际境况,在国家层面采取替代性的保护治理模式,合力增强相关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区域层面基于“保护的敏感性”建构区域合作方式。这些合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罗兴亚难民危机的治理进程,也使国际组织间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说明作为非国家行为体的国际组织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治理力量,能够通过合作填补国家和区域在复杂议题中治理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的经济实力源于自身在欧盟区域价值链中的核心地位,并在全球价值链和区域价值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德国成功地将自身经济力量转化为引领欧盟一体化方向的主导权,领导欧盟应对欧债危机、难民危机和乌克兰危机等各种挑战。在此过程中,德国基本承接了区域内权力的转移,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较大的影响力。本文将经济学范畴下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国际关系理论下的"权力转移"概念相结合,以此来分析德国掌握欧盟区域主要权力的原因与表现方式,并借此探索全球价值链与国际权力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如何避免和解决国际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争端,现已成为各国政府、投资方、项目所在地的当地社群以及国际组织等各方密切关注的问题。2007年新加坡丰益集团印尼棕榈油项目案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审查该案的是世界银行合规顾问/监察专署(CAO)。CAO允许可能受到项目直接影响的个人、社群或非政府组织就项目产生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申诉。国际金融公司(IFC)的履行标准是CAO裁决的重要准据,而非政府组织的一些理念和准则也可能成为争端解决的依据。这使得私方在争端的进程和争端解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投资东道国政府应考虑对相关的国内法规适时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关注非政府组织的动向,以免在争端发生时陷入被动。  相似文献   

11.
“全球南方”概念的兴起,根源于发展中国家实力的增长和参与全球治理意愿的提升。在国际海洋治理领域,“全球南方”国家一直较为活跃。在近年《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的谈判过程中,“全球南方”团结协作、贡献巨大,并将继续为《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的生效和实施发挥作用。这是“全球南方”成为世界政治一股重要力量的力证。为继续在未来海洋治理以及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全球南方”要消弭因内部差异和外部势力干扰而产生的离心力,加强区域和国际组织机制的建设和利用,大国也要付诸行动形成合力。作为“全球南方”当然和重要一员的中国,要继续支持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广泛参与全球治理,并为全球治理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文章考察了“9·1 1”事件后德国在全球反恐运动中的立场、角色和主要表现 ,分析了德国反恐怖主义政策的特点、缘由及其产生的作用和国际影响。文章认为 ,德国的特殊历史和它在国际体系中尤其是欧洲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其在后“ 9·1 1”时代的反恐怖主义运动中分外引人注目 ,它的各项反恐怖主义措施和行动必将对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反恐运动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强调 ,德国在反恐运动中折射出的外交与安全战略为我们认识大国关系和国际体系的变迁提供了参照 ,值得进一步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第九届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ISSCO)国际研讨会将于2016年7月6日至7月9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1992年由王庚武教授和王灵智教授创立,致力于推广华人移民历史与当代议题研究。学会每三年定期举行一次大型国际研讨会,迄今已在旧金山、香港、马尼拉、台北、哥本哈根、新加坡和吉隆坡等地举行;区域年会亦曾于古巴、  相似文献   

14.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特定的地区发展环境中被提出的。作为一项新的地区发展计划,"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观念需要被广大欧亚大陆国家认可、具备合法性之后,才能起到路线图的作用。中国政府通过发掘"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进行传统的再发明,试图建构地区共同体,进而重构地区国家间的社会关系。观念的制度化需要特定的场域,在中亚存在多元地区主义的竞争,基于历史合法性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还需要加以充实。尽管其界定了地区成员国的利益范畴,但并不足以成为集体行动的全部动力,观念的发明者还需提供更多的利益诱导来获取合作者的支持。这一过程展现了国家"文本"背后的意图,即如何建构一项合作观念、表达观念潜在的利益和寻求观念的制度化,从而为理解观念、利益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可能维度。  相似文献   

15.
国际格局未来10-20年的核心问题,俄方认为是美国和西方的整体性衰落和中国崛起之间的矛盾;中方倾向于认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国之间合作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的趋势有可能超出其竞争与冲突的一面。中国将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提升学习与创新能力,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俄方断定,在西方衰落和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各方围绕俄罗斯的争夺似正日益明显,这既是基于俄的资源和欧亚大陆的重要战略地位,更是由于俄可能成为左右力量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中方学者认为,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基础已经奠定。与中国相比,俄在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中可能会处于一个相对较为有利的地位。关于中俄双边关系,俄方集中关注两国经济贸易合作,认为主要存在经济关系远远落后于政治关系以及贸易结构原料化等问题。中方学者认为,中俄关系的中长期前景的主要挑战不在于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不对称,而在于双方能否适应彼此关系的重新定位,能否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信任。俄方主张亚太地区必须建立新的地区安全和发展模式,以解决中美关系对抗性的潜在上升这一核心问题。中方主张,俄罗斯可以改变目前在政治和经济上参与亚太事务明显不足的局面。中俄两国有必要主动提出并推动亚太地区的国际议程设定,担负起服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