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学的好榜样.但雷锋自己有否榜样?他(她)又是谁呢?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他在县政府当公务员时,经常随县委张光玉书记下乡.张书记下乡常常是鞋一脱就下田,一边扶犁,一边和老农搭话,一身泥水一身汗,分不清谁是农民谁是官.雷锋入伍后,主动向灾区捐款,团政委韩万金得知后,热情宣传他为国为民分忧的精神,而韩政委自己把工资捐给灾区,却不准向外透露一个字.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7,(4)
正南希和约翰是一对再婚的美国夫妻,经历了情感的分分合合,他们一度迷惘。一次偶然机会,他们来到中国生活。“是中国的茶道帮我们获得想要的幸福。”约翰说,“现在清晨醒来,看到南希在身边,幸福满满,没有缺憾。”爱不留遗憾约翰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15岁时父亲去世,内心受到重创的他18岁结婚。大学毕业时,约翰同期拥有艺术和商业管理双学位。他一边从事艺术创作,一边在洛杉矶经营自己的画廊。  相似文献   

3.
低头     
正实 《学理论》2009,(3):8-8
“美国之父”之称的富兰克林,在年青的时候到一位前辈家拜访,刚进门,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两眼直冒“金星”,一边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普通房门矮很多的门框。  相似文献   

4.
华盛顿专电 1990年12月10日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美国著名企业家、西方世界唯一活着的见过列宁的人——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博士病逝于洛杉矶寓所,享年92岁。 哈默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未行过医,但却获得医学博士的学位;他从未学过商,但开办的企业却总是兴旺发达;他是个资本家,但在十月革命后苏联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用美国的剩余粮食,帮助苏联人民渡过难关;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前从  相似文献   

5.
娄岩 《侨园》2013,(9):74-75
<正>(接上期)洁再见到于时,自然而然多出几分莫名的亲近感。这种连她自己也弄不清楚的微妙心理变化,让她不像从前那样自信和从容了。有一次,她看见于远远走过来,好容易鼓起勇气,迎住他的眼光想对他微笑一下,可他却视而不见地从她身边走过,仿佛她并不存在似的。她受了这点打击,只好下意识地把未来得及绽放的笑容,定格在稍纵即逝的勉强上。她低下头快步从他身边走过,他伟岸的身形就好像一面墙,而她则是被这墙羁绊住的一缕风,怎么也无法轻飘。她觉得脸有点发烧,偏偏那只有自己才听得到的心跳声,又鼓一样咚咚响起,让她愈加心虚起来。更不巧的是,她的鞋跟忽然一崴,只听  相似文献   

6.
50多年前,中国建筑师仿照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中的万法归一殿,建造了一座宝殿。几经周折,这座仿古建筑从美国运到瑞典。瑞典建筑师正在进行清理和修复,准备把它建在斯德哥尔摩。 前不久,我们访问了主持这座仿古宝殿修复工作的麦克斯·吴雷先生,并参观了修复现场。吴雷是一位酷爱中国古建筑的建筑师,50多岁,高高的身材,精力充沛。他见到我们很高兴,一边向我们介绍,一边陪我们参观。  相似文献   

7.
锦句     
<正>一边是马云,一边是星云。——中产阶级被撕扯的人生:一边是创业故事、财富、梦想、活着就要改变世界的热血燃烧;另一边是大师们的劝世恒言,人生本修行,万般皆身外,何必苦苦相争当某事足够重要,你就去做它,即使胜算不大。——埃隆·马斯克别人死缠烂打,你却一字不  相似文献   

8.
陈新 《侨园》2002,(2):38-39
高中时他与后来考入哈佛大学的美丽少女刘亦婷一道以文化小使者的身份出访美国,成为众多美国同龄人追捧的明星;考上托福到美国读书不久,他不仅成为了学校的英文写作指导和权威教授的助教,而且还分别在美国地方长官联合会及美国国会打工,且赢得一片赞誉;他甚至还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称赞,与美国地方长官联合会主席拉瑞·内克、民主党参议员拜伦·道根是忘年交。他就是欧鹏——一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凡响的年轻人! 欧鹏1981年4月出生于成都无缝钢管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2年9月,小学毕业的他从成都无缝钢管厂子弟学  相似文献   

9.
梅寒 《各界》2014,(12):91-92
她不是他的结发妻子,却为他养大了前妻留下的6个子女。他们经媒妁之言相识,却谱写了一曲浪漫清新如荷塘清风的爱之恋曲。他的一生,因为有了她才完满。然而天妒良才,那个昏暗错乱的年代早早夺走了他才华横溢的生命,也夺走了那一段幸福美满的姻缘。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17,(7)
<正>前几日,画家盛姗姗从美国写信来,约我为她的父亲草婴先生写一篇纪念文章。30多年前,我刚从大学毕业,分在《萌芽》当编辑,盛姗姗是《萌芽》的美术编辑,我和她有过一段同事的经历。当时就知道盛姗姗是翻译家草婴的女儿,也知道她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英文,准备去美国留学。盛姗姗从未和我说起过她的父亲,但草婴这两个字,在我心里是个响亮的名字。因为,从小学时代开始,我就读过他翻译  相似文献   

