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杨余洲 《学理论》2000,(1):47-47
  相似文献   

4.
西尧 《学理论》2000,(7):47-47
  相似文献   

5.
郝年景 《求知》2000,(2):38-38
  相似文献   

6.
品味孤独     
有在位时的显赫就有不在位时的冷落;有热闹辉煌就有孤寂平凡;有年少时的英俊潇洒就有暮年时的人老珠黄;有奢侈纵欲就有清贫寡欲。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即使处在灯红酒绿温柔富贵之乡,内心的孤独也可能会突然袭来,更何况官场失意、情场失恋、商场失利、青年失志、中途下岗所带来的孤独寂寥?  相似文献   

7.
倾听庐山     
柳萌 《党政论坛》2011,(12):30-30
去庐山,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首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文献   

8.
刘俊 《党政论坛》2010,(10):33-33
有一次,大发明家爱迪生和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相见,爱迪生说:“耳聋其实并不坏,它在你身边建立了一道屏障,谁都无法打扰你。”海伦不以为然地说:“如果我像你是个发明家,我一定要发明一种让所有失聪者都能恢复听觉的玩意儿。”爱迪生却幽默地说:“我认为这样的发明是瞎耽误工夫,因为他人所说的话听不听都一样。”  相似文献   

9.
10.
11.
人生贵坚持     
杨祖凤 《学理论》2000,(2):45-45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一则“关键时刻、怎能感冒”的药品广告,电视里几乎每日可见。起初,我不大理解,后听人剖析方知,是说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务必不能出岔“生病”,劝观众吃他这种药,以便健康地抓住“关键时刻”求得吉利。  相似文献   

17.
毛志成 《民主》2006,(10):44-44
“知识爆炸”当年曾是个很流行的褒义词,针对的是由“文革”造成的愚昧无知现象。那时,中国确实到了无知的边沿。用之于“三大革命”(即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那一点“知识炮弹”,也大多是纸弹、哑弹、死弹、假弹,只能吓人、欺人、砸人而已。用之于益世、益国、益民则毫无能量。因此,中国确实需要一场学习知识、引进知识、创造知识的活动。如果那样的知识形成了“知识爆炸”现象就更好,有利于炸一炸僵死的观念和贫困的经济。但后来,“炸”越来越成为一种惯性,一种趋时行为,甚而不理会“炸”的主要对象是什么,直而为炸而炸,以及用…  相似文献   

18.
19.
陈鲁民 《各界》2000,(1):46-46
  相似文献   

20.
SARS旋风尚未吹过,地上已落上了一片大大小小的乌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