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后美国软实力的下降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实力是国家权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的作用日益显著。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不仅具备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而且拥有巨大的软实力资源。冷战结束后,美国在硬实力方面的优势获得巩固,但软实力却正在下降,这使它在某些领域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下降,对其国际形象、外交政策、国家安全造成了消极影响。中国作为力量不断提升的大国,可以从美国软实力的下降中获得启示,为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2.
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为改善国家形象并扩大全球影响力,使公共外交在外交战略中得到强化,公共外交组织趋向多样化,对西方国家采取"吸引"与"说服"的策略,对独联体国家采取"操控"但同时弱化意识形态的策略。俄罗斯强化公共外交的主要原因有: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国际舆论环境的恶劣。考察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公共外交战略的基本状况,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公共外交应突出扩大文化多元和平等参与的理念;加强新媒体建设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注重外交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西方媒体与机构进行的一系列有关国家形象的民意调查显示,中国的国际形象正得到迅速提升,中国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这些现象表明,中国正在以和平发展的新姿态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并被世界各国人民重新认识和接纳,也反映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而惊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一小撮极端分子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用最基本的技术就能够制造如此惊人的典型事件从而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目的是什么?答案比我们的政治家们似乎已经掌握的答案更令人吃惊。撇开极端的宗教内容,剩下的是一个政治计划,其目的是消除或抑制美国和西方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影响力,包括不完全由穆斯林组成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不能简单地说美国衰落,也不能轻言或断言美国是一个正在衰落的国家。美国的相对衰落以及一段时期的力不从心,并非美国真正的衰落,是美国在此时期内的全球部署和影响力受到掣肘。无论从科技、经济、军事、对外运筹、制度框架以及国民素质等方面看,美国毫无疑问依然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至少今后几十年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历史记录看,美国一次次通过自我创新和修复,走出困境,取得新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6.
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经济、社会、政治治理和国际秩序等方面的"综合性危机",给西方社会造成较大恐慌。受疫情冲击,全球化呈现回归"经济主权"时代的趋势,可能演变为"有限的全球化"。欧美国家将更加强调自身的"经济主权",并通过"产业回归"的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将事关国家安全和民众生命安全的生产能力留在国内或转移回本土。"有限的全球化"在短期内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但从长期看,中国可以从中获益。疫情的持续蔓延推动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欧盟和美国在此次全球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这将导致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领导力下降。美西方十分担忧中国在全球抗疫过程中地缘政治影响力的上升。疫情使原本就复杂多变的中美关系"雪上加霜",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也将面临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覃胜勇 《南风窗》2011,(24):76-77
随着南非加入金砖国家,美国感到在黑非洲影响力滑坡,因而有意增加对非投入。奥巴马向乌干达派兵,则使得人们浮想联翩,其实,这并不表明美国全球大战略的根本改变。北约在北非的战事刚刚完结,西非尼日利亚又传来爆炸和枪击声。在有"尼日利亚的塔利班"之称的"博科圣地"(Boko Haram,意为"西方教育的罪恶")连续两天袭击尼东北部致死逾100人后,美国驻尼大使馆11月6日向旅尼美国公民发出紧急  相似文献   

8.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明确地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大战略一直是建立在遏制理论基础上的,即挫败苏联的扩张目标以使苏联有朝一日不得不面对其内部的种种矛盾。此言不虚。具体来说,遏制战略不仅是美国和西方的对苏战略,更是美国事实上的国家大战略,更是被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奉为保障美国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全球权势环境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都把优先发展本国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在西方国家看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必然会促使西方民主政治在全球的推广,最终实现西方民主政治的全球化。美国强调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民主价值观,强化美国人的特殊优越感,以经济“合作”为手段,成就其全球霸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帆 《当代世界》2018,(8):38-41
中美关系出现对抗,往往与美国看待中美关系的零和博弈观念有关。美国认为中美在崛起与衰落之间存在对立关系。笔者认为,中美GDP总量和综合国力差距尚远,美国在全球事务中影响力的下降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跟中国影响力的上升没有关系。在当今时代,美国的衰落更多是自身造成的,其他国家很难影响其主导地位。中美相互依存是新时期中美两国共同促进的,中美关系既是共生共荣共赢的关系,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与非西方的对抗 与世界上其它文明相比,现在西方文明的势力达到顶峰。其巨大的对手已从地图上消失了。西方国家之间的军事冲突不可能发生,西方的军事实力无与伦比。除日本外,西方并未面临经济挑战。西方控制了国际政治和安全机构,并与日本一起控制国际经济机构。事实上,全球政治与安全事务由美国、英国、法国三国主管,全球经济事务由美国、德国、日本三国主管,这些国家之间均保持异常密切的关系,而排斥其它弱国和大部分非  相似文献   

12.