11.
当不少中国人醉心于现代西方文化并企图以此来重造东方文化时,法比恩,这位29岁的法国姑娘,却深深陶醉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哲学思想,无一不使她着迷。7年来,她苦心钻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身罹多种疾病,却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追求——寻找东西方文化的共通点,为中法文化交流搭桥铺路。 1962年,法比恩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家庭。中学一毕业,她即放弃父母给她安排的舒适生活,只身走向社会,一边做工、一边在广告公司搞设计。18岁,她考入图鲁兹美术学院,因成绩特优提前于1983年毕业。第二年,法比恩来到四川美术学院,成为该院第一位外籍留学生。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博乐县城一所十多平方米的小诊所里,盲人推拿医生马自正一边给病人推拿按摩,一边向我们叙述他的故事。 马自正小时候,读过一篇描写盲人痛苦的文章,至今他能背诵其中的一些段落。那些文字,当时竟那样强烈地震颤了他的心灵。可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他自己却成了盲者。 那是一九六八年六月的一个夜晚,随着皮带的抽打声,殷红的血从他的眼角流了下来。“快说!电台藏在什么地方?”造反派们声色俱厉地逼问着。 他是由上海支边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  相似文献   

13.
抗癌不老     
《侨园》2016,(9)
正她曾是一个"三阴"癌症患者;她曾做化疗掉光了头发,但她乐观向上的爱美举动和追求,最终竟然成为一个比健康人还健康的女人。她让人不可思议,她更为那些癌症患者做出了榜样:癌症不可怕,用美来脚踏;乐观活人生,她比谁人差?她年过花甲,却花容月貌、雍容典雅;她罹患癌症,却珠圆玉润、神采奕奕;她失婚单身,却幸福洋溢、其乐融融。她就是不老"女神"樊丽君。美,就是她的无敌魔  相似文献   

14.
正面前,摆放着一本飘散油墨香味的新书。打开《追风逐梦——中国人的高铁故事》,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故事跃然纸上:《背着母亲建高铁》——50多岁的职工刘建林奋战在京张高铁建设工地,对体弱多病的母亲一个人在四川生活不放心,就把她从老家接到长城脚下的工棚,一边紧张施工一边精心照料老人,工友们经常看到他背着母亲在工地生活区走动,他说"我离不开高铁,也离不开老娘"。《长大后也成了你》——张亚希是在抱怨和思念爸爸的日子里长大的,过生日时在铁路上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地》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一部力作,为此,她先后获得“普立兹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然而日本间谍却盗用这部名作策划了一个轰炸重庆的阴谋。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重庆便经常遭受日机多架次的轮番轰炸,损失极其惨重。可令人费解的是密布在重庆四周的高炮部队。却没有击落过一架敌机。于是,国民党政府聘请破译专家、美国密码之父赫伯特·亚德利来华传授无线电密讯破译技术。亚德利经艰苦努力,终于查出了日、汪间谍“独臂大盗”。他发现“独臂大盗”使用的密码是“无限不重复式”,即使用过的密码决不再用。并得出结论,这…  相似文献   

16.
我一向不善于应酬语言,每逢赴宴难免感到局促、拘谨。这次纽约受奖宴会上,却侥幸地就坐在一位谈吐如流水的哈代夫人座右。我一言,她十句;只要我随口出题,就能领教到一篇耐人寻思的议论。 比如说:我在上生菜时,只说了一句“美国的生莱真不错”,她接口的谈絮却引起了我一系列的思  相似文献   

17.
纽约航讯芝加哥,美国的第二大城市,她濒临着景色绮丽的密执安湖,市内有着世界最高的摩天大厦。七月下旬,这座热情而友好的西方城市迎来了一位东方的客人。可是,使这位客人感兴趣的却并非那媚人的平湖和入云的高楼,而是一座远离市区一百多公里的正在施工中的核电站。他,就是中  相似文献   

18.
佛弟子王菲     
赵薇曾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王菲时的情形:“那是在1998年5月,我去香港参加一个活动.当我风尘仆仆地赶到活动方安排的宾馆时,发现所有记者都挤在大堂的一个角落,对着一个素颜女子疯狂地拍照.而那个素颜女子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旁若无人地坐在一边抽着烟.无论别人问她什么,她都好像没听见.抽完烟,她就起身离开了.我怔怔站在那里,看了好久才认出,她就是歌坛天后王菲.”  相似文献   

19.
雨鑫 《侨园》2013,(10):25-25
<正>我在美国遇见过这样一件事,我在大学的一个教授第一次到香港旅行,回来后他赞叹香港真是一个消费王国,但他和妻子在香港却只买了几件中式服装和一些很不起眼的小商品作为纪念。当时我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买亚洲人非常喜欢的金银首饰。他看了看我笑着说:"对我来说,金银首饰没有任何价值;而对我妻子来说,只有结婚戒指的价值最高。"听了他的话,更让我确定了这就是美国人典型的消费观念——务实。  相似文献   

20.
陈凡 《学理论》2010,(5):117-119
肯&#183;凯西的小说《飞跃杜鹃巢》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经典之作。该小说建构了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悖论,聚焦于实行“规范化”的“疯人院”这一边缘化群体,针对个体在“规训社会”中受迫害的事实,巧妙表达了对“规训社会”的据斥,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的著述不无相似之处。本文从身体的政治和他者的反抗两方面分析这部小说的后现代话语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