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广岛市原子弹爆炸遗址于1996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申遗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与广岛原爆遗址同为二战时期重要历史遗迹,对于警示世人珍爱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七三一部队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科研成果丰硕,特别是2010年确立了从国家层面推进七三一部队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更是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目前已具备申遗基本要素,但整体条件距离国际标准仍有一定差距。本文旨在对广岛原爆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历程进行分析,从而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七三一”遗址的保护利用及中遗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少走弯路、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2.
辛华 《学理论》2008,(11):7-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突如其来的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破坏性最严重地震。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十一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四川省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着数目众多的考古遗址类文物,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目前,考古遗址保护已经成为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头戏,各地掀起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热潮.遗址展示已经成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文化展示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平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对于考古遗址公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安素英 《民主》2008,(7):39-39
今年1月23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4部(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该《通知》制定了从2008年起的具体实施步骤,并要求,2009年,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该《通知》还指出,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暂不实行全部免费开放,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7)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有效保护文化遗址的措施之一,其结合了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基本实现了遗址保护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作为大连地区早期文化重要代表的小珠山文化,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在兼顾学术研究、教育宣传和文化普及等价值的方针下,应借鉴其他地区考古遗址公园的经验进一步协调该遗址与周围环境、居民生活的关系,加强遗址社会教育功能宣传,优化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管理,以期对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8,(24)
唐大明宫这一史上最大的皇家宫殿群,曾经是世界文明的制高点,这片遗址的保护一直备受各界关注。5月20日,罗哲文、黄景略、徐苹芳、张忠培、刘庆柱、张锦秋、郭旃、安家瑶、陈同滨、张廷皓、傅清远、侯卫东、王立平、龚国强等中国文物界顶级专家齐聚首都,参加了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大纲研讨会,就大明宫遗址的保护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大纲展开讨论。据了解,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将聘请由张锦秋、安家瑶等六位专家组成专家小组,为  相似文献   

7.
大明官是盛唐时期的产物,是东亚乃至世界官城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建筑群,它的建筑基本反映了<周礼>关于王官建制的理念.民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遗址的保护问题即被纳入西安城市规划,受到一定的重视.近年来,大明官遗址的保护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立足遗址的历史内涵,以文物法为依据,以保护遗址为基础,造福当地,改善城市环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城市中,异地重建的很少,绝大多数是就地重建。而作为必然选择的北川新县城异地重建,经过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中规院前线指挥部、北川新县城工程建设指挥部细致周密的组织规划,正在有序的展开,北川新县城重建过程的研究和思考,给城市灾后重建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范本。  相似文献   

9.
一座比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时间更早、规模更大、出土文物更加丰富、还没有开放的地下博物馆——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引起了我国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有些专家认为,这是我国数十年来,在原始社会遗址发掘方面罕有的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10.
王朴  卜云 《瞭望》1989,(29)
说来惭愧,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的七大古都,一般的城市只有几个博物馆,首都北京1000万人口,也只有十几个博物馆,与他们的历史地位太不相称了。七大古都有鉴于此,近几年来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在西安,国家拨款一亿多,兴建现代化的综合性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于明年建成开放。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各地更多的是开发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现有的古建、遗址,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专题博物馆,给七大古都增辉添彩。再现地下遗址面貌——殷墟博物苑  相似文献   

11.
金成民 《学理论》2008,(2):82-84
1999年下半年至2001年初.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的合力推进下,共计投入2800万元,启动了对731遗址保护、开发的一期工程。动迁了集中遗址区内的11家企业及120余户民房.收回原731本部东侧并完成基本陈列后,使731遗址在保护、开发及展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集中保护区面积达10万平方米,有11处遗址对外开放,使731遗址的国内外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李昊辰  曾磊 《学理论》2012,(23):148-151
关于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研究是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目前我国众多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与当地遗址遗迹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众多古迹的命运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利用文献调查法,对我国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研究内容作细致梳理,从基本概念、开发、保护、综合案例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从而归纳出目前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及其利用研究的特点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牛河梁遗址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江淮问道     
刘菁  陈尚营  姜刚  马姝瑞 《瞭望》2022,(6):6-13
东距长江30余公里、西距巢湖约20公里,凌家滩遗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双连璧玉器,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背面图案的形象来源之一. 淮河之畔,双墩遗址出土的7300年前的陶塑纹面人头像,展露着"神秘微笑",映照淮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治理水生态、保护水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国家未来,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让祖国的...  相似文献   

15.
郭旭东  原征 《民主》2012,(6):43-45
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景区,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殷墟遗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古代都城遗址,  相似文献   

16.
位于成都市商业街的战国大 型船棺葬遗址,近日被国 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前该遗址还被评为200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个曾震惊考古界的大型遗址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负责遗址发掘的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有关人员向记者介绍,现场的全部发掘工作已于今年3月结束,工作人员目前正对墓葬性质、具体年代以及随葬品作进一步研究。这位负责人还透露,成都市已决定在原址保护船棺葬遗址的基础上修建一家公众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李广春 《瞭望》2020,(19):56-56
中国良渚古城遗址2019年申遗成功,用实物展示了古代国家形态,实证了中华5000年文明史。前不久笔者走访了良渚古城遗址,在被祖先创造的文明壮举震撼的同时,也为今人借助文化发展旅游业的创新举措所折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现代人模拟了先人的生产生活场景,用信息技术复原了古代宫殿和等级制度,通过生动的讲解,呈现了古人水利设施建设的智慧,以及先进的农耕工具和培育的稻种。  相似文献   

18.
双瑞  芦瑞  温小娟 《瞭望》2020,(2):34-35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甲骨文迎来发现120周年的纪念时刻,大运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加速布局,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一批文化品牌深入人心,少林功夫、豫剧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曾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中原大地,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踏上新征程。近年来,河南深挖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推动一批文化项目“走出去”,古老而现代的中原故事、中国风采越来越吸引世界目光光。  相似文献   

19.
马建昌  张颖 《理论导刊》2013,(1):108-110
在城市化进程和文化复兴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遗址的保护利用成为当地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必须解决的一件大事。本文以汉长安城遗址的保护利用为例,对大遗址项目实施启动要考虑的多方价值诉求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指出:项目的实施要找准时空定位和坐标体系,兼顾属地和行业管理部门的价值判断;实现学术和实用价值之间的转换和连接;要综合考虑世界遗产组织的规则和东方大遗址的现实和特性;正确解读文化载体和文化传统的科学含义。  相似文献   

20.
张正明 《民主》2004,(11):37-39
一、古人类发祥地和华夏文明的摇篮在中华文明形成前,位居黄土高原的山西就留下了许多史前遗迹。山西垣曲寨里村1955年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证明4500万年前这里已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生存。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发现的击打取火石器,证明180万年前人类已有用火活动。西侯度遗址南发现的距今约60万年的匼河遗址化石,已具有现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