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敬群 《政策》2009,(11):66-68
一个春意融融、阳光灿烂的下午,位于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内的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基地里,一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老者,置身在这片金色的花海中,正在忙着指导学生采集样本。这位老者,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对于傅廷栋而言,像这样的忙碌已经持续了近50年。在傅廷栋眼里,油菜花远不只是路人的风景,而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初夏,在国家甲鱼生产基地湖南汉寿县,呈现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景观。县城以南七八里处的特种水产实验场,田园式的养殖水池抬眼望不到边,犹如一张巨大的棋盘,掩映在鸟语花香的果树林中。池里甲鱼成群结队上岸晒背,黑压压的一片,它们有的酣然大睡,有的悠悠漫步,有的伸着脖子东张西望;偶尔还出现一两只金鳖、白玉鳖之类的名门望族点缀其中;一有响动,则会转眼之间全体逃之夭夭,隐遁到池水深处。这是著名生物学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筠主持的实验基地,甲  相似文献   

3.
在接受采访时,张本仁院士深情地说:“我热爱地球科学,我愿为此奉献终生,科学探索的道路没有止境,个人的贡献只是沧海一粟。”这就是一个中国科学家对地质事业的挚爱与奋斗的情怀。 1 张本仁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一位出色的地球化学家。他是安徽怀远县人,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后,到刚刚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做研究生兼助教工作。在前苏联专家指导下以优异成绩完成研究生学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在原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任教至今。  相似文献   

4.
从深山到县城,从庄稼人的后代到县人大代表,从小学校长到教委主任,他的赤诚,他的执著,他的质朴,他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炽爱,犹如一团永不熄灭的火,为教育事业燃烧着、燃烧着……  相似文献   

5.
此刻,老人正坐在一家粥店里喝粥,面前放着一碟锅贴,一份肉馅饼。他认真地喝着,旁边的凳子上搭着他出门时穿着的黑色的短昵子外套,圆顶的蓝昵子礼帽,由于前阵子脚崴了,他拄的棕色拐杖就立在旁边。也许谁也想不到,这位老人竟是一位院士。他的那双脚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大小山川。半个多世纪来,他用自己的热情谱写了~个地质工作者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灾难岁月1957年后,卢耀如仍然做着石灰岩地区的勘探与研究工作。那时候,国家开始困难,他们吃的大米里面还夹着豆渣、白薯等。因为有了在新安江水库等喀斯特地区的工作经验,卢耀如当时已经是小有  相似文献   

7.
王清 《中国减灾》2011,(5):54-56
灾难岁月1957年后,卢耀如仍然做着石灰岩地区的勘探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灾难岁月 1957年后,卢耀如仍然做着石灰岩地区的勘探与研究工作. 那时候,国家开始困难,他们吃的大米里面还夹着豆渣、白薯等.因为有了在新安江水库等喀斯特地区的工作经验,卢耀如当时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岩溶(喀斯特)研究方面的专家.因为黄河龙门也是喀斯特石灰岩地区,卢耀如再次作为主力被派去负责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此刻,老人正坐在一家粥店里喝粥,面前放着一碟锅贴,一份肉馅饼。他认真地喝着,旁边的凳子上搭着他出门时穿着的黑色的短呢子外套,圆顶的蓝呢子礼帽,由于前阵子脚崴了,他拄的棕色拐杖就立在旁边。也许谁也想不到,这位老人竟是一位院士。他的那双脚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大小山川。半个多世纪来,他用自己的热情谱写了一个地质工作者不平凡的一生。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他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月,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作出决定,表彰“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19项重大科技成果和20名为科技攻关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华中农业大学完成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IVI系持续选育与配套利用”,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该项目的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熊远著教授获“九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者称号。 这项荣誉是对熊远著教授毕生致力于瘦肉猪育种和成果转化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回报,更是对他在科学研究领域作了突出贡献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陈杰喜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遵义医学院外科学教授、遵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他从事医学工作三十多年间,发明了多项手术器械,其中四项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多次获省科技成果奖。1989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全国侨联授予陈杰喜同志为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的光荣称号。陈杰喜,台湾高雄人,1938年出生于广东德庆。其父陈墩德生于台湾省高雄县美浓镇,早年毕业于台湾总督府医科专门学校。其母赖金英生于台北著名风景区北投,受过妇产科专业培训。那时台湾被日本霸占,沦为日本国的殖民地,中国人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被日本人称为二等公民。…  相似文献   

