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民族精神重建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建不仅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还要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为指引。当代中华民族之精神,即中国国民之精神。从国民精神的角度审视民族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现代理解。民族意识必然包容鲜明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重塑必然以现代国家发展的精神需求为指向。民族精神重建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再生产。尊重精神生产规律是搞好民族精神重建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主要是大力提倡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自主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精神。对民族精神进行系统总结与归纳,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这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首先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对其基本特征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本文从理性精神、辩证精神、人本精神三方面揭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现代法治精神的构建是以一定的国家传统法律精神为基础的。中国的传统法律精神是一种法律伦理精神,在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中,法律伦理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精神是中国迈向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精神必须实现从法律伦理精神向现代法治精神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9)
大学精神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品位、办学理念、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它包含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和启蒙精神等八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具有独特性、创新性、批判性和发展性的特征。深刻把握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及特征,对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铸就与涵养的宝贵精神品质。就其微观形态而言,百年来党的斗争精神的演进始终映射着党的阶段性中心任务的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斗争精神具体表现为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形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斗争精神具体表现为以"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形态;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斗争精神具体表现为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改革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具体表现为以"凡腐必反、除恶务尽"的反腐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形态。百年来党的斗争精神的演进表明,党的斗争精神的铸就与涵养始终以中华民族精神为最深厚土壤,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精神内核,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价值指向,以聚焦党的阶段性中心任务为着眼点,以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为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岗精神,是以小岗村为载体所展现的改革精神。小岗精神,是正反对比的历史经验、思想解放的改革萌动、周边地区的实践探索、小岗村人的敢为人先、各级领导的包容支持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岗精神,一是率先改革的"大包干精神",二是再次改革的"沈浩精神"。大包干精神,是小岗人和各级领导共同创立的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坚持真理的无畏精神、忠诚守信的契约精神、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沈浩精神,是沈浩带领小岗人进行再次改革的忠诚为民的公仆精神、扎根基层的献身精神、坚持改革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清廉精神。前者是核心,后者是升华,二者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共同组成改革特征鲜明的小岗精神。小岗精神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即小岗精神是群众路线实践的典型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不竭动力、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8.
西方传统哲学精神观构成马克思精神观论域的历史处境。西方传统哲学精神观可分为唯心主义精神观和旧唯物主义精神观,基于实践唯物主义之上的马克思精神观,把精神置于"现实生活过程",当作"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去理解,由此扬弃和超越了西方哲学的精神观传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观在对人的精神与自然界、人自身、人与人、社会关系变革及精神生成和发展等问题的阐释中,对人的本质、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深刻把握以及对精神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刻透析,为推进当代中国精神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湖南为例,分析探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湖南实践、湖南元素和湖南贡献,重点挖掘韶山精神、秋收起义精神、“半条被子”精神、湖南农民运动精神、陈树湘精神、水口山工人运动精神六种湖南元素鲜明的精神形态,并探寻湖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现实路径,为推动更多湖南元素湖南贡献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二批候选名单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德里达认为,马克思精神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马克思精神就是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要捍卫与忠诚马克思的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德里达借助于马克思的解放精神与批判精神,通过"延异"的消解策略,企图建构一种"解构式马克思主义精神",其实质并不是走向马克思,而是借助于马克思的相关文本,达到质疑甚至否定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1.
西方传统哲学精神观构成马克思精神观论域的历史处境。西方传统哲学精神观可分为唯心主义精神观和旧唯物主义精神观,基于实践唯物主义之上的马克思精神观,把精神置于"现实生活过程",当作"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去理解,由此扬弃和超越了西方哲学的精神观传统。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观在对人的精神与自然界、人自身、人与人、社会关系变革及精神生成和发展等问题的阐释中,对人的本质、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深刻把握以及对精神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刻透析,为推进当代中国精神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精神生活质量内涵的理性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是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人们利用其所拥有、选择、追求和创造的精神资源,不断满足与超越自身精神需要所呈现出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状态。精神生活质量的现代内涵必须反映精神生活的全面性,凸现精神生活的有序性和研究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性。这样才有利于打破个体精神生活中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阻抗,近而克服精神生活的依附性,提升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9,(12)
柳州作为西南工业重镇之一,其工业发展必然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时代的奋斗缩影。本文通过对柳州市的社会调研分析发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对待工匠精神的自我素养不高等因素制约着柳州市工匠精神的培育,社会上并没有形成尊重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对工匠精神的传承理解与文化感受存在偏失与轻视,对培育工匠精神非常不自信,虽然高度认可工匠精神,但个人并不觉得具备工匠精神。为更好培育柳州的工匠精神,助力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柳州市应提升工匠精神认知、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保障制度、营造尊重工匠精神氛围、鼓励企业对工匠精神的重视、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自我素养等。  相似文献   

14.
经过50多年的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享誉中外,成为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新的历史时期,站在稳固的战略支撑点上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就会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时代同进步,与伟业共辉煌,永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大庆油田推进“永续辉煌”伟大实践的不竭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哲学在当代创新中存在的知性化倾向,提出哲学精神是哲学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哲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精致表达,是对科学精神的超越。哲学发展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科学精神,但简单地以科学精神代替哲学精神,却是当代哲学被知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永葆"爱智慧"风范的精神品格,哲学精神主要包括追求纯粹、反思批判、高扬自由等内容。哲学的创新恰在于哲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精神的理论观点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不断提高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研究主要通过总结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的研究概况以及中国四代领导人民族精神的内容,分析出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中国化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9)
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寻求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今天,长征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念;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精神;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实事求是、灵活应变、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能力;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精神;以长征精神铸就中国梦,离不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精神赡养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已变得刻不容缓.我国关于精神赡养的立法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该法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规定缺少可操作性.完善我国精神赡养法律制度,应明确赡养人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义务及其界限尺度,赋予老年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明确精神赡养义务人未尽精神赡养义务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毛婷婷 《学理论》2023,(1):16-19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下对共同富裕理论的深度阐述与重大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包括:是人精神方面的需求,是个体对精神生活享有状态的呈现与衡量,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价值追求。目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存在的问题有:物质生活富足与精神生活富裕不相协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现象对价值观的侵蚀;精神资源的长效动态供应机制不足。因此,加强物质生活富足与精神生活富裕协调发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生活的引领作用,提升精神文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切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1)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许多优秀精神的进一步提炼和高度概括。将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培育,既要深刻把握毛泽东精神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讲清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也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