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制定是政府决策系统对已经面临的政策问题采取行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加工厂的生产过程:从原料的输入开始,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然后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决策系统吸收了由于社会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政策问题,进行了一番“加工”“处理”之后,制定出一定的政策,即产出“政治产品”。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公信力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对政治系统合法性具有重要影响.公共政策在制定、执行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公信力危机问题.公信力危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表现为公共利益取向偏离、政策议程确立缺乏合理性、政策决策缺乏民主性、政策制定缺乏可行性、政策责任制供给不足;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表现为政策执行缺乏稳定性、连续性、统一性、灵活性,政策执行的监控乏力.  相似文献   

3.
政策制定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制定失败是指政策制定系统缺乏政策制定绩效 ,对应该进行政策干预的社会问题未能做出及时准确地反应 ,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贻误发展时机 ,把社会导向国家或政党所不期望的发展轨道。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 ,各国政府都把如何制定政策作为关系政局稳定、社会发展、国家兴衰的大问题。因此 ,分析政策制定失败的主要原因 ,提高政策决策系统的政策制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政策决策系统对政策问题的确认不准确。确认政策问题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首要环节。能否准确地发现政策问题 ,不仅影响政策制定的能力 ,…  相似文献   

4.
国家政治制度规定了谁有决策权,谁没有决策权,谁能成为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者;政策程序是规范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的规则次序,没有它,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就无法实现,所以国家政治制度与政策程序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产生决定性影响。在国家政治制度与政策程序规范的前提下,政策质量往往受制于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的程度,要想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就务必重视政策制定过程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张,行政政策逐渐成为公共政策的主要形式。由于与传统的权力分立和民主法治等宪法原则相违背,行政机关政策制定权曾一度遭遇强烈的合法性质疑。然而行政政策在实践当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此种决策过程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本文以行政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为主线,归纳和梳理了每个阶段上的主要监控方式,并对其有效性和有限性进行简单评述,从而构建起西方行政决策过程的监控模型。  相似文献   

6.
浅谈当代中国政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策过程是政府过程的核心环节,它主要包括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本文从结构和功能方面来探讨当代中国的政策过程的实际运行,阐明政策过程中决策过程与执行过程的一体性和互动性,同时探讨中国政策过程制度化层面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赵建平 《党政论坛》2008,(13):37-39
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进入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程序,指的是社会问题经过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而转变为政策问题,并且正式确立政策议程的过程。依据政策议程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进入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形式,可以大致划分为系统议程形式与政府议程形式。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进入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程序,不同通过这两种形式进入政府公共政策决定程序的。如果按照政策诉求主体来划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目前存在的政策议程确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即外在创始型、政治动员型和内在创始型。其中,外在创始型是政策诉求由政府系统以外的个人或社会团体提出,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进入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程序,指的是社会问题经过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而转变为政策问题,并且正式确立政策议程的过程。依据政策议程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学科定位和概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政策研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 ,有关公共政策的学科定位和自身概念在学界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对此予以澄清 ,这对公共政策学科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一、公共政策的学科定位宏观上看 ,政府工作包括了三个主要的方面 :(一)决策工作 :主要指国家的决策 ,即立法 ;政府的决策 ,即政策制定 ;还有领导者面对各种情境、场合 ,特别是执行过程中(行政过程)为处理各种问题而进行的个人决策。其中 ,立法与政策制定是最为主要的部分。(二)行政工作 :行政就是决策的执行 ,就是实施法律、执行政策过程中的政府活动。行政是促使观念形态的决策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央政府决策模式的转变,政策研究群体参与重大社会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程度发生了重大变化。除政府内部智囊外,更大规模的以知识和功能互补为特征的政策研究群体已经崛起。作为政策倡导者,他们对决策过程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仅仅依靠个别领导人或部门,而是受到更开放、稳定的公共决策模式的影响。为了能够进入政策制定的轨道并影响政策的形成,政策研究群体内部以及和其他参与者之间展开了充分互动。这一过程显示,中国政策研究群体的综合性和互补性优势,适应了重大社会政策制定的需要,有利于决策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中央决策机制向着科学、民主、有效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1.
论政策执行中的沟通与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项决策的质量高低,要通过执行来检验。执行过程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注重政策的制定,而对执行则缺少足够的重视,使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加强对政策执行中沟通与协调的研究,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程序化决策中,必须坚持按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科学的程序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原则,即:情况不明不决策,只有一个方案不决策,未经可行性论证不决策,情绪不稳不决策,重大政策未经试点不决策。  相似文献   

