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私营企业主的劳动,从本质上看包含着大量的创新劳动,从分工上看绝大部分是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他们的劳动具有高脑力劳动强度、高劳动风险压力、超常劳动时间和劳动的高增值性等特点。私营企业主的劳动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因为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法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劳动的一部分,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且私营企业主的收入中非劳动收入的比重在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将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提法是对私营企业主身份的科学定位和最佳表述,通过对私营企业主劳动性质、收入的来源与支配以及肯定私营企业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积极意义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科学表述的深刻涵义。  相似文献   

3.
从价值分配依据来看,根据劳动价值结构(形成)论,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都发挥作用,私营企业主按要素贡献分配不具有剥削属性;根据企业不完全合同理论,在私营企业主与劳动者之间出现分配不平等是必然的,只要权利交易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这种不平等就是公正的双赢的不平等,而不是剥削;即使承认私营企业主具有剥削属性,也会因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关系而被“隐没其中”。当私营企业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时,就成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4.
张昆仑 《前沿》2002,(5):17-19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指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个人的财产也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 ,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 ,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根据以上思想 ,笔者对现实生活中我国私营企业主的两个敏感的政治待遇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一、私营企业主能否成为劳动模范 ?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同 ,前者以雇佣劳…  相似文献   

5.
高均玉 《青年论坛》2005,3(2):116-1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主的财富迅速增长.如何正确看待他们的财富问题,对目前的改革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对私营企业主的劳动进行历史的辩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证如何正确看待私营企业主的财富问题,有助于我们事业的前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窗     
南昌在私营企业主中开展争当“优秀建设者”活动近期,南昌市委统战部将在全市私营企业主中开展争当“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私营企业主的“建设者”意识,促进我市私营企业主队伍的健康成长,激励广大私营企业主把自己的事业与全市的中心工作融合起来,为南昌实现跨越式发展多做贡献。该项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宣传、座谈,走访等形式,引导我市广大非公有制企业代表人士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条件,在经济管理和各项社会活动中,自…  相似文献   

7.
统战资讯     
私营企业主高收入的来源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主要来源于八个方面: 1、劳动收入。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是一种复杂劳动,劳动没有固定时间,多数远远超过8小时/天,所以他们的劳动是绝对延长劳动时间的加倍的复杂劳动,其劳动收入多倍于简单劳动者和一般复杂劳动者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属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属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主与民族资产阶级有本质区别,它不是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而是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私营企业主就不会也不可能成为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9.
<正> 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大致包括: (一)工资收入。私营企业主及其参加企业劳动的家属,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他们从事的生产经营工作是要付出一定劳动的。根据劳动平等的观点,假定他们从事其它的工作,也会取得和其他劳动者大体相等的工资收入。 (二)经营劳动的报酬。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如何建立引导私营企业主做合格“建设者”的有效机制进行了探索,提出建立私营企业主责任区制度、结对互帮制度、发挥党员私营企业主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激励水平,制定明确私营企业主社会属性和社会责任的制度、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从而调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