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家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优惠政策面临着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调整国家给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优惠政策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列宁提出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方法。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与俄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他主要阐述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如何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范围、民族区域自治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等思想。  相似文献   

3.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试就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中国特色和实践上的发展与完善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宪政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制度的重要内容。西部开发战略中民族区域自治问题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 ,而且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以西部开发为契机 ,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 ,包括必须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有深切的认识 ,努力健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体系 ,并解决好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形成了习近平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立足于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基础上的制度选择;二是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可以休矣;三是坚持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主要着重坚持"两个结合"、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明确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确立的基本依据,确立了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的具体路径,从而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统一了全党、全社会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为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依据宪法有关精神制定的一部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中国的民族自治模式与"功能自治"、"民族领土自治"等模式不同,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模式。从宪政理论的视角来看,民族区域自治拓展了中国宪政建设的现实内涵。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民族问题实际情况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大国原则的同时,也反映了客观存在的民族差别,最大限度地在民族问题上实现了政治民主,因而推进了民族法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体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族区域自治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8.
杨士林 《工会论坛》2008,14(6):149-150
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是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内容和表现。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自治条例立法研究》一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阐释了自治条例立法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与原则、立法内容、立法程序以及法律监督等基本问题,进一步发展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立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试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 ,也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全国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它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自治紧密结合起来 ,具有强大的政治生命力。为此 ,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并不断完善。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我国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的抉择、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 ;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区域自治给予了高度重视。探索两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必将对今后的民族工作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恢复和完善。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就尝试着在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由少数民族参与管理的工农苏维埃政权,开始了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到抗日战争时  相似文献   

1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创举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西柏坡时期中共在内蒙古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和实践,表明党已经将民族区域自治确定为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这对建国后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乃至今天我们自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具有重要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建国头七年中,党和国家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民族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在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反过来,法制的日益健全又进一步促进民族区域自治的顺利实施,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民族区域自治呈现出顺利而健康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伴随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西部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浪潮悄然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又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带来了未曾面对的新事物、新问题。如何确立西部地区民族自治制度的走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中,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民族政策中不仅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且确立了单一制国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处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基本方针,为当代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和制度体系 ,其巨大的政策和制度涵容量 ,本身就是一个永无穷尽的知识和制度宝库。本文从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均在西部 (含广西也已列入 )的国情族情入手 ,扭住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整体推进之间的正比关系这一重大主题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作者认为 :无论是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身还是以外的诸因素看 ,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直接导源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等政治层面的根本利益所必须 ,直接导源于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决策顺利实现的总体需要。文章最后就如何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同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和各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也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国情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离性和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法定性与广泛性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特点。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保障下,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民族实际相结合,确立我国国家政权建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化的进程;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一系列民族政策;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共有43个少数民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也逐渐开始从地方性的经济建设向制度化建设靠拢。1992年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根据自我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的需要 ,已经加入了WTO。自觉遵守WTO的规则 ,成为我们搞好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作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制度 ,亦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理解WTO规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内涵、正确认识WTO规则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二者的相互关系和正确处理与二者相关的法律问题 ,是值得探讨和深刻思考的。一、WTO规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内涵“WTO” (世界贸易组织 )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已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地方自治制度,践行这样的地方自治制度有助于促进民族和谐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自治都是中国政府为适应特殊地区的特殊情况而进行的政治制度创新,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又有着许多不同,尤其表现在立法权的性质、权限以及范围等诸多权力划分问题上,在理论上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