13.
如何打破政策“黑箱”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广州市政策兑现改革实践为例,探讨如何从制度设计层面来打开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策“黑箱”。研究发现,虽然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过程,但是通过统筹政策制定和政策落地两端、主观要素客观化、模糊标准明确化、重塑政府流程等,能够形成确定的决策环境,控制非理性因素,约束自由裁量权,并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从而可以从源头消除政策“黑箱”的形成土壤。广州市政府政策兑现改革过程中,通过“输入—转化—输出”的制度框架设计,形成了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再到政策结果与评估的政策闭环,并对政策兑现的相关责任单位、流程和时限都进行了严格把控,进而实现对政策“黑箱”内部决策要素的控制。从政策“黑箱”本身入手,破解政策“黑箱”难题,实现政策的阳光承诺和给付,最终形成极具特色和借鉴意义的广州模式。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于制定程序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永生  王飞 《理论探讨》2006,(5):139-142
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为政策主体设置了决策步骤与职业规范,为政策实体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立足合法性的基本含义,程序的合法性首先体现为程序之于实体合法性的基础与保障功能。其次,合法性赋予公众价值主体与评判主体的地位,要求政策程序遵循科学性、民主性的价值标准,以实现公众的权利诉求。再次,政策的技术与制度程序在各自层面遵循科学性、民主性的标准,也对程序乃至实体的合法性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通过某种方式来参考其它国家的决策者在相似情况下的做法,包括正面经验和负面教训。这种政策转移(Policy Transfer)现象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制度创新在现实中的一种主要途径和方式。论述分三个部分:首先,简述了政策转移的概念化过程,辨别了和其它相近概念的异同;其次,勾勒了本课题研究的多学科、多方法和多层次的态势,列举和介绍了一些代表性的研究实例;最后,探讨了相关的理论生成的问题。通过对有关政策转移问题研究的回顾、分析和总结,强调了我国政策转移中大量转移实践和理论研究缺失之间的矛盾现象;提出了开展我国政策转移研究的必要性和关注点;旨在引起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学者对这一课题的重视,为公共政策有关的决策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个观察、分析和决策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湖南省行政程序政策制定路径与实施效果,发现其基本模式是政治动员,通过政治动员推动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作用是通过规范行政程序推动当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种新的行政改革路径和改革模式。该政策的实施正向效果非常明显,值得肯定。通过政治动员模式制定和执行政策有许多优势,但也容易政随人走,如何使以程序规范权力的立法精神及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较少依赖脱离政治家而得以持续,需要进行更高层面的立法支持,进行地方人大立法甚至全国性立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领导过程是一个作出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所谓决策,通常的认识是作决定、“定夺”、“拍板”,就是领导者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实现的特定目标,在充分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多种行动方案,从中选择出一种执行,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过程。实质上,决策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以化解城乡差距,改善农村发展状况.这些政策在制定、实施的过程中,主要由各部委分头负责设计政策内容并推动落实,在集权型行政体制的保障下,这些政策落实的效率往往很高.然而,由于主导政策的部门过多,且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我国惠农政策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目标偏离、效益低下、主体冲突等多方面问题,使惠农政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构建清晰的惠农政策目标体系,不断下移惠农政策主导权,实现以县级区域为主进行决策,同时改变惠农政策决策与实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组织利益诉求活动中的利益联盟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中国社会组织利益诉求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与资本集团的利益联盟。因为资本集团通过与地方政府的联盟,使其拥有了影响地方政府政策制定过程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而使其他社会组织(集团)的利益诉求难以进入政府决策过程。因此必须遏止利益联盟现象,促使社会组织走上规范的利益诉求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与政策议程的成功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6,(5):60-63
政策议程的成功设置是社会问题得以解决的前提。现实中由于政策议程设置机制或设置模式的原因,一些公众关心的社会问题难以进入政策议程,政府有时提出的政策议程设置主张也遭到公众的抵制和反对。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决策体制和民主治理形式,用一套制度与程序规范提升政策议程设置内容及过程的合法性,有助于政策议程的成功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