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定的服务是指满足某种需要,人的利益起源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需要能够顺利实现时,需要仅仅是需要;当需要主体与需要对象之间存在矛盾时,需要就转化为利益。为人民服务,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就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在当前,就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三最"问题,着力改善民生状况是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最现实的执政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学校各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人们对物质、精神、生活条件的直接需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保持社会和谐,必须对不同群体的利益加以协调、整合。就职业院校而言,党的组织对此负有责任,不断探索和改进协调利益矛盾的办法和方式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传统政治经济学中,有一个习以为常的命题:地方政府和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即不完全的利益主体。它好象是我国制度变迁和企业改革中一个不可变更的前提。其实,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利益主体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同样如此。一、利益的社会本质及利益主体利益来自于人的自然属性。按照马克思的思路,要理解利益必须先理解需要。什么是需要呢?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相似文献   

4.
社会成员间的相处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利益上的冲突,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利益关系?功利主义者们认为在道德选择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最大的幸福水平,损失一些少数人的利益的行为是符合道德发展的要求的,这是一个集体向前发展所必需的。近来,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凸显了功利主义在道德选择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已经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处理多数人和少数人利益关系时,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投注在关注少数人利益上。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中心环节,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本人进一步认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中心环节,是以经营权为中心同所有权的统一。一、经营权中心同所有权统一的逻辑依据1.经营活动的主体性原则人是实践主体。所谓主体性,即人通过创造客体,和客体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流,以满足各种需要的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性质。人的主体性,分成创造性和为我性两个方面。前者形成人的价值(价值就是人的贡献),后者形成人的利益(利益就是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6.
《求知》2016,(10)
正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东超7月10日在光明网-理论频道撰文指出,第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从整体上立论的,这与人民群众中每个成员的利益从总体上和长远上来看是一致的。但并不意味着在每个时空点上、在每个问题上二者完全一致。在社会现实中,存在私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根本利益和一般利益、少部分人利益和多部分人利益的矛盾是正常的。当需要处理和解决这一矛盾时,就要分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是由于利益的形成而逐渐形成,由于利益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观点。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时期的意识形态所关注的都是特定阶级利益的关键所在。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侧重封建等级和上帝存在的论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重视个人权利和自由、平等的阐述,这都是源于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阶级实践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利益关系有了新的情况,意识形态的中心也会随之发生漂移。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09,(18):16-16
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一个严重缺陷 近30年来,中国人大踏步地走向国外,海外利益占据了我们国家利益日益增长的组成部分,每个人的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部分是和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像十七大报告强调的那样,今天的中国发展和整个世界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正>恩格斯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能够吸引人、说服人,一是因为符合人民的利益,二是因为符合人民的实践。必须符合人民利益,必须符合人民实践,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两条基本规律。必须遵循"利益规律""利益"是从人和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人的需要既包括创造和享用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的物质需要,也包括创造和享用精神财富以及维护人的尊严、享受做人应  相似文献   

10.
道德需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从共同的利益出发,执行和维护一定的行为准则的需要,是人的诸多需要的一种独立的形式。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社会需要,能够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个体完善自我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德育要以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为核心,努力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提升大学生道德需要层次,促进大学生道德需要的自觉外化。  相似文献   

11.
祝和平  付平 《学理论》2009,(20):40-42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讲究“名正言顺”,在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中,“正名”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显然,古人已经认识到,名称重要,是因为名称和利益紧密相关。词语的名称存在大量的可操作空间。一方面是名称重要,一方面是名称存在可操作的空间,这就不难想象为何大陆和台湾会为名称而争论不休。这种争论在涉及到需要主权国家参与的国际组织时,如奥运会上台湾代表团的名称争论,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研究海峡两岸关于台湾的名称之争,就是要找出不同名称所代表的不同意义极其背后的利益指向。  相似文献   

12.
现行贿赂犯罪行为立法客观方面规定存有问题。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有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而目前我国立法中仅将收受有形财物行为列为犯罪,范围过窄,宜将非物质利益列为贿赂犯罪的行为客观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公共政策损益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海静 《学理论》2010,(4):12-13
在利益多样化的今天,每项公共政策都难以囊括所有人的利益诉求。公共政策的实施在惠及大多数人的同时可能会使一小部分人利益受损。公共政策损益补偿机制就是为弥补这部分利益受损主体而进行的制度设计,但目前我国公共政策损益补偿机制还不完善,功能还没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卞康 《学理论》2009,(17):177-178
孔子认为大多数人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犯上作乱、“放于利而行”的人都是“喻于利”的小人,需要付与献身精神“喻于义”的君子占据统治地位以制服他们,从而达到恢复周礼的目标。孔子关于社会需要担当道义的精英和大多数人由自身利益出发走向道义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知识价值论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它包括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工艺、技巧,其主体和核心是上升到理论高度的科学、技术知识。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属性,知识价值则是指知识客观上具有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属性,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种价值是知识的社会价值,是知识价值的“外逻辑”。知识价值的另一种含义只适用于“知识与智慧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价值通过知识来创造,是知识价值的“内逻辑”。一、从劳动价值到知识价值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根本上…  相似文献   

16.
从利益表达视角看弱势群体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协调利益关系,最基础的问题是形成能够协调利益关系的机制,首要的是利益表达,利益表达是政治参与的一种方式。目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度不畅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基层民主制度作为公民直接进行政治参与的制度很不完善,信访制度还存在体制上的不足之处,在政治参与的扩大化和政治制度的效能化之间产生矛盾,影响了政治稳定。要想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需要大力发展经济,通过对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制度建设,实现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促进文化建设,提高弱势群体政治参与的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推进和市场经济模式的构建,我国现有的行政问责实践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形势的需要,必须加快行政问责法治化建设。所谓行政问责法治化,是指由代表多数人利益的特定主体、根据多数人的意志、  相似文献   

18.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崭新实践。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必然面临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就是其中的重大问题之一。社会变革时期的利益矛盾具有超常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条件下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将会有效克服改革阻力,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一、改革条件下的利益分化与利益矛盾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是人们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总和。以利益的社会性质和基本…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内部,始终存在着资产的公有权同经营者个人经营行为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公有资产的安全与增值,必须通过经营者个人的经营行为去实现;经营者个人又必须依赖公有资产去实现经营目标,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同处于一个利益共同体之中。同时,在国有企业内,又存在着公有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矛盾,因为经营者个人是抽象的所有者,不是具体的所有者,公共利益的损益很难落实到经营者个人身上。经营者的私人利益既同公共利益结合在一起,又独立存在于公共利益之外。这就为掌权者提供了以权谋…  相似文献   

20.
一、必然性和必要性利益是人们通过社会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利益群体是人们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所建立的社会共同体。利益群体是比阶级宽泛得多的概念,我国现阶段存在着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