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他精通业务,先后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先后获评奥运安保先进个人和执法先进个人等称号;他喜欢钻研,撰写的调研文章在全国边检机关提服理论研究和专题调研活动中荣获优秀奖;他敢闯敢拼,带领所属团队以弱胜强,在全省边检业务比武竞赛中斩获团体和个人两项冠军;他修身齐家,作为河北省公安边防部队唯一家庭代表获评2015年度河北省最美家庭和2016年度全国最美家庭荣誉。  相似文献   

2.
<正>人物简介:傅天雷,男,39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曾服役于中部战区,2017年12月从部队转业后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北京丰台分局右安门派出所社区民警,兼任丰台区右安门街道玉林里社区党委副书记。参加公安工作以来,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最美基层民警”“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等荣誉,当选北京市公安局2020年“北京榜样·最美警察”、2023年度“北京榜样·最美退役军人”。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吴永栋因侦破重大案件成绩突出,被国家移民管理局授予个人二等功。2019年10月26日,吴永栋作为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唯一代表赴北京领奖。虎父无犬子,传承警察梦2019年10月28日,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举行仪式,邀请吴永栋的妻儿一起热烈欢迎他载誉归来。“28年前,我8岁读小学二年级时,有幸参加了父亲的二等功立功受奖仪式。从那时起,就梦想有一天也像父亲一样佩戴奖章和大红花。”吴永栋每每回忆起儿时的场景就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4.
<正>人物简介蔡晓东,男,哈尼族,云南省江城县人,1983年5月出生,200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系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副队长、一级警长,三级警督警衔。2021年12月4日,蔡晓东在执行缉毒任务中,与持枪毒贩殊死搏斗,不幸中弹后仍然奋力追捕逃犯,壮烈牺牲,年仅38岁。因缉毒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并多次受到嘉奖。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楷模”称号。  相似文献   

5.
张晓容 《警界科海》2003,(10):43-43
当一名警察平生第一次开枪击毙负隅顽抗的歹徒时,心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一名警察举枪面对一个他必须缉拿的对象时,他想到的是对方的应声而倒,还是由可能造成的误伤所导致的纪律处分乃至个人职业生涯的终结?当一名警察在被他的服务对象胡搅蛮缠之后,是否还能冷静地长出一口气?当一名警察遇到上司用不容置疑的态度下达命令时,他是否还会固守自己原先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正>人物简介:苏琦,1984年3月生,现任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机动执勤二大队大队长。曾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号长,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3月1日早高峰,河北省邯郸市世纪大街和联纺路交叉口行人如织,车辆川流不息。“您好!请将电动车靠边停下,驾驶电动车应佩戴安全头盔……”一位没有佩戴头盔的骑车人被执勤交警拦了下来。正在一旁检查工作的邯郸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机动执勤二大队大队长苏琦对骑车人耐心讲解后,其主动接受了维护交通秩序15分钟的“处罚”。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漫画     
《法制与经济》2005,(4):63-64
警察与罪犯一位警察押送犯人去监狱,忽然,他的帽子被风吹掉了。“我去替您捡帽子,行吗?”犯人讨好地问。“你以为我那么愚蠢吗?”警察说:“你站在这儿,我去捡……”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警察”李忠义被“山西警察”打死后,他的家人跟每个失去亲人的家庭一样,生活中充满失去亲人的悲痛,充满对凶犯的仇恨。  相似文献   

9.
吴其祥,安庆监狱的一名普通警察,一个默默无闻的基层共产党员。但在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统内,他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不仅仅因为他被省司法厅荣记个人一等功,也不仅仅因为他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生命垂危,而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被12月27日,南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兼法医贾东涛在第四届"江苏最美警察"评选活动中荣誉当选。贾东涛是南通市公安局DNA实验室的创立人之一,在陈旧尸骨DNA检验、混合DNA信息拆分等方面有深厚造诣,早在2005年即成为全省公安系统最年轻的"技术行家"。18年从警生涯中,参与命案、爆炸、抢劫等重大疑难刑事案件勘查现场、DNA检验1 000余起,提供技术分析意见1 200余份(次),他带领团队检验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20日,投案自首的杀人逃犯汪新被吉林省吉林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然而,与其他犯罪嫌疑人不同的是,在汪新逃亡的两年时间里,他曾三次冒险勇救群众和警察,被他救过和被他的救人之举打动的人们都称他是“救人英雄”。一次次人性的闪光和灵魂的震撼,使汪新由衷地感慨:做个好人多好啊! 小老板酒后负命案 1979年,汪新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直到出事前,  相似文献   