国际形象是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其认知的综合,简言之就是国际社会如何看待这个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一国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国的“软实力”。国家形象奠定了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被接受的程度和国家的信誉,影响着其他国家对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是提升中国地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公共危机频发。公共危机往往酿成国际形象危机,现代国家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处理好公共危机,提升国际形象。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层近几年来在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使中国国际形象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数轮广泛且密集的制裁,其中,能源制裁是美西方采取的重要对俄政策工具。2022年12月5日生效的对俄出口石油价格上限政策,正是美西方对俄能源制裁的深化,其目的是在确保全球市场可靠石油供应的情况下,打击俄罗斯石油收入,加剧其财政压力。美西方出台该制裁措施具有深刻战略逻辑,全球“能源丰裕”新常态改变了原有能源权力结构。同时,美西方整合内部力量和优势强化该制裁的可行性,体现出美西方之间较强的政策协调能力,这对未来大国战略竞争及竞争工具选择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媒体     
《南风窗》2011,(14):10-10
1.中美争夺全球影响力【美】《国家利益》7-8月号美国和中国不仅在亚洲,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陷入了一场悄悄进行却日益紧张的有关权力和影响力的争斗。虽然中国官员目前谨慎地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他们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国家形象、国际影响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影响力,是这个国家综合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外在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硬碰硬的物质力量,同时也包括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等软对软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一个判断:"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前我国对外交往的实践中,我们也能切身感受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和与国际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塑造,越来越需要文化的力量来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效果。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好,它的对内对外政策就比较容易被其他国家所理解和接受;国际形象不好,其对内对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就容易受到抨击和阻挠。影响国家国际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新闻传播媒介。虽然当今世界,随着交通的便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跨国旅游、国家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人对外国的了解主要还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报纸、杂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相辅相成的历史。多样化、各具特色的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塑造着全球化时代世界的基本样貌。当今全球秩序是一个具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和霸权主导特征的不平等秩序,西方文明在其中居于强势与主导地位,美国掌控世界文化霸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连同其所属的文明处于弱势和不平等地位。现有的以美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没能解决自身产生的诸多矛盾,亟需进行重塑。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是体系化的理论认知,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行动指南,为重塑全球秩序指引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吴瑛  郭可  陈沛芹  吴秀娟 《国际展望》2016,(4):1-23,152
建构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外交的重要目标。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缩影,能否被全球媒体建构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形象?本文通过对28个语种100多个国家38万条新闻的统计分析,解读了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后世博时代上海的国际形象。研究发现,全球媒体涉沪报道量稳步增长,2015年达历史最高点;报道议程围绕"四个中心"展开,但国际金融中心形象受经济下行和股市震荡影响;报道态度以混合情感为主,正负面倾向随时间和议题有所差异;全球媒体报道上海的消息源仍以西方媒体为主。在分析外媒报道的基础上,本文为加强上海城市外交,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构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外交的重要目标。上海作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缩影,能否被全球媒体建构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形象?本文通过对28个语种100多个国家38万条新闻的统计分析,解读了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后世博时代上海的国际形象。研究发现,全球媒体涉沪报道量稳步增长,2015年达历史最高点;报道议程围绕“四个中心”展开,但国际金融中心形象受经济下行和股市震荡影响;报道态度以混合情感为主,正负面倾向随时间和议题有所差异;全球媒体报道上海的消息源仍以西方媒体为主。在分析外媒报道的基础上,本文为加强上海城市外交,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