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幽默大王     
一个山里人到了江南水乡。他在一株大树下闲坐,看见了一只丢在地上的菱角,拣起来一吃,非常香甜,就爬上树,挨枝摇着寻找。可是,找了很久,再也找不到了。他惊诧地说:“这样一棵大树,难道就长了一只?!”  相似文献   

2.
, 《法律与生活》2012,(9):29-29
广东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这棵大树倒了。2012年1月,广东省检方透露,罗案已移交中山市检察院起诉,他涉嫌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两项罪行。罗确实是棵大树,他的倒下砸倒了树下303名乘凉干部,“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  相似文献   

3.
很少有一种角色,像人民陪审员这样广受争议。随着《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于2005年5月1日实施,书面的争议弱化,口头的争议再掀高潮。陪审员都是居民委员会大妈,还是质疑者局限于理论上的假设?这项舶来的制度,在中国有哪些“本土化”的表现?这棵老树在故土正在经历着怎样的痛苦?一系列没有打开的问号,让我们产生了从“根”上了解这项制度的冲动。《撩开陪审员的面纱》一文,通过讲述4个陪审员的故事,来解读“谁有资格做陪审员”,“陪审员在法庭上下都做什么”;《编外法官入主法庭》从多侧面——包括法官的角度来评判陪审员的价值。接…  相似文献   

4.
富裕中农常富要儿子宝成去给自留地施肥,儿子非但不去,还教育老子“要关心集体”。常富的“父道尊严”扫地,只好哀叹一声:“嗐,这那象我的儿子!”小私有者的儿子不象小私有者,这是件大事,反映了社会主义在农村胜利前进的大好形势。任何一个阶级都要按照自己的模样来塑造下一代。常富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是严重的。在他看来,儿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象自留地的瓜菜、小麦一样,该有自由处理的权利了吧。他在家里,用发财致富的私有观念,筑起了一个小小的包围圈,梦想叫宝成也象自己那副“尊容”,搞好自留地,经营安乐窝,一切为自己,身子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心放在资本主义上。谁知小小包围圈挡不得无产阶级的东风传送!宝成在江水  相似文献   

5.
南曲、北曲中用联曲体的长套曲子,一般称为“套曲”,它的来源主要是宋代的赚词和比赚词略早的“缠令”、“缠达”。近代自王国维以来,已经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探讨过这个问题。但谁也不曾提到过《竹斋词》中的套曲。为了说明宋代套曲的源委,我先占一点篇幅,作为“引子”。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武乡的八路军指挥部所在地,有一棵朱德总司令亲手栽种的杨树。这棵杨树平凡中蕴涵着神奇,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树枝掰开来每一个关节都是五角星.群众亲切地把这棵杨树叫作“红星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林业部门的悉心培育,这种罕见的“红星杨”在山西已经非常普遍了。“红星杨”的五角向心,缺一而不成其五星。如同中央对律师业“五者”的要求,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在德国期间,我的瑞典朋友斯文森经历了一场奇特的官司。斯文森在德国留学期间,在法兰克福郊区租了房子。房子包含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棵大树,一天,斯文森接到区法院发来的邮件,原来,邻居巴拉迪起诉了他。斯文森很纳闷:自己来德国后一向遵纪守法,怎么会当被告呢?  相似文献   

8.
近日,一阵大风,把一棵大树吹歪,连根部也带动了。请林业局的技术员来一看,说这树没救了,故派人把树干锯下,可挖树墩却颇花功夫,一是主根扎得深,二是系根“盘根错节”,且与大量泥土巴在一起。可树墩不除,新树难栽。几个人动用锄、镐、锹,或斩或刨,足足挖出几方土,才把树墩“盘”“错”  相似文献   

9.
程刚 《政府法制》2012,(14):34-34
日本有一种很小的蘑菇,这种蘑菇有一个特点,会慢慢地爬行,而它爬行则是在寻找食物,活动的场所大多在潮湿的大树树皮上。如果发现口味相舍的食物,它便用柔软的躯体将食物缠起来,慢慢享用,“酒足饭饱”后,再次踏上新的旅途。  相似文献   

10.
真树摇钱     
温庭竹 《法治纵横》2011,(21):41-41
众所周知,天上不会掉馅饼,钱也不会从大树上摇一摇就落下来。不过如果你有机会从英国北部皮克区走到苏格兰高地,会发现途中有许多棵嵌满神秘硬币的“摇钱树”。  相似文献   

11.
刘菲菲 《江淮法治》2011,(20):58-59
你见过长上天的薯叶吗?有谁见过一棵大薯,竟攀爬交织缠绕成一棵参天的“树”?我就见过。去了一趟广西,真难忘,那一簇簇云中飞扬的绿叶——它们曾经存在过、昭示过。那其实是一棵大薯的薯叶.交织缠绕着薯藤。它们长上高高的蓝天,牵着一片片白白的云。  相似文献   