12.
姚文豪 《法医学杂志》2007,23(3):237-237
1案例某男,22岁,既往体健,无精神病史。某晚,与友在酒店通宵达旦玩耍,次日凌晨6时许突然拦截“110”警车报警说有人要绑架他。当时警察闻其浑身酒气,以为醉酒,为防意外将他带往派出所。途中,他突然窜出车外,登上巡逻警察的摩托车,并将手机扔给路人要他们报警。随后又跳下摩托车边跑边说被人追杀,叫人报警,直奔入附近一家饭店,惊慌奔跑中连跌带爬进厨房拿刀,将紧随其后的警察砍伤,还咬裂自己的舌头。事发后不久即查血未发现酒精成分。约5小时后神志完全清醒,能正确回答讯问,模糊回忆事发经过:“与一警察争论,进饭店拿刀,砍了警察头部几刀”,“后来到派出所”。因其涉嫌“故意伤害”,作案时行为异常,故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提请作司法精神病鉴定。  相似文献   

13.
政法憩园     
《法制与社会》2011,(15):62-62
欢迎再来 一名小偷在第二次到同一家商店偷东西时,被警察抓住了。 警察问:“你难道不知道会被抓住吗?” 小偷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但这家商店的大门上写着‘欢迎您再来’!”  相似文献   

14.
面孔刘黎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人民法庭党支部书记、庭长;2013年,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一等功;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最美基层法官;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CCTV年度法治人物;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什么样的法官值得信赖?“案结、事了、人和”,刘黎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作为一名民事法官,十余年来,刘黎审结民事案件3000余件,涉及当事人8000人,无一信访投诉,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值得信赖的人民法官”.拿出最大善意了解案情 “儿啊,你走了我俩还怎么活啊……你们还我儿子……”这是一次庭审现场刘黎的当事人令人心碎的呼喊.  相似文献   

15.
“冰人”的到来 2015年1月29日,张悦被送到八监区.他满脸胡须、面无表情,双眼射出一道狠戾的目光.这样的表情让我心中一震. 张悦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2006~ 2010年,张悦被减刑三次.但从2012年开始,他正常的改造节奏出现了变化,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先后被处分4次,不仅行为受到严格限制,而且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减刑.我与他谈话时,他表示:“你们不要找我谈,我恨你们,就是你们监狱警察把我给毁了,让我无法减刑.”张悦的仇恨心理、冰冷情怀瞬间流露.  相似文献   

16.
张金锋是一名警察,一名专门管警察的警察。 在辽阳,被他处理过的干警及其家属,认为他是一个惩教有度、充满爱心的好“官”;那些与他朝夕相处、甘苦与共的战友,认为他是一位勤政廉政、刚正不阿的楷模;上级领导则认为他是纪检监察战线坚持原则、善于创新的一员儒将;百姓口中,流传着他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佳话……  相似文献   

17.
王绍洪,35岁,襄樊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1988年7月走出湖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就当刑警,他可是大家公认的干刑警的材料,这些年,他参与破获780起重特大案件,擒获犯罪嫌疑人200余名,他因此荣立个人一、二等功各1次,两次被襄樊市委市政府记功,4次受到上级部门的通令嘉奖,还荣获“襄樊市十大杰出青年”、“襄樊市模范公务员”、“湖北省优秀青年卫士”、“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全省两年为期严打整治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3年,他被公安部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相似文献   

18.
刘昆是黑龙江省监狱系统1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在20多年的工作中,他先后4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1991年获省科委科技进步1等奖;1993年荣记司法厅个人2等功;1996年荣记省监狱管理局个人3等功,并被评为省司法行政系统“十岗百佳”先进工作者;2002年被授予省直监狱系统优秀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特  相似文献   

19.
歌文 《中国监察》2009,(14):47-49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河北省承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李永志,从事检察工作十多年来,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 在承德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期间,李永志分管的多项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河北省人民检察院的表彰。他本人先后被高检院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被省院荣记个人二等功两次,被评为“河北省十佳人民检察官”;已连续五年在省院组织的年度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领导班子成员”。  相似文献   

20.
林莉红  余涛  张超 《法学评论》2006,24(5):123-140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警察群体对刑讯逼供的主观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警察普遍能够正确掌握关于刑讯逼供的知识,但深层次心理上对刑讯逼供的宽容度仍然较高,因而易发生“知”与“意”割裂的情况;警察对已提出的刑讯逼供防治措施以及对短期内有效遏制刑讯逼供的信心明显不足;警察个人工作、学习等不同背景会对刑讯逼供之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调查结果所显示的警察群体对于刑讯逼供的主观认知状况,建议在推进警察教育改革,加强警察队伍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建设与基层工作,从多方面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