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常出现在我们眼前.中国的校园暴力,有集中于某一类学校的特征,有学者认为,这与学校分级的制度有很大关系. 冰山下的校园暴力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姚建龙,在给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上课时,都要做一个小型的调查: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受到过同学的欺负或者欺负过同学的人请举手.姚建龙告诉笔者,一个班一般有七八成的同学会举手.他接下去说:"包括目睹别的同学之间殴打、欺负行为的人也一起举手."每次的结果,几乎都是100%.  相似文献   

2.
李全一 《中国公证》2008,(11):19-24
一、公证价值的基本定位 “价值”是一个抽象性极高的概念,含义十分复杂。即使我们小心翼翼地使用它.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用法。根据学者的归纳,从理论上说,人们至少在三大层面上使用“价值”这一概念:一是日常生活用语,其特定含义是指“有用”或功利、效用;二是经济学用语。特指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内在社会本质特征;三是哲学的最高抽象意义上所理解的“价值一般”,即包括功利、道德、审美等在内的所有具体价值的共同概括。  相似文献   

3.
汪崴 《公民与法治》2011,(15):38-40
“执行力”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话题。说它古老,是从广义方面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有了组织开始,人们就在一直追求如何完成任务。使劳动更有效果和效率,其实这就已经是在追求提升执行力;而说它年轻,是从狭义方面来说,人们真正把企业管理中关注的焦点转向执行力.把“提升企业执行力”当作理论来研究,还只是近十年来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法治的“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通过价值理性、价值真理的视角发现法治作为固有 价值、构成性价值的本来涵义,即以规则之治为载体,以宪法和法律至上为基本原则,以严格实施法律 规范、程序与制度为存在形式并以公共政治的规范化为实质;二是指赋予法治以神圣性的价值基础,它 作为“道”,体现为法治捍卫公民的自由,保护共和国全体公民的人权和尊严。法治的“形”指法治的 形式性,它使法治具有生命。它的出现在我国具有历史基础,但它的实现需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达成 共识、需要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制度建构及社会的健康发展。法治的“魂”与法治的“形”二者之间关系 密切,法治的“魂”赋予法治以“形”。法治与德治在规范方式、形成方式、内容、表现形式、实施方法等多 方面均存在不同,它们各有其特定的涵义和功能,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各自独特的重要作用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法律书签 担保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根据法律规定,担保有五种方式,即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 前段日子,有一个8岁的小朋友自己跑去吃重庆火锅,点了一大桌菜.而火锅店的老板很放心地让这个小朋友“烫了100多元的菜”.如果你是老板,你会不会担心小朋友付不了钱呢?  相似文献   

6.
转化型抢劫罪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盗窃转化的抢劫罪是由“盗窃”的前行为和“暴力”、“胁迫”的后行为复合构成,如何判断本罪的着手,根据实质的客观说,应该以实施暴力、胁迫行为为着手的起点,以此为界线,根据行为人是否最终取得了财物,来区分既遂与未遂。也正是把暴力、胁迫行为看作是实行行为,才使得非盗窃犯有可能成立此类抢劫罪的共犯。  相似文献   

7.
法官的恣意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人们愿意付出每一时刻的努力,去维护法治的尊严。如此,我们更多地寄予法律的执行者——法官,因为他们是捍卫法律尊严的最后一道屏障。 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在法律的时代,背叛正义所需要的已不再是暴力,而是技巧,一个是曲解法律,一个是玩弄证据。这是法治时代应该警惕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量的民事、经济案件判决“执行难”,不仅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且直接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这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工作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被执行人无视法津的尊严,有执行能力而无故拒不执行。《刑法》第15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执法执行职务的,或者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一规定为人民法院保证判决、裁定的执行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在实践中,以沈阳市为例,去年两级法院审结后未能执行的案件有1737件,而以拒执罪迫究拒不执行的当事人刑事责任的仅有1件。人们对“以暴力、威胁方法”是否为拒不执行判决罪(以下简称拒执罪)成立的条件存在分歧,影响了法律的运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拒执罪成立的条件进行研究探讨。笔者认为,“以暴力、威胁方法”不是拒执罪成立  相似文献   

9.
人大工作是“第一线”,这个判断是一个科学命题.现在我们说人大工作、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是处在第一线的,是为了说明我们工作的重要性,之所以说这个判断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把人大工作的重要性揭示出来了.对于这个判断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根据.  相似文献   

10.
笑口常开     
会飞的死鸭杰米经常在同学面前夸耀自己的枪法准。“我一枪就可以击中一只野鸭。”他说。一次,他和同学在郊外,正好看见一只野鸭。“快点瞄准呀!”同学催促他。杰米举起枪来,枪声一响,野鸭飞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洋洋得意:“怎么样,一抢就打中了吧?”同学说:“野鸭明明飞走了呀!”杰米很奇怪的样子:“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打死的野鸭还能飞。”(万民)  相似文献   

11.
“人的尊严”是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被当代法律制度引入的哲学观点,探讨“人的尊严”的源与流,通过对中西思想家关于“人的尊严”的论述来考查它的产生、发展的流变历程.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段时期,有关拆迁“以暴抗暴”的消息不绝于耳,“成都拆迁户唐福珍自焚死亡”这一浓缩了中国特定时期法治困境的悲剧事件,再一次让沸腾的舆论对暴力拆迁发出了集体声讨。是什么导致被拆迁户频频拿起“燃烧瓶”?面对政府有关部门的拆迁令,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众除了暴力堵截、上访、越级上告外,就连以死抗争都无法抵挡暴力拆迁事件的频频发生。此时,面对暴力拆迁,我们还能靠什么来抵挡它前进的脚步?  相似文献   

