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创新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不但要体现在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上,也要体现在高效的体制机制引领上。科技创新调查制度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制度,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山西科技创新调查制度建设,不仅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创新调查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我省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更有益于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山西应以推进科技创新调查制度建设为抓手,提高各地市、各行业、各主体对科技创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始成为影响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因素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模式,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我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实施一系列相互配套、切实有效的政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3.
龙汨 《湖湘论坛》2008,21(4):55-57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着规模、政策、技术等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强相关道德法制体系、产业化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它追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但在推进循环经济工作中还存在较多实际困难和障碍。为此,必须运用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创新循环经济制度环境、实施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政策法规;注重科技创新等策略,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迪云 《理论月刊》2006,2(6):140-1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高形式,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本文在分析了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基础上,论述了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最后指出,我国应从绿色GDP核算制度、有效管理和监督制度、有效管理和监督制度、科技研发促进制度和抑制废物形成制度、循环名录、循环目标及循环程序制度、技术与工艺标准及技术性指导制度、法律义务和责任制度、政府扶持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经济激励制度、信息化建设制度等10个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
赵晓峰 《求索》2023,(1):151-157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的客观需要。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发展基础权力,增强现代国家的制度能力。正式制度建设的“精度”要求与人民生活实践中的“温度”诉求之间存在张力,考验着治理主体的权衡和实操能力。当前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要加强人民需求反馈机制建设,使基层治理主体常规性回应民众诉求的方式方法成为正式制度的一部分,增强国家制度能力建设与城乡基层社区和谐发展的协同性。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形成国家制度能力建设的“双层架构”,既要在顶层架构方面加强全国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本等宏观层面的制度建设,又要在底层架构方面重视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等基层社会的制度建设,以推进“三治融合”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7.
面对被列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这一重大的历史机遇,沈阳既要从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又要在对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增强紧迫感;既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对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又要为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创新体系的支持机制创新、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突破,更要充分发挥创新体系中各主体的活力,激发创新体系中各种主体的创新动力,强化创新生态环境的优化,使创新体系的运行永葆生机。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的新制度经济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敏 《桂海论丛》2005,21(6):23-26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追求有效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已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制度安排。文章首先归纳了现有经济增长理论的不足,之后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了剖析,并概要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9.
周淑娟  祁彬 《前沿》2007,(12):74-7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投入推动增长转向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先进的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来说已经刻不容缓。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将会逝去,能源短缺越来越严重,经济增长也不会永远保持高势头,所以要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满足市场对高新技术需求的增加;追加科技投入同时也要形成大规模的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条件;使企业成为有远见的、能动性强的创新主体;实施"节能优先、多元开发、科技支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0.
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节能降耗是经济发展的永恒规律。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节能降耗。要加大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俊材 《人民论坛》2012,(20):80-81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状态的调整,除了需要省区之间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和成熟技术,寻求政策倾斜和法律保护外,关键是提高地方经济水平。各地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循环经济的建设,在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中融入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特色的循环经济,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领导干部的述廉制度对政治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述廉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建立述廉制度,要搞清楚述廉的前提、内容、主体、范围、方式等。并通过述廉评价,进一步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姜帅 《人民论坛》2014,(10):55-57
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公信力不足,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市场主体管理混乱,生态保护法治不健全;公民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生态意识缺乏。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是根本性保障,因此要从建设政治制度、循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生态教育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论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质却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制度创新是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本文在借鉴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体系,以协调人类物质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从而推进循环经济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和谐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和谐新农村的核心在于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和谐.在农村社会,由于利益存量的有限性和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信息能力、参与能力等的不同,形成基层政府、农民和非政府组织等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或利益非均衡状态.为消解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必须进行不断的制度创新,如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户籍制度创新等,隔断行政权力过度介入要素"定价"的渠道,建立能正确界定生产要素价值、激励约束主体行为、协调利益冲突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三大矛盾”,导致了规模不经济、循环不经济、循环不环保、循环不节约等一系列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产生。本文通过对浙江省的实地考察,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实施模式创新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和制度创新战略等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17.
董昕 《公安研究》2013,(1):82-86
伴随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社会管理创新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制度安排。对于公安机关而言,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要求吁求着新的公安群众工作模式的产生。具体而言,其理念要从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路径上要从单向指令模式转向双向交流模式,评价方式上要从一元主体评价转向多元主体评价。这三重转变内包含着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诉求,也揭示着未来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政协天地》2015,(Z1):19-25
郭振家委员代表省民建的发言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福建发展的"二十一字"建议。1、重市场。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主体功能边界,建立健全市场制度体系,加快市场数据与市场信用体系建设。2、微刺激。要科学而精准地找到经济刺激的领域与重点。3、励创新。构建知识与技术相耦合、技术与金融相融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政府相协同的创新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建立学术评价与市场应用评价相统一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体系。4、促创业。改革教育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各类创业型大学。建立创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存在着两种增长方式。增长方式的不同和转变,与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区别无关。集约型增长方式可以缓解或消除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种种弊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重要方面。集约型增长方式重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为此,需要重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需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素质,需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公信力不足,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市场主体管理混乱,生态保护法治不健全;公民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生态意识缺乏。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是根本性保障,因此要从建设政治制度、循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生态教育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