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时期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利益表达既是我国利益多元化的必然产物,是政府合法性资源积累的途径,和保证社会公正的条件,也是政府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还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在利益日渐分化的社会中,面对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在缺乏利益疏通和利益表达渠道的情况下,农民往往采取静坐、示威甚至是直接冲击政府的非制度化方式来进行利益表达,对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在新时期为了实现社会和谐,我们要拓宽并建立顺畅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加强大众媒体在农民利益表达的作用,加强农民专门利益表达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经济增长联盟"不仅存在而且十分紧密,这一"联盟"的形成是分权化改革的结果,也是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政绩观的产物,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妨碍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使地方政府产生"与市场争利"的寻租与腐败行为,使中央政府遭遇信任危机,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鉴于此,要拆分经济增长联盟,就要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考核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均衡;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3.
经济转型期中的中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公共安全秩序构建的焦点阀。论述了中国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现状,并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对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替代效应进行原因分析,进而提出克服替代效应,实现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途径:信访部门权力实体化;实行弱势群体在人大中的1/3制;对弱势群体进行分类治理。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诚信以及政府的社会信用建设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做人要讲诚信,政府也要讲诚信。在整个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政府都不能够做到诚信。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对政府诚信的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时期的政府只有努力做到诚信并建立起与社会、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政府在自己做到诚信的同时,还需要为整个社会建立起信用体系,提供信用秩序,这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政府除了需要通过直接的行政行为为社会提供信用秩序之外,更需要建立起稳定的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即通过法律制度的途径为社会提供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5.
利益,是通过经济参数实现的“均衡利益”,当然也必须诉诸于各种均衡经济参数,例如均衡工资、均衡利润等等。而这些均衡经济参数的实现,则必须通过市场这一途径。一、均衡工资与劳动力市场(一)“混沌参数”——传统工资体系之缺陷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不存在劳动力市场,而是由国家掌握人事大权。劳动力由国家统一调配,国家制订统一的工资标准,因而劳动者的收入就不是按动态均衡利益来实现,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市场各要素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差距日渐扩大。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解决这两类利益非均衡的问题已经成了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任务。完全市场化或完全政府干预式的解决办法都不具有现实性。一个较被普遍接受的结论是建立二者结合的利益均衡机制。这里主要涉及对公平和效率、政府和市场这类“两难”问题的选择。因此,研究我国目前两类利益非均衡的结构及特点,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均衡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对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原地区6县(市)的调查发现,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存在三个深层次原因:一是民众社会心理出现偏差,二是缺乏畅通的诉求表达途径和合理的利益博弈机制,三是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存在"政府失灵"现象。针对这三个原因,提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路径:塑造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消解群体性事件多发的社会心理基础;构建合理有效的诉求表达与利益博弈机制,促使群体利益纠纷自我化解;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水平,妥善解决各类群体性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8.
农村利益分化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利益分化是农村现代化不均衡发展的产物,对农村社会稳定会产生重大影响。农村利益分化对农村社会稳定具有双向效应,其既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又可能导致农村社会不稳定。必须通过增强正面效应、减弱负面效应来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特殊阶段,因经济发展和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正成为主导性矛盾.如何把这些矛盾控制在“秩序”范围内,使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为最大多数人共享,就成为秩序的内在要求和利益的目标指向.基于此,本文构建社会矛盾治理的二维框架:和谐秩序是社会矛盾治理的目标诉求,利益协调是构建和谐秩序的现实途径,通过政府转型、社会治理和制度整合,以达到近期操作性对策与长期制度性建设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利益群体的非均衡博弈是组织系统运动的动力之源,这种非均衡博弈关系反映了组织中组织单元(智能元)既是一种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又存在着彼此之间在资源、地位、影响力、权力和权威等方面的一种不均衡和非对称的竞争关系。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是在一个利益群体分化的社会中进行的,社会和谐即利益格局的均衡是不同利益群体博弈的结果,通过利益群体的非均衡博弈实现均衡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刚 《理论探讨》2005,4(3):27-29
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与此同时,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却日益明显,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日渐突出。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尽一切努力用合法的手段和途径协调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前执政党面临的挑战性课题,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找准利益分化产生的原因则是进行利益协调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政府、利益集团等方式进行利益协调,同时畅通人们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构建一个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话题。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在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中,中央过分集权会严重限制地方的积极性,影响公共利益的整体实现;而理性的地方政府不顾一切地追逐本地区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最终又会引发“公用地”的灾难。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明确中央与地方各自的职权范围,逐步健全法律制度的有力制约,同时建立一套政府系统内部有效的治理制度,规范政府权力的正确行使,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3.
刘伟忠 《理论探讨》2007,(3):132-135
公共政策是政府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冲突的“安全阀”和“调节器”。在我国,一些政策研究者与政策实践者习惯于将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为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然而在理论上,对公共利益的诠释各异,争论绵绵;在实践上,公共利益的实现困难重重。在和谐社会语境下,人们对公共政策的期待必将更倾心于其在均衡和协调社会多元利益的特有功能上。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共政策的目标导向必须而且应该从固执地追求事实上难于真正实现的公共利益向均衡和协调社会多元利益位移。这不仅有助于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平和正义,对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微山湖区域150多年冲突与协调的历史梳理,透视了国家、地方政府与乡村社会围绕着区域秩序这一主题,展示了错综复杂的多边互动的历史脉络关系,尤其是着力聚焦地方政府在区域秩序中的特殊作用。地方政府在冲突与协调的多数时期,既不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也非乡村利益的代言者,而是形成了自主性利益,自主性利益最大化成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郭彦 《理论视野》2005,(6):51-53
检察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要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质就是要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治理,达到最佳的善治状态。但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来看,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一直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中。要在日益复杂的利益分化时代走出政府独大的单一治理困局,政府首先应该告别传统管控的路径依赖,回归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基本角色。在构建协同治理体系中,政府应遵循现代政府组织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宪政,从严依法治党,厉行法治,完善民主制度,形塑和建构现代政府;培育市场机制,监管市场公平和秩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培育公民社会,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治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基层政府的信任危机导致各种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不仅给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冲击,而且会损耗中央政府的合法性资源。变异的政策运行、错位的政府角色、失衡的利益格局以及非理性的问题归因是造成农村基层政府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建构互信通道以及构建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1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制度现代化,而实现制度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社会资本与政府治理密切相关,促进那些嵌入社会结构之中的社会信任、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等社会资本良性互动,有助于形成"自愿合作"的稳定社会均衡,并深刻影响政府治理绩效。培育现代社会资本,实现有效政府治理,需要突出治理导向性、法治优先性、治理公共性、治理基础性。  相似文献   

19.
社会利益群体因经济利益的分化所引发的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这种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有合理分化和过度分化的不同情形,在道德的视阈和社会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中有着不同的影响,有必要对此作理性的把握和道德的评判。要实现社会利益的均衡就必须从强化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执政道德理念、构建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制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国民价值体系等方面来建构有利于不同社会利益群体实现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道德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改革与农村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稳定,即社会成员对现存秩序(制度和规范)的认同和自觉维护以及社会政治结构和相互关系的相对均衡,它集中表现为人们行为的规范性和社会生活的有序性.政治稳定既是社会变革的结果,也是保证和实现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力量,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在当前体制转换、结构重组、利益调整和社会整合过程中,正确处理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维护农村的安定团结,对于实现我国农村协调、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