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性学说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创造程度,而且取决于工人阶级自身的实力状况、自觉选择程度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发挥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性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永恒主题。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历史环境下,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工人阶级历史主动性的发挥问题就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工人阶级历史主动性的学说 ,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之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不仅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创造程度 ,而且取决于工人阶级自身实力状况、自觉选择程度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当前 ,日益强劲的全球化进程对工人阶级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阶级结构及前途命运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灌输、提升、强化工人阶级历史主动性思想 ,使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和旺盛的革命斗志 ,自觉抵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和西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 ,对于巩固既有的社会主义阵地 ,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 ,具有生死攸关的深远意义。同时 ,经济全球化与工人阶级历史主动性发挥问题的提出和阐明 ,为在新形势下解决“四个如何认识”问题与落实“三个代表”思想 ,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当前,由于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发展低潮,国内由于产业工人归属感的减弱和阶级意识的模糊,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性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削弱。这是一个严重的信号和严重的问题。中国工会应当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提升、强化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性,使其保持清醒的阶级意识和坚强的革命意志,积极主动地应对改革开放出现的各种风险和考验,更加自觉地创造历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不可代替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4.
工人阶级历史主动的学说 ,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之点。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同工人阶级的历史主动性紧密相联。社会主义的发展 ,不仅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创造程度 ,而且取决于工人阶级自身实力状况、自觉选择程度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全球化进程对工人阶级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阶级结构及前途命运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灌输、提升、强化工人阶级历史主动性思想 ,使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在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中 ,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旺盛的革命斗志 ,自觉抵御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 ,对于巩固既有的社会主义阵地 ,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 ,具有生死攸关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国梦必须焕发工人阶级历史主动性的指示精神,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应以发挥工会“大学校”主阵地作用为着眼点,着力激发工会干部共圆中国梦的勃勃活气,倾力培育职工群众共托中国梦的向上力量,同时悉心引导学院全体教职工成为中国梦的积极践行者.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五一前夕的重要讲话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工会组织和劳动模范的地位与作用,热情赞扬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功绩,突出强调了弘扬劳模精神的重大意义,深刻阐述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联系,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要靠劳动者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我国工会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活动中带领亿万职工为实现这一伟大理想而英勇奋斗,就必须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浓厚氛围,引领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就必须进一步发挥劳模的群体引领作用,激发广大职工群众创新创造热情,为共筑中国梦集聚正能量;就必须履行职责,积极作为,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放大聚变效应和裂变效应,为共筑中国梦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7.
张颖 《工会论坛》2006,12(5):13-14
工人阶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在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从十九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剥削的斗争以来,经历过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工人阶级,呈现出不尽相同的时代性的特征与使命。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中国工人阶级的生产条件、队伍构成、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大考验 ,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 ,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和首创精神 ,必须努力做到 :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 ,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纯洁性、独立性 ;树立全球意识 ,实施积极有效的国际战略 ,争取中国利益的最大化 ;在实践探索中全面改革创新 ,自觉调整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中不合时宜的环节 ;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切实保障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各项权益 ,努力提高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延续和升华,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对国有企业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党要始终保持自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变.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就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广大职工走在企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前列”。我们必须全面把握“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企业的各项工作.使国有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的相互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先进文化、实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等方面的实践主体,所具有的主力军作用,为全面认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质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新世纪我国工运理论建设和工会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陆江 《工会论坛》2001,7(6):37-37
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握其思想内涵和理论意义 ,对于全面推进工会各项工作 ,更好地发挥工会作为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三个代表”突出体现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一系重要论述 ,强调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重申了必须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 ,回答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 ,为什么要依靠工人阶级 ,怎样依靠工人阶级的问题 ,澄清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反面的、模糊的认识 ,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工…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工人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是一个不断随社会实践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更替的过程是一致的。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使命的论述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正是对这一过程进行科学概括的理论成果。作者对中国工人阶级使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作了深刻的理性剖析,论证了这一过程即工人阶级使命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纠正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本质的扭曲,是“以人为表”的教育理念的自然回归。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教师主导能力的发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4.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纠正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本质的扭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往往的自然回归,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教师主导能力的发挥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工人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是一个不断随社会实践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更替的过程是一致的。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使命的论述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正是对这一过程进行科学概括的理论成果。作者对中国工人阶级使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作了深刻的理性剖析。论证了这一过程即工人阶级使命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林育南是党的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先后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等工人运动。结合斗争活动,他分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工人运动的策略、工人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对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7.
五四青年的创新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精神既是爱国精神、进步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更是创新精神.这是由五四运动的内涵与性质决定的,是与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先锋作用紧密相连的,也是与青年特性和五四时代特征的契合分不开的.五四青年既是创新精神的倡导者,又是创新精神的实践家.五四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代中国,创新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更为重要,五四青年的创新精神是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张贵霞 《工会论坛》2003,9(3):13-14
工人阶级的根本解放在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发达,历史造成的工人阶级群众的愚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后的关键任务是通过教育全面提高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水平.共产社会的实现要经过教育和社会辩证发展的一个漫长过程.布朗基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 ,科学技术始终促进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并导致阶级、阶级结构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结果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则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起点和基础。在知识经济变革时期 ,科学技术更加直接地作用于社会生产 ,引发了经济和社会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崭新变化。新经济形态的变革并不意味工人阶级历史地位的结束 ,相反 ,正是在这一变革过程中 ,工人阶级逐步转变为知识工人阶级。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同样面临着“转型”问题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为工人阶级的转型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中国工人阶级一定能够顺利实现自身“转型” ,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李宇遐  刘永君  宋树岐 《工会论坛》2008,14(2):34-35,56
工人阶级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是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步的主导力量;工人阶级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工人阶级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只有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才能使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力、经济权益和文化权利得到保证,从而切实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的基本方针,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保证中国的建设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