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教育公益性,才能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坚持教育公益性中有创新,如此,才有教育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提升。我国教育公益性质由教育本质属性所规定,回归教育本我,充分认识教育特点,利于教育持续发展,创新有序.  相似文献   

2.
司恩平 《支部生活》2010,(10):16-16
教育事业关乎国计民生,在教育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云南省教育系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坚持“两高”、“四性”、“三有”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性是教育所具有的一种客观属性,这是由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教育内容、教育产品和教育利益主体的公益性所决定的。目前坚持我国教育公益性面临着种种困境。完全实现教育的公益性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维护教育的公益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教育的公益性是指教育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我国教育具有公益性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也是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认识和维护教育的公益性,对于政府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保证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办出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公益性的内涵第一是全局性,即教育事业是涉及全局性的事业。教育以培养人为己任,而每个人的活动都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教育绝不是私人的活动,它通过对每个人的影响而影响全社会。第二是全体性,即所有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5.
《北京支部生活》2007,(2):13-13
【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是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事业,是与行政部门和企业(包括金融机构)行为相并列的活动。具体而言,社会事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在我国各级政府发布的相关文件中,社会事业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技事业、文化事业、体育事业、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党史纵横》2008,(5):66-66
水文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水文被定位为”水利建设的尖兵、防汛抗旱的耳目、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哨兵、现代水利的基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一定位充分表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社会对水文需求越来越迫切,水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期性工作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和繁重。如何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摆在水文面前的历史性课题。通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水文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深切感受到,新时期的水文工作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提高监测能力和努力推进现代化,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支撑。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教育战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切实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始终坚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教育工作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福建省近年来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与探索中,社会关注最多、反映最强烈的教育问题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和“教育强省”等问题。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些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才能使教育真正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实现社会公平,基础在于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统筹教育协调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十六大的决策,在认真试点总结的基础上,对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了部署。这是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健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为了开展好这一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教育活动,必须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集中教育活动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坚持加强党的建…  相似文献   

12.
夏树 《党建》2014,(2):47-48
农业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在推进工作中深化教育实践,借活动东风破解工作难题,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作风建设和“三农”事业发展双丰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贯彻群众路线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之兴  赖路成 《求实》2007,(9):84-87
农村社会事业是为安定农民生活、协调农村人际关系和维持农村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的各种公益性支持与服务活动的总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农村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过去一段时期,社会事业是发展的"短腿",而农村的社会事业则是"短腿中的短腿"。为此,必须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把发展农村教育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把农村卫生作为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的重要保障手段,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加强农村社会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支部生活》2007,(6):11-11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首先要对社会事业的内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理解社会事业的重点在“事业”。在现代汉语中,“事业”一词主要是与“企业”相对的,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成员的生产与生活提供支持与服务的各种组织及其活动。“事业”最基本的特性是追求公益,不惟私利。为了更好地认识社会事业对于社会的意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与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教育事业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公民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是“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6,(8):36-36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新世纪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研究宣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去年初以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一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全党全国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相似文献   

18.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经费仍然是“捉襟见肘”,文化设施和设备仍然很难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更多的文化宣传阵地和休闲娱乐场所,进一步提高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在教育事业中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按“和谐”理念去育人,按“和谐”理念去治校,构建和谐机制,创建和谐校园,把我国每一所学校都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相似文献   

20.
《党员文摘》2008,(11):I0002-I0003
从恢复高考这一标志性事件至今,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恢复到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一系列巨变。“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让中国百姓心里感动、切身感受的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5o年来的写照。回顾50年的艰辛探索,教育事业前行的每一步,都使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发生改变;回望30年的非凡历程,教育事业改革的每一次努力,都在为国家和民族书写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