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文化旅游是重要的旅游业态。笔者认为,南宁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挖掘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为重点,整合以下资源: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绿城风光文化资源、古镇古宅文化资源、会展文化资源。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形成系列的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品位,使南宁旅游从一般走向精品,从而解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问卷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乐山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上存在产品单一旅游附加值低、生态性不足及包装宣传落后等问题。今后乐山乡村旅游产品提升对策,即创意农业文化旅游产品、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乡村康体与养生旅游产品、乡村研学旅游产品、乡村夜间旅游产品、乡村体育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
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竞争,发展南宁民俗文化旅游是南宁拓展旅游业的一种现实选择。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两大原则:一是文化保存原则,二是经济效益原则。  相似文献   

4.
凉山在西部大开发中取得了巨大发展和进步,但是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带动的生态文化旅游正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充分认识民族文化资源的存在价值和经济价值,保护、整合、利用好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带动凉山的第三产业发展,是凉山州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甘孜藏区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类型丰富,原生性资源众多;地域文化特色浓厚,品味高;高品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和谐共融;原生态环境与文态环境脆弱,保护难度大等特点。甘孜藏区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存在文化旅游市场发育不成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欠内涵,民族文化研究不深入;文化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游客参与性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短视行为多,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等问题。要顺应世界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甘孜藏区文化旅游,就必须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加强区域旅游开发合作;加大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保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傩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旅游业向"全民+全域"模式转变,民俗文化旅游遇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傩文化作为一项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本文对德江傩文化进行简要概述,并在分析目前德江傩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德江傩文化旅游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辽宁是民俗文化的旅游大省,本文在分析满族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保持和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从根本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有力的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重要旅游文化消费内容的民戏产品,在商品经营的市场运作中,如何正确把握与合理善用其形成的历史民俗意趣,不仅考察后来我们对乡村旅游民戏产品的民俗元素及意义分析水平,更考验今天我们对民戏遗产文化功能的准确理解能力。任何对民戏民俗文化不尊重或缺知解的"经济消费主义"谋划建构,其必然会、也必然是挂着民俗的幌子,供给或消费不得要领的所谓"民俗文化商品",粗劣地对民心进行荒唐调侃。  相似文献   

9.
端正保护意识 推进民俗文化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旅游开发促生产力发展,以生产力发展促民俗保护,既发展经济,又可达到民俗文化保护的愿望,这在民俗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华民族多数地区已经得到验证,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旅游开发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各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于福州乡村旅游来说,如何借助自身的特色资源优势更好地开发旅游产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通过调研并对福州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ASEB栅格分析,发现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等了解不够全面,缺乏足够认识,观念和理念还比较落后;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没有真正结合自身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深挖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等福州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理念.  相似文献   

11.
炎陵县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充分利用炎陵县红色文化遗产对炎陵县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开发炎陵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应注重的策略是: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保护,建立科学的保护体系;整合区域的相关旅游资源,将革命文物与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注重求特、求新;开发区域内外旅游线路,形成内外循环;要突出特色,突出个性,突出文化,加大区域旅游营销力度;培养区域旅游人才队伍,提高旅游人才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根基和特色之源。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青岛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全球化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于功利化等。保护好发展好青岛的民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应进一步融入民俗文化精神,形成青岛城市建筑的地域特色;建立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公众参与机制;以世园会为契机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和宣传青岛民俗文化品牌;对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采取多样化途径,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民俗文化绝大多数根植于农村,农村有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弘扬农村民俗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令人忧虑的农村民俗文化现状,必须采取相应的思路与对策,即:全面调查,科学规划;抢救保护,搞好传承;继承发展,推陈出新;突出特色,开发产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峨眉山市高度重视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但作为"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佛教文化元素在峨眉山市旅游综合改革中仍不够突出,存在着对佛教文化资源理解片面、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认知度不够等问题。创建"中国国际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需要深入发掘佛教文化资源同峨眉山本地资源的联系,将佛教文化与峨眉山武术文化、饮食文化和茶文化等有机结合;深入挖掘普贤文化,打造佛教文化演出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彰显佛主题文化独特的魅力;开发参禅体验、寺院生活等动态文化产品以及禅意养生旅游产品,营造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5.
王华伟 《工会论坛》2009,15(6):154-155
开发利用运河文化资源的前提是研究运河文化资源。本文对京杭大运河枣庄段的文教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对枣庄市发展运河旅游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运河旅游经济发展的政府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16.
南岭山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好的资源基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近年来,南岭山区各市县文化旅游融合成效明显、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文化资源开发活跃、区域合作愿望强烈,但也还存在文化旅游融合区域联动不够、产品同质化、文化资源品质不高、区域合作受基础条件制约等问题,应着力从组织、品牌、产业、骨干企业、产品和基础平台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南岭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谐旅游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新目标,也是皖南古村落旅游发展的大方向。目前,皖南古村落的和谐旅游发展存在着四大矛盾,建议:以和谐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科学管理;推出蕴涵徽文化精髓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古典文化的探奇心理;加强资源整合,推出体验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经历;建立当地居民参与的景区管理和开发机制。  相似文献   

18.
锦州笔架山旅游资源自然景观独特,文化特色鲜明,交通、服务具有区位优势,但旅游产品却处于较低层次,深度开发不够。本文概括了笔架山旅游资源的特色,浅析了笔架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开发水上旅游活动、体育探险旅游、整合区域旅游线路等深度开发与利用笔架山旅游资源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广元市文化旅游产业统一规划,集中投资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加强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以景区建设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注重培育本土品牌,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强势开展宣传促销并关注文化旅游产品的流动性特征,形成“广元经验”,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铁岭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旅游是丰富铁岭地区文化、加快铁岭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举措和良好渠道。本文通过对铁岭地区表演艺术文化旅游发展的特色与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该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通过分析,针对铁岭地区文化旅游存在的产品单一,定价不合理,产品和服务质量不完善,相关部门投入力度欠缺,宣传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不够规范等问题,提出促进铁岭地区民间表演艺术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