12.
有一则古代寓言:兄弟二人都善射箭,一天,兄弟俩外出射猎,忽见一群大雁由南而北飞 来,兄弟二人正在拈弓搭箭准备射猎之时,却为射下的大雁是“蒸了吃”还是“煮了吃”发 生了争执。哥哥坚持“蒸了吃”,弟弟坚持“煮了吃”,谁也说服不了谁。当他们最后达成 “一半蒸了吃,一半煮了吃”的协议时,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联想到检察机关的有些业务部门,案子上不去,任务完不成,往往犯了与“兄弟射雁”一 样的“毛病”。有例为证:其一,对于上级一再强调的办案任务,不是积极找案源、查线索 ,主动履行检察职能,坚决查处贪贿、…  相似文献   

13.
夏世信 《检察风云》2000,(10):70-72
一个“丑小鸭”似的农村妇女,因不肯冤枉他人而遭到严刑拷打,引出一场官司。 一张笨嘴说:“我差点让他们打死。” 三张巧舌道:“她是没脸见人自己跳楼。” 黑夜里没有第三者在场。 公安的法医道,那伤确系高坠所致。 检察院的法医说,绝对不是高坠! 都是合法的权威者,究竟谁有理? 于是请出贵州省最有权威的一大帮专家会诊……  相似文献   

14.
正"背靠着大树,你自己就成为了大树。"这是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著名新闻主播白岩松的名言。然而,央视这棵大树在最近十几年来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场席卷央视财经频道的反腐风暴正在展开。央视的三次大事件最近十几年来,央视经历了三次大事件。第一次事件发生在2004年前后。当年,审计署派出机构新闻通讯审计局进驻央视。随后,央视被查出广告收入的黑洞。在这次审计前后,央视变局颇大。审计之前,文艺部主任赵安因受贿罪被判刑;随后,副主任冯骥也身陷囹圄。审计之后,央视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事变动,1600余名编外人员被清退。  相似文献   

15.
章法 《政府法制》2006,(23):55-57
近一段时间,一篇题为《面对强奸犯,冒死反抗是人类的耻辱!》的帖子引爆各大知名网站社区论坛,引发了一场有关面对强奸道德与伦理问题的大讨论,而且网名为“深海水妖”的发帖者——女作家陈岚更是遭到网友们狂轰滥炸。在百度里,输入“面对强奸”几个字,在0.066秒内,可搜索到14.7万个相关网页,足可见辩论的激烈程度。面对强奸,有人主张反抗,有人主张顺从;有人主张保命,有人主张誓死捍卫尊严……争论甚嚣尘上,莫衷一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有网友认为,生命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生命是灵魂的载体,要是生命的躯体消失了,那贞操、贞洁和尊严还能附着在…  相似文献   

16.
老周之死     
老周其人及其官司在庞大的上访队伍里,老周——周崇德属于很有特点的一个人。他的特点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字:耐、韧、忍、雅。老周的耐性是出了名的:不管接访者脸色如何,他照样不愠不怒,耐着性子诉说自己的委屈。他的韧性也是出了名的,他从1993年开始上访,一直到2004年夏天。他忍着一腔怒气,虽然有时说着说着难免渐渐激动起来,但他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状态,马上就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忍着性子缓缓诉来。老周最大的特点是雅,人们称他为“文明上访者”,他不闹,不叫,不缠,不搅,一副老学究模样。念过私塾的老周,面容清癯,身材瘦弱,举止儒雅。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贫困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一直提倡我个人保持适度的贫困,这里的“适度”有我自己的含义,即是要保持自己的尊严,没有尊严的贫困是应当抛弃的。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歌德对于贫困也有自己的见解:我不讨厌贫困,但我讨厌阻止我成长的贫困。  相似文献   

18.
“嫁出去的女就是泼出去的水”,这种封建、世俗的观念在一些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但也有不同凡响者,湖南省桃江县城六位出嫁女勇于向这种陈腐的观念公开提出挑战,最终替自己赢回了尊严。  相似文献   

19.
从批评邓建国、冯小刚有“恶劣的炒作行为”到曝光王菲女儿有兔唇,从曝李湘李厚霖假结婚到公布刘德华儿子,宋祖德的猛料越来越惊世骇俗。无论宋祖德骂了谁、被骂的人从来没有跳出来回应过,受到攻击的明星们是没有底气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懒得费口舌?宋祖德的嘴瘾娱乐大众,糟蹋明星?被糟蹋者是否该让法律给这张嘴贴张封条?宋祖德:过过嘴瘾?  相似文献   

20.
柳树辨佞臣     
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有一次率群臣出大梁(今河南开封)城,走出数十里后,在一棵大柳树下休息。这棵柳树极为粗大,朱温夸赞道:“好一棵大柳树!”说罢,朱温以目光扫视众人。众人立刻随声附和地说:“真是棵好柳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