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罢免权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根本保证.当前村民行使罢免权还面临着诸多阻力,使得罢免权在村民自治中陷入困境,这既有农村政治主体民主意识的缺位和非组织化,又有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与村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还有现行关于村民罢免权规定在法律制度设计上不够规范.  相似文献   

2.
陈宏亮 《法学家》2005,(5):137-141
村民民主选举制度是保证村民实现民主的基本步骤.在村民选举过程中,应当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村民选举中的法律地位,理顺和协调两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文章主要从选举过程和日常工作的两个阶段,分析了在实践中存在的两委关系无法理顺的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两委关系不程序的根源探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辽宁台安县数百村民发现“被贷款”,银行称同一信贷员经手;贷款去向暂不明,警方已介入调查. 在辽宁台安县,从去年11月到现在,许多村民收到了“从天而降”的债务,有村民甚至因此吓病了.至少数百名村民称,当被调查时,才知道自己名下有贷款.  相似文献   

4.
麻宝斌 《行政与法》2001,3(6):67-70
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我国的村民自治既取得了伟大成就,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要落实村民自治权,必须从理论上澄清认识.从性质上说,村民自治是一种社会民主,是广大农民实行直接民主的一种基本监督.从村民自治的发展规律出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权威性自治向代表性自治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旨在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自此之后,农村村民开始直接选举自己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系列与民主有关的概念,开始走向中国基层农村.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的农村红白喜事送礼成风、人情份子负担过重,农民群众深受其苦又无可奈何.怎么办?旬阳县构元镇人大通过指导村民制定《红白喜事公约》,破解了这一难题,镇内各村村民的礼金支出显著下降,得到了普遍赞同. 不仅针对红白喜事,构元镇人大还针对供水管理、水电路公益事业建设、环境卫生管理等一些事关村级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指导村民制定各类《民约》,经村民充分讨论和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印发执行,让村民在自己制定的“自治公约”的约束下生产生活,有力促进了村级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施村民自治制度,由村民直接选举村干部,并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已有35年.然而,在少数地方,实施该项制度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不符合条件的村民被选为村干部则会导致集体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其原因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权的私法救济--一种考察视野和研究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公法学科实现了对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的学术垄断,而公法学者也已成为该学术领域的守护神.在学术探讨的语境下,这种情况势必会形成研究进路的"路径依赖",从而影响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公法学科对村民自治的垄断直接导致村民自治权利司法救济资源的缺失.要摆脱此种学理和实务困境,可将考察视野和研究范式进行转换--在私法的视野中研究、解析乃至重构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体系,并寻求到村民自治权利的私法(司法)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9.
鱼台县谷亭镇姜庄村曾经是有名的"上访专业村". 它位于山东省南部,临近微山湖.编织稻草帘子是当地传统的副业,村民每人原有半亩苇地,上一届的村干部在未经村民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把全部的苇地转让给地人,引起村民的强烈不满,前任村支书因此被村民大会罢免.  相似文献   

10.
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一大特征,制定村规民约是加强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表现之一.然而,在一些地方,村民自治权力超越了法律权限,有被滥用的风险和倾向,村规民约违法现象日趋增多.如目前农村个别树以村民自治为由,出台了一些与现行法律明显相悖的所谓“土政策”.  相似文献   

11.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作为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最基本的形式,村民自治作为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能否真正实现法治之下的村民自治在依法治国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村民自治的背景,基于当前村民自治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影响法治建设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析村民自治过程中出现的法治建设困境.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中几重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广大农村,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住自治组织.村民自治作为我国农村基层直接民主的尝试,是我国基层民主的坚实基础.其实现程度好坏与我国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因此研究村民自治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在村民自治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号令人深思的问题.这就是农村中存在的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关系.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关系,村民自治与遵守国家法规制度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作些理论分析和对策的思考,希望能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点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笔者认为,乡镇人大组织代表评议村委会工作,既不越权,也不越位;创新之举,未尝不可. 村委会依法可以作为评议对象.以村委会"既非政权组织,也非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为由,质疑村委会不能作为乡镇人大的评议对象,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相反,无论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是地方组织法,相关条文均可印证乡镇人大组织代表评议村委会工作,没有选错对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本法的实施,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治权利";由此可见,村民委员会是否依法实行村民自治,乡镇人大依法有权过问.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主体意识是农民作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所具有的对自身地位、价值和能力的一种自我认识,以及对外部世界认识和改造的自觉意识.村民自治不仅是农民主体意识培育的制度载体,也是其组织平台,更是其实践基石.促进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必须优化村民自治.即创新乡镇管理体制,保障村民主体自治权;创新村民自治制度,为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村社互动,为村民主体自治构建社区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一、乡村管理的总格局——乡政村治80年代以来,随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终结,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乡政村治”的基本格局.过去通过生产大队、小队一直延伸和介入到农民基层生活中的国家权力上收至乡,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对本乡事务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但不直接具体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在乡以下的村依法建立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指导下,在国家有关法律范围内,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对本村事务进行自主管理.村民自治组织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对村民负责.  相似文献   

16.
2015年7月,《法律与生活》杂志登载了一篇名为《堵死过道4年邻居出行困难》的关于邻里纠纷的文章.一堵墙,堵住了多户村民出行的公共通道,致使村民出行困难,生活用水、雨水无法外排,被堵村民无不怨声载道. 上述事件发生在河北省泊头市河东办事处潘庄新村,至今已有5年时间. 5年间,被堵村民黄桂海向泊白头市市委书记谢荣珂反映此事并得到书面回复及批示,也经历了行政复议和法院起诉、一审、二审、申请执行等法律途径.在《法律与生活》记者于2015年6月赴当地采访期间,泊头市政府及河东办事处相关人员承诺协同城管在几天之内将被堵通道障碍清除.然而,时至今日,被堵多户村民仍出入不便,无法正常安居生活.  相似文献   

17.
"有事敞开说,好坏大家评."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泗洲头镇墩岙村,每个月10号和25号是村里的固定说事日.村民有了矛盾和纠纷就摆到台面上说清楚、讲透彻.这不仅能及时消除村民怨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也能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墩岙村的村民说事,正是我国法治乡村建设的一个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8.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村民自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本文通过对当前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健康发展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去年10月11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上屯镇张清寨村5位上访村民2年到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以来,有关村民上访构不构成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5位被一审判刑的村民已提出上诉,张清寨的不少村民也在到处为他们申诉.事实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近期赴唐河县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10月11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上屯镇张清寨村5位上访村民2年到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以来,有关村民上访构不构成故意扰乱社会秩序罪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5位被一审判刑的村民已提出上诉,张清寨的不少村民也在到处为他们申诉.事实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近期赴唐河县进行了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