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谋略和侦察谋略 所谓谋略,即计谋策略。计谋,就是在对抗双方的斗争中,设计、谋划以计制胜的计策。策略则是在斗争中,根据形势发展的趋势、特点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采用的方式方法。前者是在对抗中为取得主动、战胜对方而设计的奇谋妙计;后者则是具体实施计谋的艺术。两者相互交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计谋实施过程中包含有策略方法和斗争艺术,斗争策略中也贯穿着智谋因素。  相似文献   

2.
策划,是社会商业化的“时髦”产物。策划,用老话说,就叫“谋定而动”;用新话说,就是把一件事情在做之前规划好从始至终的步骤。但今日之策划,其“谋”或“规划”包含有更多的主动性和主观性。策划对于宣传思想工作,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3.
论《孙子兵法》的情报决策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前沿》2009,(10):57-59
《孙子兵法》为一典型"情报决策"过程,篇篇考虑情报,句 句以情报为依据,以此彰显出处处有情报,事事用情报。孙子的"情报决策"模式蕴含三个位阶:首先进入哲学视野下的决策目标并了解其背后的情报价值导向;其次以科学视域中的情报作为传承基础,掌握量多而质精的情报信息,从而进行情报的分析反馈与方案拟定;最后在兵学的视角内运用奇、正谋道对情报决策进行选择与实践。其情报决策思维重点在"谋定"而"后动",亦是情报为"体",哲学、科学与兵学为"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谋定而动、创新实干,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良好开局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的激将法赵叶惠诸葛亮雄才伟略,运筹帷幄,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在三国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不仅审时度势,善于设谋,而且能够指挥自如地实施计谋,达到设谋的预期目的。诸葛亮实施计谋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激将法是其经常使用、屡试不爽的重要途径和...  相似文献   

6.
谋略即计谋,指对立双方在斗争中,一方根据具体的形势、情态而针对另一方采取的行为方针、方式、方法等。侦查谋略则是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为达到一定侦查目的而对案犯、嫌疑人、知情人等使用的计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21)
正谋定后动,在以生态优先作为大方向的基础上,金乡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向工业主导、城镇建设向精品宜居、现代农业向高效精深、民生事业向均衡普惠发展的"四个转换"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以一座"金山"而得名。走进金山公园,在四周水系的环绕下,刻有"金山公园"的四字石碑跃然于眼前。在石碑正后方,就是"金山","金山高55.6米,南仰北峻,三峰相拥,形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11,(1):110-111
执银枪斗火魔,披铠甲战天灾,誓为人民保护神。近年来,重庆市公安消防总队根据公安部消防局的统一部署,全力打造消防铁军,构筑一道坚不可摧的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确保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铸一支捍卫山城的"钢铁之师"运筹帷幄,谋定而动。2009年7月9日,公安部消防局部署打造公安消防铁军的战略,吹响了打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3,(7):I0061-I0061
诸葛亮在选人用人上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方法,时至今日,他在选拔人才方面的思想仍有可取之处。诸葛亮选人用人的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通过问答来观察其对事物之判断力,看其志向。二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通过出其不意之问答来观察其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之应变能力。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请他出谋划策,看其审时度势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其学识之真伪、广窄等。  相似文献   

10.
大雨滂沱,洪水肆虐。6月中旬以来,江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面对天灾,江西统战系统广大成员与灾区人民同舟共济,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投入抗洪救灾的斗争。闻“汛”而动从6月9日起,江西持续出现大范围的暴雨天气,导致赣江等五大河流洪水并发...  相似文献   

11.
所谓决策,就是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即:第一、决策总是为了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第二、决策总是付诸实施的,不准备实施,决策是多余的;第三、决策总是在确定的条件下寻找优化目标和优化地达到目标,不追求优化,决策是没有意义的;第四、决策总是在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进行选择。一个方案,无从选择;没有选择,无从优化。决策自古有之;战略决策有诸葛亮作“隆中对”而三分天下,朱元湾采纳“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建议而创立明王朝;战术决…  相似文献   