12.
王永志简介辽宁昌图人,1932年11月出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04年2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志,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他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奖励证书和500万元奖金时,人民大会堂内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面对祖国和人民给予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年过七旬、操着浓重东北口音的王永志说:“这是全体航天人的荣誉,我是代表他们来领这个奖的。”选择“我的家在农村,当时家里很穷,学校离家有8里路,赶上下雨时,我的老师刘汉甲先生就让我住在他…  相似文献   

13.
他恪守这样的信条:人生是事业和奉献的双重奏。他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仅要拥有事业,更要有奉献社会的赤子情怀。他就是孝感市第二届人大代表、湖北川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祥。厄运中的奋起1988年1月18日,年仅26岁的李志祥走马上任,担任新成立的汉川县新河镇建筑综合开发总公司(湖北川东建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总经理。明眼人一看便知,该公司是一个只有位子、牌子、章子而无市场、无产值、无利润的典型的皮包公司。公司里连他总共6个  相似文献   

14.
杨世明 《人大论坛》2008,(11):30-31
屏山海水,是侗乡玉屏的根。郑孝碧,一个土生土长的侗家汉子,对侗家的父老乡亲有着深深的赤子情怀,对箫笛之乡的人文历史有着无比的热爱。2007年,连续担任两届村委会主任和县人大代表的他,再一次当选为玉屏县平溪镇安坪村党支部书记。几年的代表工作,呕心沥血,张扬着一个人大代表的执着精神和人文境界。而今,说起自己的工作,他仍然“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对家乡的感情更深”。  相似文献   

15.
25年前,煤炭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开始显现时,年轻的谢克昌便把煤化工锁定为毕生的研究方向,把为山西人“开采”明媚阳光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25年来,谢克昌不仅在洁净煤利用与转化技术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省委、省政府制定能源重化工战略起到了积极的参谋作用,作为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博导,还培养了一大批煤化工研究和开发的高级人才。2003年12月2日,站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答辩席上,谢克昌动情地说:“作为一名煤炭能源基地的有良心的科技工作者,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他的真诚感染了在场的每…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飞机更轻,飞得更远,为了国家的航空战略安全,他和岳麓山下聚集的一群科技精英,默默奋斗了20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辉煌乐章——黄伯云简介1945年11月出生,湖南南县人。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金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年至198年在美国爱阿华州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1997年7月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2001年12月至今任中南大学校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党的十六大代表。“自尊、自信、自强,我们就是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创新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咱们孙院长可是‘老代表’了”,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的许多师生一提起自己的院长就满脸自豪。的确,从成都市人大代表到四川省人大代表,再到全国人大代表,孙传敏教授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谢鉴衡,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毕生精力都倾注在河流动力学和泥沙研究,主持过葛洲坝、黄河小浪底、三峡等著名工程的泥沙淤积清理课题研究。他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  相似文献   

19.
在雄奇秀美的长江三峡,一座举世瞩目、旷古未有的大坝正一天天拔节长高。在焊花飞溅的工地,一位年逾花甲、身板硬朗的老者,奔走于几十米深的大坝基坑,穿行于钢筋混凝土丛中。见过这一幕的人们,无不对他肃然起敬、钦佩有加,大家亲热地叫他“郑总”。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总工程师、全国劳模郑守仁。 有人说他是“大坝的基石”,有人称他是“当代的大禹”,有人赞他为“工程师的脊梁”……  相似文献   

20.
心系广厦千万间———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石麟陈达1997年11月,中国科学界又迎来了两年一度的盛事———国内最权威的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新当选的院士名单,在全国科学界的翘首期待中终于撩开了神秘面纱,在国内各大报刊以醒目位置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