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我国政府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庄严承诺:要用本世纪最后七年时间,解决农村800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在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自《国象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我国扶贫攻坚力度加大,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截止1995年底,仍有6500万贫困人口未能解决温饱问题,扶贫攻坚的形势仍很严俊。内蒙夏古自治区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经济基础薄弱,目前尚有220万贫困农牧业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荒漠沙化区、丘陵干旱区和水土流失区。要在不足四年…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有50个贫困县,扶贫攻坚乡村总人口381万。到1995年底,已有4个县解决了温饱,14个县接近攻坚目标,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412元增加到685元,55万人达到温饱标准。但是,我省贫困面还不小,剩余的46个贫困县占全省总县数的41%,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6%。1995年晋西北4个地市遭受百年不遇的旱、涝、霜冻等多种自然灾害,12万户窑屋倒塌,一些贫困乡村的贫困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1980年投放5亿元资金用于发展部分老少边穷地区生产和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起,扶贫工作正式起步。1986年国家制定了扶贫的贫困县标准,并确定了国家和省区两级政府分别扶持的贫困县,从此,国家的扶贫工作从部分地区扩大到全国范围。由于党和政府对于解决人民群众的贫困问题十分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予以扶持。截至“七五”期未,全国的贫困人口减少了6500万人。“八五”期间,国家加大了扶贫力度,五年间就使2000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从十多年来的扶贫情况看,扶贫主要是以救济式扶贫为主,具体  相似文献   

4.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特别是我国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数量非常庞大。1978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人,1993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由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8.7%。从1994年到2000年七年间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攻坚战。因此。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相似文献   

5.
去年初,国务院正式下达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七年左右基本解决我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既是一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基本消灭绝对贫困的具体计划,具有十分深远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意义。从我国现有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的实际状况、条件与数量看,要在短短的七年之内实现《计划》提出的奋斗目标,确有相当大的难度。我国的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二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这是在我省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了我省扶贫攻坚大计,明确了会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并对1977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围绕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要来1977年确保全省170万农村贫困人口超过温饱线,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元以上,天柱、施秉、大方、威宁、安龙、兴仁、平塘、罗甸、德江、务川、六枝、…  相似文献   

7.
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既定目标,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制订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规划》。近些年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扶贫资金投人和工作力度逐年加大,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到1998年底,我省先后有近80万农村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占贫困人口总量的76%。但是,必须看到,我省扶贫攻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突出表现在:贫困人口数量仍比较多,除原有的贫困人口尚有28万未脱贫外,1997、1998两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又造成了一些脱贫人口重新返贫。…  相似文献   

8.
1993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庄严宣告,用七年时间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8000万人的温饱问题。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要求,结合贵州省实际,省政府制定《贵州省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七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全省1000万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 贵州省是全国重点贫困省区之—,从1986年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中央机关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扶贫政策,发扬动感情、动脑筋、动真格的“三动”精神,积极探索适合贵州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路子。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由救济式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一直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大力推进扶贫开发步伐、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我省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运用市场规律推进扶贫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对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提出扶贫开发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此谈谈学习体会。近年来,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从贵州实际出发,集中抓好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取得了一定成绩。我省八七扶贫攻坚7年解决了687万人的温饱问题,平均每年解决98万人。进入新阶段扶贫后,4年全省完成了解决14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1年解决了50万人、2002年30万人、2003年20万人、2004年40万人)。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我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问…  相似文献   

11.
要论摘编     
我省2001年—2010年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大帮扶力度,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解决尚未越过温饱线的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态,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实现稳定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其指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于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三日公布以后,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本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既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意义重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扶贫,有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狭义的扶贫通常是指政府和社会通过某些措施,增加具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我省各级党组织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三讲”教育为动力,团结拼搏,苦干实干,全面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年初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3%,连续第三年快于全国平均增速。农业连续第七年夺得丰收,又有7个贫困县越过温饱线、100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工交生产稳步增长,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了整  相似文献   

14.
110万贫困人口脱贫,兰考、滑县有望率先摘帽,2016年我省脱贫攻坚首战告捷。新的一年我省要确保1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0个贫困县摘帽,重任在肩,还需苦干实干。如何提升扶贫实效,激发内生动力,做好非贫困县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工作,两会代表委员围绕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热烈讨论,碰撞智慧火花。  相似文献   

15.
陈竟 《党的建设》2021,(1):22-26
我省86个县市区,其中58个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17个是省定插花型贫困县.2019年底,67个贫困县陆续摘帽,贫困人口减少到17.5万人.2020年11月21日,省政府批准镇原县、通渭县、岷县、宕昌县、西和县、礼县、临夏县、东乡县8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我省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甘肃脱贫攻坚取得关键性胜利.  相似文献   

16.
一、党员扶贫帮困活动对“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省扶贫解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1997年以来,全省广泛开展的党员联户扶贫帮困活动,对贫困农村的脱贫致富,对国有企业的解困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据初步统计,全省党组织共联系贫困村8980个,全省党员共联系贫困户82051户。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配合各级政府通过帮扶,使270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955元,提高到1998年的1360元。尤其是吕梁、忻州这两个占全省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7.
民之所欲,政之所出。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87年的2.5亿人减少N8000万人;1994年,我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7年时间,解决这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7年攻坚,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仅占农村人口的3%。丰衣足食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理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把这个久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8.
晓靳 《实践》2004,(1):32-33
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总体部署同步,我区从1994年开始实施“三七“扶贫攻坚战略,对50个国贫县、区贫县进行了重点扶持.经过七年努力,全区贫困人口从357万人减少到8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2%下降到5.5%.进入新世纪,我区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针对新时期的特点,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在巩固温饱成果、稳定解决农牧民温饱问题上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罗颖 《党建文汇》2006,(1):56-56
辽宁省扶贫开发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稳定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以买施整村推进和产业化扶贫为手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到去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由2003年的434万户、152.13万人减少到31.2万户、112万人.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稳定解决12万户、4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总体部署,我区制定了“三七”扶贫攻坚计划,即用七年时间,解决全区农村牧区 35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确定50个贫困旗县(其中国定贫困旗县31个,区定贫困旗县19个)重点扶持。经过七年的努力,全区贫困人口从1993年末的357万人减少到2000年末的8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2%下降到5.5%,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基本完成了计划。“三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为促进我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