12.
身入与深入     
领导干部和机关的同志下基层指导工作、搞调查研究一定要结合实际 ,做到“身入”和“深入”的有机结合。“身入”要求“细” ,就是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搞调研、解难题。“身入” ,不能只满足于发过文件、打过电话、做过记录。“身入”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做到在决策中先调查再议事 ,知实情而后定对策 ,正所谓“不谋不动 ,谋定而动”。因为客观事实是“谋事的先机、成事的基石” ,科学的决策来自于正确的判断 ,而正确的判断则来源于对客观实际周密的调查和深刻的把握。因此 ,必须在正确领会上级意图的基础上 ,研究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军事名著《引、子兵法》“用间篇”中说,“用间有五”即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别、子兵法云:“困问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即利用同乡关系去从事间谍活动的计谋。“国间”,除了利用同乡关系外,还包括利用同学、老同事、亲属、老朋友等关系;也可利用散国乡里的普通人或俘虏做间谍。利用“因间”获取情报,在中外历史上不乏其例。《晋书·祖遗传》记载.祖选很关心自己的下属,对老百姓施仁政,对有道德和有才能的人非常谦逊恭敬,即使是关系疏淡或地位低下的人,也都给以恩惠,以和相待。因此,在祖论的感召下,黄河以…  相似文献   

14.
《今日广西》2007,(6):14-16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民代表、政协委员5000余人聚集首都。商议国事,谋定大计。在两会上,各种关于民生、经济的观点和声音都能集中释放。通过两会上官员、委员、代表的声音,我们能从中洞悉中国经济的走向,以及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3月16日,为期14天的两会圆满落幕,而两会上的声音依然回荡。在此,我们摘编部分官员、经济学家的意见,让人们从中看到中国经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僧肇抓住小乘教立论依据的逻辑破绽,提出刹那(时间点)及刹那之事物“不往(来)不去”、“不灭不来”而名“不迁”的理论,同时,也将小乘教逼向他们的理论前提——悬搁构造性时间的绵延性。关于绵延与刹那的关系,僧肇认为是“动静未尝始”,而“相依相待”,提出“即动而求静”——在绵延中安放刹那,在业果之间的“动态的力的关联”之中安顿“静态的”业果。概言之,僧肇先依小乘教理路“以贼攻贼”而立“物不迁”论,后以“即动而求静”的方法“就路返家”而人大乘中观空义。  相似文献   

16.
任龙  任军 《公安教育》2009,(4):43-46
“楚歌一首三百唱,八干子弟归江东”,这讲的是在楚汉两军交战中,汉军对楚军围而不歼,韩信用唱楚歌的计谋,涣散楚军的军心,击败了项羽心理防线,从而迫使一代枭雄项羽自刎于乌江。这个故事正是心理影响巨大作用的经典表现。民警在参与处置大规模群体陛事件时必须重视民众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7.
十全十美的菜单究竟怎样的饮食才符合健康标准?68位美国最受人尊敬的营养专家目前提出了他们的看法。专家们认为,目前有代表性的饮食结构很有必要改变,而某些相关的理论观点也到了需要纠正的时候了。10种致命疾病中的6种与饮食习惯有关─-心脏病,癌症,中风,动...  相似文献   

18.
马里兵 《群众》2009,(8):69-70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两种都很适合的方案,比较其利弊得失因各有侧重而难以分辨。预测其未来结果因各种变数而难以判断,并且两种可选方案相互间存在一定的排他性,很难在两者之间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和选择。这种情形人们通常称之为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政府宏观决策与信息网络的一般含义1.决策、政府宏观决策、省级政府宏观决策的一般理解决策概念,最早出现在我国先秦古籍《韩非子》中,指决定某种策略或计谋。决策是人类固有的行为,人的行动总是受思想支配的,任何人在任何行动之前总要有个思考和抉择过程,只是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单凭经验、有的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而已。扼要地说,决策就是根据预定目标,针对问题机会作出行为决定的活动过程;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看,所谓决策,就是指社会组织系统中的管理者为解决组织所面临的问题,达到一定的目的,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由江苏公安专科学校侦查系副主任陈志军、江苏省淮阴市公安局副局长姚同友等编著的《侦查实用谋略》一书,近日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 该书内容全面、系统、完整,从侦查过程的各个工作阶段、侦查措施手段的实施以及各类案件侦破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可能适用的计谋和适用这些计谋的条件、设计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等,克服了以往某些论著从理论到理论读者无从施用的缺陷,实用性强。能启发侦查人员的智慧,对指挥人员因案设计用谋有奇效,对具体办案人员灵活地施用计谋也用特殊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