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燕  刘伟 《党史文苑》2007,(4):47-50
李克农上将是我党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他独具胆识、勇闯龙潭虎穴的传奇故事,被世人传颂。  相似文献   

2.
李克农上将是我党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他独具胆识、勇闯龙潭虎穴的传奇故事,被世人传颂。李克农酷爱文艺,喜欢摄影。在中央苏区,他演双簧,说相声,扮演滑稽博士,令人捧腹。在延安时,他组织了一个枣园文工团,演出的一些节目轰动了整个陕甘宁边区。  相似文献   

3.
耿学忠 《世纪风采》2007,(11):40-40
一个五月的春天,我走进延安,走进枣园。这不是个收获的季节,延安的红枣还没有熟,没有甜,然而,我走进这片生长着执著信念的圣地,仰望着延河之上的宝塔,心里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肃然的敬意,一种温暖的感动。  相似文献   

4.
张彦甫 《党史博采》2011,(7):52-52,58
党的七届一中全会选出的"五大书记"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他们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面貌让人敬仰,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干部和群众,成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近日,笔者在延安枣园参观时,见到了一组反映五大书记精神风貌的雕塑。  相似文献   

5.
李克农,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是隐蔽战线卓越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代表。周恩来曾把他与钱壮飞、胡底并称为党的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凭着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李克农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  相似文献   

6.
肖岱 《党建》2009,(6):58-59
李克农是我军功勋卓著又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高级将领。 上世纪20年代,在毛泽东、李大钊等中共早期领导人进步思想的熏陶下,年轻的李克农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逐步显示出了非凡的地下工作才干。  相似文献   

7.
李克农早年在芫湖的革命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飞 《党史纵览》2008,(8):26-28
20世纪20年代.中国大地上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安徽因其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地位.一时间成为各派势力明争暗斗的焦点.其中,尤以安庆、芜湖两地的争斗最为激烈。中共隐蔽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被誉为“龙潭三杰”之一的李克农.正是在芜湖革命斗争的影响和推动下.逐渐成长起来.并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中共“特务王”.位列共和国开国上将之首。  相似文献   

8.
我党情报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李克农1899年生于安徽巢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以后,李克农受到通缉,于1928年3月来到上海,任中共沪中区委宣传部长。1929年,根据党的需要,他调入中共中央特科工作。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为把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抗日的堡垒”、“民主的模范”,毛泽东积极倡导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延安作风”.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外,毛泽东十分注重思想建设,特别是针对党的领导干部,他强调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经过努力,延安逐渐形成了以勤俭、平等、民主、亲民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风尚.延安作风的形成和影响,有力推动了抗日战争以及后来民族解放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贺霞 《世纪桥》2014,(10):7-8
青年学生到农村基层的实践锻炼,既是当前中国实行的一项政策,也是延安时期所在的陕甘宁边区的一项重要政策。虽然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村环境较为恶劣,但是在革命理念的助推下,他们与基层民众打成一片,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学生进入农村基层社会,利用自己的学识和优势开展社会动员工作。为中共实现对基层社会的动员与整合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9,(10):41-45
从“剿匪司令”到“画竹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首任军长贺晋年,17岁学打仗,70岁学画竹,一生书写下不少传奇故事。战争年代,贺晋年跟随刘志丹、毛泽东等领导人出生入死。和平年代,邓小平、李先念、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贺晋年创作的“将军竹”上题词留念。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是中共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陕甘宁边区作为全民族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肩负着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崇高使命。在这种背景下,边区的廉政建设问题便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加强廉政建设,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示范区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典范。回顾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的历史背景,探讨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和主要特点,总结其中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初期,由于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封锁,边区财政经济陷入严重困难之中。为了加强对边区财政经济工作的领导,陈云受命主政边区经济。面对流通居于经济运行枢纽地位的现实,陈云指出生产决定流通的规律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可以发生置换,确定发展商品经济方向;区别商品经济性质,发展“为人民”的商品经济;确立以“经济为主、政治为辅”的经济指导思想,构建统一经济架构;采用以无产阶级的主义、资产阶级的方法,“学会做共产党的商人”,实际形成战时商品经济大纲,从而使延安时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商品经济的一个集大成阶段,对后来的实践和理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43年,初春的北国大地依然寒风凛冽,延安四周的山坡上,还未消融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亮光,小城在喧闹中显得格外欢畅明快.连日来,不绝于耳的鞭炮声响彻延安上空.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正怀着兴奋喜悦的心情庆祝中英中美间废除不平等条约.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董必武主要战斗工作在国统区,在此期间返回延安两次。董必武讲好“延安故事”的主要实践路径有:参与创建党的舆论阵地《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并持续发表大量宣扬中国共产党抗战路线方针政策的文章;利用国民参政会批驳国民党谬论,宣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功绩;协助党中央谋划邀请外国记者访问延安,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利用旧金山联合国会议中国代表身份在美国宣传延安等解放区的真实状况,进一步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董必武在延安时期的宣传实践经验对当前讲好中国故事仍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拥政爱民公约和拥军优抗(优待抗日军人家属,后改为“优属”)公约(以下简称“双拥公约”)是延安时期双拥运动的重要文书。20世纪40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关系中曾出现了一些不融洽不协调的现象.诸如各自为政、地方主义、本位主义等。1942年整风时召开的西北局高干和军政干部会议上,军地双方为了克服军民关系上存在的问题,共同商定开展一个“拥护政府。  相似文献   

17.
黄海 《世纪风采》2007,(4):15-17
一代名将许世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大别山连绵群峰中的一个穷山村走出来,最终成长为一位叱咤风云、指挥干军万马的将军。他在战争年代留下的许多传奇故事,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笔者在这里记述的,是一个许世友九跪慈母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14,(11):34-34
正延安时期的陕北社会经济非常落后,加之又是特殊的战争环境,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不得不实行供给制。根据有关陕甘宁的史书和资料,当时的供给制主要在机关、部队、学校及一些事业单位实行,供给的项目包括办公费、伙食费、津贴费、粮食、被服及其他费用。从伙食费标准看,当时确实有大灶、中灶和小灶之分,但绝对不是只有党的领导人及其家属子女可以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的延安电影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何 《党史博览》2010,(11):17-21
在抗日战争初期,一些左翼电影精英从国统区大城市奔赴陕甘宁边区,成为最早的延安电影人,以他们为核心,中共中央于1938年成立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习称延安电影团)。延安电影团以简陋的设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生活、战斗场景,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20.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大批进步青年和文化人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中共中央根据形势需要,决定从同统区选调一些在文化学术方面有较高水平与成就的党员干部到延安工作,以加强文教战线的领导力提出过“国防文学”口号,与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人开展激烈争论,犯过关门主义与宗派主义的错误,受到鲁迅的尖锐批评,因此中央负责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都知道周扬的大名。他到延安不久,毛泽东就找他谈话,了解上海文艺界的情况,委任他为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后来又让他担任鲁迅艺术学院主持丁作的副院长和延安大学副校长。周扬在1942年2月开始后的整风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