13.
宪法上基本权利的保障有其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西方实证宪法和宪政理论都肯定“人的尊严”构成了人权的内核。人的尊严是人权宪法保障的哲学依据,是人权生长的原点,是对基本权利限制的限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种规范性表述,而非描述性表述,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表明“以人为本”已经从实证法形式上升为国家理念,构成了我国宪政制度建构的根本,是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宪政和人权理论与制度的坚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幽默大王     
负领导责任某校一直是计划生育先进单位,暑假过后,却发现两名教师计划外怀孕,虽然都做了人工流产,校长还是十分重视。他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说:“计划生育工作丝毫不能松懈,不要以为这件事与己无关,一个暑假过来,不就出事了吗?”这时他见那两名女教师低下了头,便道:“当然,这事我也有责任。”此话一说,台下有人掩嘴窃笑。校长忙补充一句:“我说的是负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后,我到灾区去培训警察。有一次吃饭时,一位个子不高、黑胖胖的人和我同桌。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我问他贵姓,他说姓叶,是某某中学的校长。我一听立刻站起来说:“给你敬个札啊!你是名人哪!”这个人就是被评为“中国最牛校长”的叶志平。我为什么要站起来给他敬个礼?因为在地震过程中,他的桑枣中学,  相似文献   

16.
在宗教、哲学与伦理中,“人的尊严”被视为人本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它旨在强调生存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个体都具有至高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基于社会伦理层面上都需要加以保护与尊重.在现实社会中,“人格尊严”已经被人们所约定俗成,早已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但实际上,如果追溯人格尊严与人权的关系及其在法律中的定位,却还是能够发现许多并存于理论与现实中的争议,造成了人格尊严与诸多物质因素的鱼龙混杂,模糊了人们对人格尊严的认识,最终导致了行为上的错误追求.本文详细剖析了人格尊严的构成、特点及实现条件,研究了它在法律中的定位,并结合中西,对比分析了人格尊严在法律中的具体权限内容和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北京晚报》和《北京晨报》上刊登了部分“拒执人”名单,在全社会范围内悬赏“通缉”一批长期恶意逃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或采用暴力抗拒执行的“拒执人”。此份名单,被人们称为“黑名单”。它被称作“黑名单”“这是我们发布的第一批拒执人名单。”海淀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副庭长沈晋军说,“有人称这个名单为‘黑名单’。”2005年11月14日下午,本刊记者手持长达7页的拒执人名单,敲开了沈晋军办公室的门。他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刊登在报纸上的名单仅仅收录上80个法人和自然人。实际上,在执行庭法官手里有…  相似文献   

18.
法秩序中的探索——《法学方法论》与法律解释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磊 《研究生法学》2005,20(4):112-118
20世纪初以降,由于鲁道夫·耶林、菲利普·黑克所倡导的“利益法学”的影响,“评价法学”的正当性在今日已无人争议。然而“评价法学”本身也带来许多问题:在许多案件中,法官的价值判断可能会取代立法者的价值判断;再者,可能无从依客观标准对这些价值判断作事后审查;在许多案件中,案件事实所拟归向的法规范本身须先经解释;无法找到正当的个案裁判,即无法证明在特定案件中一项决定是“正当的”,等等。作为对此的回应,卡尔·拉伦茨在其代表作《法学方法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所谓“法学”是指以特定的、当下的法秩序为研究内容的学问。这种学问的基本认识在于,一方面它直面法律判断中经常包含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相信法律家仍须以一定的方法来处理法律问题,借助它们可以理解及转述既定的价值判断,对这些价值判断也可以作合理的批评。拉伦茨的法律解释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认知图景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温局长有恋车癖。从他家到办公地点顶多一公里,可每天要小车接送四趟。晚上会朋友或去宾馆打麻将,也须小车伺候。至于沾着“公”事,那更是挪步就得动车,这已成为他像吃饭睡觉一样的生活需要。群众虽有微词,但他无须对群众负责。人们还注意到,他对衣着并不讲究,而对车的档次很在乎。他曾私下对好友说,车是权力和尊严的外在体现,是一种比衣着更重要的包装。因此,随着他职务的晋升和资历的增长,轿车的档次也不断更新,现已达到“尼桑”级,不过,这远非理想之终点。去年,他去泰国“考察”,愣是高价租了辆大“奔驰”尝了回…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公安部的积极指导下,公安厅党委指挥各地公安机关以民族分裂反动组织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为重点,开展了不懈的斗争,全疆各族公安民警,特别是处在侦查工作第一线的各族民警,经过艰苦斗争,浴血奋战,摧毁了一大批反动组织,侦破了一大批暴力恐怖案件,依法严厉打击了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历年发生的爆炸案件,绝大多数已经破获,其中有重大影响的爆炸案(如乌鲁木齐市“2·05”、“2·25”,阿克苏地区“7·18”,喀什地区叶城系列案等)全部告破,打出了新疆公安机关的威风,显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