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刑法学上,因果关系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且争论激烈的问题,对实践有重要的意义。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体系中的正确定位。本文从刑法因果关系的一个观点开始,简单的阐述了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自杀案件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自杀,是指有意识地剥夺自己生命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自杀案件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情况复杂,在认识上不尽一致,所以从刑法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对正确解决这类案件的定罪量刑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一、自杀案件因果关系的对象和研究目的自杀事件是多种多样、极其复杂的。刑法学中所要研究的是与追究他人刑事责任有关的自杀案件。自杀案件的因果关系,是指他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同被害人自杀死亡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自杀案件同其他刑事案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就是自杀身死的危害结果,不是他人行为直接致死的,而是自杀者的自杀行为致死的。这就是自杀案件因果关系的特殊性。自杀者的自杀行为,虽然直接剥夺了自己的生命。但它却不是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原因。因为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把自杀行为规定为犯罪,所以不能把  相似文献   

3.
易乡 《法制与社会》2010,(36):11-12
刑法因果关系的应用是刑事司法实践中法律工作者用于判断行为人刑事责任有无及刑罚的重要依据。刑法因果关系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本文讨论了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责任的影响,重点阐述了存在刑法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排除刑事责任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一、因果关系错误的概念和范围 因果关系错误包括哪些情形,或者说它的范围有多大,在我国刑法理论上,颇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因果关系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发展进程有不正确认识,也就是行为人的行为已经引起了预期的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其因果关系发展的实际进程与行为人预想的不同;或者是其最初的行为虽然未造成预期的危害结果,但他误认为已造成,因而实施了另一行为,实际上是另一行为导致了预期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在刑法教义学中,因果关系是结果归责的必要前提.只有在正确理解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进行归责.根据合法则性条件理论,因果关系问题被进一步区分为一般因果关系与具体因果关系问题.二者在产品刑事责任领域均具有重要的探讨价值.在一般因果关系层面,因果法则并不应限于必然性法则的范围内.在各种非决定论的领域,盖然性法则同样应当作为判断因果关系的根据,并成为结果归责的基础.在具体因果关系层面,根据合法则性条件理论应当对真实的因果流程进行检验,因此假定的因果关系与择一的因果关系并不构成因果关系认定的逻辑障碍.真实的因果流程取决于程序法对事实的认定.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则只能根据罪疑从无原则否定因果关系,而不能根据风险升高理论来规避罪疑从无原则的约束.  相似文献   

6.
刑法学界普遍认为刑事责任能力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基础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的增加,由刑事责任能力而  相似文献   

7.
间接因果关系可以成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李怀景,张国卫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间合乎规律的联系被称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也称作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什么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呢?传统观点认为,只要能确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合乎规律地产生犯罪结果的客观原因,都应认定这种行为同...  相似文献   

8.
相当因果关系理论是大陆法系侵权法领域的重要理论,发源于德国,建立在条件说和原因说的基础之上。关于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有诸多说法,本文着重介绍其"相当性"的判断并简要介绍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殊不知刑事责任是与犯罪和刑罚紧密联系的问题,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刑法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刑事责任问题。具体而言,从国家的角度讲,是国家为什么能够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从犯罪行为人角度讲,是其为什么要承担刑事责任。笔者认为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应成为刑事责任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一、中介组织人员的概念 所谓中介组织人员,是指拥有国家认可的专业执业(职业)资格,并在中介组织中执行执业(职业)资格许可范围内的工作人员。但这似乎不明确。要弄清它,首先要明确中介组织的概念。中介组织从外延上看不仅仅包括1997年10月1日实施的《刑法》(下称新《刑法》)第229条列举的几类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刑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我们知道构成犯罪必须具备四个要件,即犯罪的客体和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其中犯罪的主体(即对自己的罪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是一个最关紧要的先决条件。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能够成为犯罪主体的必须是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对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理解颇不一致,主要分歧表珊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之争。前者认为,只有对危害结果起决定作用的危害行为,才是该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两者之间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后者则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危害行为,也可以成为刑法中的原因,两者之间构成偶然的因果关系。理论上的分歧,必然要在实践中反映出来;同样的案件,两种观点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刘柏纯 《河北法学》2006,24(8):127-13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关于法律认识错误与刑事责任关系的传统观点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应本着立足于现实社会,尊重历史的精神,坚持客观、全面的观点,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重新审视法律认识错误与刑事责任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犯罪因果关系中,是否存在“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两种形式?“偶然因果关系”可否作为刑事责任的基础?在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认识。1981年《法学研究》第五期发表的龚明礼同志的《论犯罪的因果关系》一文,提出了犯罪因果关系有必然因果和偶然因果两种形式,偶然因果关系也是刑事责任客观基础的观点。对此,笔者持不同看法,特提出以下意见与龚明礼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5.
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关系到刑罚适用的主体范围。而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可能会与社会实际情况有所脱节,从而造成某种漏洞,以至侵害私权。本文从我国目前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入手,分析刑事责任年龄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应综合多方因素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胡伟国 《法制与社会》2013,(11):247-248
近年来,对于醉酒人的刑事责任问题的探讨问题引起了各方专家的注意。研究和探讨醉酒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醉酒人形式责任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其原因自由行为的相关问题,接着讲解了晚上醉酒人形式责任立法的方法:应细化我国刑事关于醉酒人犯罪的规定;对采用与醉酒相类似的方式故意或过失进行规定;将醉酒的各种不同情形进行详细分类,并在刑法中得以体现;刑法中引入"完全昏醉罪"。最后得出,在以后的醉酒人刑事责任研究中,要更加深入更加详细,保证醉酒人行为的准确处理。明确醉酒人刑事责任的各种规则要求,在以后的刑法定位中,有更详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未成年人相对刑事责任范围长期以来一直在学界存在诸多分歧,根据当前国内外关于保护未成年人特殊权益的要求,本文以使个人自由的保障和法益保护之间达到最大限度的平衡为主旨,就该款涉及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刑事责任年龄是对自然犯罪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年龄规定,我国自西周以来历朝都有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本文对一些规定进行阐述总结出其特点,并分析了其产生背景及对今天的影响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与一个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行为人主观认识发生错误时必然会影响到对其刑事责任的追究。作者试图从事实认识错误和法律认识错误两个角度分析其对刑事责任的影响。主张在我国应当肯定违法性认识错误应减轻刑事责任,体现刑事立法的公正、谦抑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王忠民 《河北法学》2004,22(7):106-108
刑事责任分类问题是刑事责任问题的"枝叶",对它的认识有助于对刑事责任的把握。思考中国本土文化,挖掘有价值的文化内涵是激扬刑事责任生命的催化剂。单(前、后)足刑事责任与双足刑事责任的分类是以犯罪行为人涉足犯罪行为的"深浅"为标准所作的程度类别分类。这种程度类别分式在立法上是得到表现的,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