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林 《两岸关系》2014,(5):26-27
<正>作为大陆主要台商聚集地,东莞台资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了更好地解决东莞台资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东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促进台资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由东莞市人力资源局、东莞市政府台湾事务局主办,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协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1,(5):38-39
4月初,大陆国台办在广尔东莞召开“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经验交流会”,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地涉台官员皆与会,针对协助台资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及辅导转型升级等交换意见。国台办采取具体行动积极推动大陆台商转型升级,凸显出台商在大陆投资经营正面临与日俱增的问题与困难,如何加强协助大陆台商化危机为转机,实为两岸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外交部长王毅在任国台办主任期间曾经说过,东莞的发展离不开台商,东莞是台商最为聚集的地方之一,东莞台商的发展在全国具有标杆作用,是大陆台商发展的晴雨表。近年来,以外销型企业为主的东莞台商在国内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国际大环境不景气的重压之下,开始寻求转型升级之路。拥有3000多家会员企业,被誉为"天下第一台协会"的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东莞台协),在台商转型升级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今日中国     
@流年听夏:台企转型升级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府应该引导中小台资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产品升级,从单纯的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生产过渡。@赛虎:虽然现在国际经济形势不太乐观,但相信只要台资企业找到了转型方向,其未来依然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5.
《黄埔》2012,(2):22-22
为更好地发挥闽台“五缘”优势,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近日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汕头市纺织业台资企业为对象,开展实地凋查,分析台资企业网络形态,探讨台资企业与当地企业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汕头市台资企业网络密度低,开放性明显,与本地企业形成了简单的分工格局,经济交易比较频繁。我们将上述研究发现与东莞、苏州等地台资企业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各地台资企业网络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指出大陆地区台资企业网络的封闭性与开放性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必须结合其他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15)
正7月6日至10日,第九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暨2016天津·台湾名品博览会在津举行。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中共天津市委代理书记黄兴国、中国国民党原副主席黄敏惠、台湾贸易中心董事长梁国新等出席了开幕式。张志军在津期间接受两岸媒体采访,走访在津台资企业,并与台商代表座谈。黄兴国在开幕式前与来津参加会议的台湾客人亲切会见。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08,(7):26-27
6月25日上午,国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就两岸周末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9.
<正>5月22日至24日,2017台商产业转型升级峰会在江苏南通举行。本届峰会围绕如何将创新作为主引擎,促进台资企业进一步转型发展的主题,旨在集聚两岸学者、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环境、两岸产业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并围绕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进行深入研讨,不断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许多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台资企业正经历着转型升级的阵痛,优胜劣汰已成为市场定律。广东省广州丽晖塑胶有限公司作为传统鞋材加工企业,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何还能不断增资建厂,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采访了丽晖的副总经理、广州市台协副秘书长杨清华先生。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受到空前严重的冲击,台湾经济也出现大幅度的衰退。借助ECFA及其后续协议的谈判与签署,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台资企业竞争力,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合作中的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台资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截至2012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知识经济与创新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支撑地方创新活动的科技创新平台越来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近几年,随着东莞从加工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东莞的创新驱动也得以不断升级,科技孵化器迎来了创新性的长足发展,同时也成为了推动东莞产业转型的重要内生力量,特别是高端科研创新平台的落户,使产学研用形成深度融合,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了最大化释放。创新企业集群快速崛起,高层次人才大量聚集,使金融活水不断涌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全方位合力推进创新产业  相似文献   

13.
广台 《台声》2018,(15)
正7月14日至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一行先后到广西北海、钦州、崇左等市,就台资企业生产经营和"31条惠台措施"落实情况等开展调研。在调研期间,张志军希望台商台企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要舍得投入,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进行有效治理。促进桂台深入交流全力为台商台企排忧解难  相似文献   

14.
<正>6月4日至9日,为积极宣传和充分展示江苏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成功经验和精神风貌,江苏省台办组织了两岸及香港新闻媒体联合采访活动,15家新闻媒体的20位记者风尘仆仆,到南京、泰州、昆山、苏州的13家台资企业进行了采风。新平台:台商走电商南京四季瑞禾食品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15.
贵刊第11期《东莞台企转型记》报道了广东东莞台企转型升级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自1989年国务院公布给予台商投资优惠新举措后,台商在大陆投资很快实现了从南到北、从点到面的快速布局。  相似文献   

16.
<正>为会员和台资企业服务,增强会员间联谊以及会员与政府部门间联系,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是全国台企联创会宗旨之一,也是全国台企联一以贯之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此,全国台企联先后成立台商服务委员会、转型升级委员会、产业委员会和"一带一路"委员会,旨在从多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切实全面为台商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作为台资经济集中地和台商主要集聚地,是台企创新实践最生动、转型升级最充分、发展成果最丰硕的地区之一。在当前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期,江苏台资企业开路的不多、开工的不少,苏台经贸交流合作逆流而上、冷中有热,台资项目和增资额度逆势增长、稳中向好。台资经济持续强劲的向心力和源动力,就在于聚焦转型升级、助力创新发展,这是江苏台资企业由"扎堆"向"扎根"转变的神奇密钥和通关密码。  相似文献   

18.
吴福美 《政协天地》2008,(11):15-16
一、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提升闽台产业合作的层次与水平1、进一步完善闽台两地产业链配套建设。对闽台企业加强对接引导,推动两地产业发展互补、互联、相互依赖,提高闽台产业关联度。鼓励本地企业投资台商投资企业的配套行业,成为台资领头企业或台湾贸易商的卫星厂或协作生产基地,提高本地制造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台商到当地投资建厂。注重本地优势产业与台资相结合,加强台资企业与本地主导产业合作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9.
<正>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州对台工作站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潮头,团结台湾同胞一道砥砺前行,扎实推进穗台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可喜成效。一、台商西进投资由点及面成热潮广州是台商最早到大陆投资的城市之一,1984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广州以来,穗台两地投资与贸易规模水涨船高,快速增长。从2014年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帮扶台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2018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穗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19)
正近年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原因,台商在大陆的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自2012年起,全国台企联与江苏省南通市联合打造"台商产业转型升级峰会",旨在集聚两岸精英研究经济发展环境、探讨两岸产业现状及趋势,对推动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持续发展起到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9月23日,由国台办指导,全国台企联与江苏省南通市联合打造的两岸经贸交流合作高峰盛会"2016台商产业转型升级峰会"在南通滨江洲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