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督法出台后,各级人大依法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行使监督职权,有力地推动了“一府两院”行政效能的提高。从监督法赋予各级人大的权力来看,囊括了对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各方面工作的监督,既包含对工作计划、工作成果、经费使用、人事任免等方面,也包括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提高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实效,一项重要工作是要督促“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学习监督法,推动监督法的贯彻实施。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应积极推动建立“一府两院”重要工作履职承诺制,提高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3.
“跟踪监督”“跟踪督办”,是近年来各地人大工作中频现的新词汇。这些词语,让人明显感受到人大监督“刚性”十足!乌鲁木齐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就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就同一个问题持续进行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和改进工作,使人大监督工作更具活力、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了监督工作,促进了"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也增强了"一府两院"依法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我们注意到,尤其是监督法施行后,"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摆正位置,竞相邀请人大监督,"变被动为主动",这种精神的确可赞,但冷静分析发现此类"逆向运转"的行为不妥。  相似文献   

5.
近闻某地人大常委会年初在确定评议部门时,人大有关工委互相推让,谁也不同意对自己所联系的部门进行评议,最后,只好分名额或排顺序,由有关工委推荐评议对象,主任会议确定。究其原因,并不是怕增加工作负担,而是因为这些部门与之比较“友好”,感情比较深,进而成为“代言人”、“保护伞”,理正气壮地为其说话,“合理”回避人大监督。该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地方人大监督的部门割据。造成部门割据的原因,主要是人大机关比较清贫,开展活动,解决职工家属调动、子女就业等问题,常常得到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同时,也有个别被监督部门到人大相关工委“攻关…  相似文献   

6.
何新国 《今日浙江》2006,(23):49-50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监督法。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我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加快建设“法治浙江”,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生动实践为制定监督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人大监督工作一直呼唤监督法。同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认真履行法定职权,监督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和进展。一是认识不断提高。从“找麻烦”到“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  相似文献   

7.
秦光荣 《云南人大》2010,(10):12-14
同志们:在全省上下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两部大开发战略,认真谋划我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这对各级政府和部门进一步增强依法履职、依法行政意识,更加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改进政府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制订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时,往往挑选一些诸如档案、园林绿化等或是与百姓生产生活相关度不高,或是职权轻的部门进行重点监督,而对公检法、教育卫生、工商税务、电业等一些在社会上和老百姓心目中“位重权高”部门的监督,则很少涉及。这种“厚此薄彼”的监督行为,不仅没有发挥人大监督应有的作用,而且损害了人大监督在社会上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害莫大焉。其一,如此“监督”,失去了社会公众对人大监督的信任。监督机关“挑肥拣瘦”进行监督,其实是默许一些被监督部门对于人大监督的漠视,也是对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神圣…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特定问题调查就是其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上海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金永红等11位市人大代表以去年浦东新区政府有关部门“钓鱼式执法”案件为背景,提出了“关于发挥调查职权功能,树立人大监督权威”的议案(第71号)。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有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在实施个案监督时,不仅把司法机关办理的具体案件列入其中,还把政府行政执法部门的具体案件列入其中。这种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加强人大个案监督工作,实际上是混淆了“人大个案监督”与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正常工作监督的界限,失去了“人大个案监督”的特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博兴县法院牢固树立“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促进”的理念,高度重视人大监督,健全和完善接受人大监督的工作制度,实现了接受人大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在全院范围形成尊重人大、自觉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  相似文献   

12.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预算实施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县级人大财经工作的重中之重。南涧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在近几年的财经工作实践中,紧紧围绕“加强预算监督,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收到了一些实效。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一直存在监督意识淡化、监督手段老化、监督机制软化、监督实效弱化等问题。如何提高监督质量、实现刚性监督,已成为人大监督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刚性监督贵在“四炼”:  相似文献   

14.
李鹏委员长在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总结了近年来人大工作中始终把握的四点:一定要在人大工作中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一定要把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和支持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一定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一定要加强与地方人大的联系,共同推进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这不但是本届全国人大工作的经验总结,而且是各级人大工作的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15.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法院的工作实施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人民法院作为由人大产生的国家审判机关,应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切实把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以实际行动配合人大的各项监督工作。——摆正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大的监督权。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神圣职责,与人大支持"一府两院"是两码事。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曲解了人  相似文献   

16.
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基层人大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审议监督工作中,一贯实行的是“政府报告、委员评议、议完了事”的传统模式,它直接影响了人大监督工作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要创新审议监督方法,应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监督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促进“一府两院”工作有效开展。大方县人大把实施工作评议作为创新和改善人大监督方式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制定《“一府两院”工作评议办法》,确立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评议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改善预算监督已成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府乃至社会各方面关心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完善以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主导,人大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日常监督及审计部门的业务监督、社会监督等多种监督相结合的预算监督体系。也就是要依托人大预算监督的主导地位,调动各个预算监督主体的积极性,协调配合,创造预算监督的良好条  相似文献   

19.
陈文艺 《天津人大》2014,(11):46-46
日前,河北区政府制定关于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意见,指出,区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必须切实增强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的自觉性,做出重大决策前要认真听取意见,主动以联席会方式,就全年重点工作进行会商沟通,邀请区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列席区政府召开的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和有关专题会议。  相似文献   

20.
王骞 《人大论坛》2006,(5):15-16
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法院由同级人大产生,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人大监督。可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法院之间存在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即是所谓的“司法监督”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大对法院的这种司法监督,实质上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支持和促进法院更好地开展审判工作,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沿着人民的意志运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