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课税权的法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课税意味着以国家为主体无偿地“剥夺”国民财产,为保证国家课税权和国民基本财产权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对其进行宪法控制或规范极其必要。只有获得了宪法上认可与支持的课税权才是合法的。在对国家课税权探源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税合法化的路径———税收立宪,强调国家课税权的权力与权利的双重性质,并探讨了对国家课税权的制约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汤宗舜 《知识产权》2007,17(2):3-10
知识产权的保护各国都订有法律加以规范,但各国给予的保护只在本国境内有效,而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客体,即发明、商标、作品等是无形的,很容易依附于各种载体而流往国外,因此也还需要在国外获得保护。为了便利本国国民在外国获得对其发明、商标、作品等的保护,一些国际条约先后签订,规定参加条约的国家互相给予其他缔约国国民以本国国民的待遇。我国已经加入了部分条约,也兼顾了本国法律与国际条约的衔接,但从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法律现状看,两者间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的这些法律与国际条约的关系予以探讨,达到二者间的平衡与完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刘新林 《法人》2008,(9):46-47
为了给国民的财富寻找合适的投资方向,应当修改专利法,将相对新颖性的专利新颖性判断标准修改为绝对新颖性的专利新颖性判断标准,允许国外已经公开的技术在国内可以由国民自由使用。这对国家经济和股市的发展绝对一个是惊人的利好  相似文献   

4.
奥尔森在区分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基础上,剖析了集体行动的逻辑,指出了搭便车现象对于集体行动的妨碍,强调了特殊利益集团对于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影响.在奥尔森的理论逻辑中,能否保障个体权利,能否遏制特殊利益集团的巧取豪夺,是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奥尔森的理论立足于经济学,同时也兼顾法理学、政治学与社会学,因而为经济学与法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奥尔森关于个人权利、集体行动与国家兴衰的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与改革实践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受生猪等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保持副食品市场的供需平衡和长期繁荣稳定成为关系国民生活的重要问题。对此,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国内外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投资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6.
论赋予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职能的法理根据──兼谈强化全民族的法律监督意识王帮民关于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地位、职能,宪法第129条、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但是,在司法界、理论界和广大国民中,将检察...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从经济体制上,还是从发展水平上分析,对于现行自由主义国际经济法律秩序而言,中国都不是西方国家所认为的"搭便车者",而是一个正常的主体,理应获得普适的待遇。当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会承担更大的责任,但绝非西方国家在"中国责任论"下的超高责任。就此,中国应坚决反对西方国家施加的不公正和不合理的对待,以保证自身的发展有一个正常的国际经济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8.
“搭便车”具有多种含义,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搭便车”具有特殊的法律语境,其适用定位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底层观念、原则和价值。制止“搭便车”高度契合自然正义及其衍生的不当得利原则,具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召力。但是,“搭便车”又经常是模仿自由和竞争自由的应有之义,有其积极的和正面的含义,在通常意义上体现的是“搭便车”中立。我国司法裁判过多地赋予其自身违法的负面否定意义,将其作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标准,并广泛地用于竞争行为正当性的判断。“搭便车”的宽泛适用易于扰乱相关法律之间的调整秩序,破坏法益保护与竞争自由和公有领域的必要平衡,有悖于自由市场原则。“搭便车”可以成为裁判标准,但应当限定其适用范围、压缩其适用空间,其适用不能抵触相关法律的立法政策。  相似文献   

9.
法律教育是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法治的国家均应注重公民的法律教育,加强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努力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这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法律教育是国民的重要方面,在当代中国,法律教育是实现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之一。因此,法律教育在塑造公民现代法律观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曹坚 《检察风云》2013,(23):40-40
一个国家的国民休假层次,总是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经济发展程度先进的国家,有相对充沛的物质基础为其国民提供较为完善的休假福利: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则较难满足国民的休假需求,且国民一般也不太会有强烈的休假需求,整个社会或缺乏健康的休假氛围。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诉讼费用概论一、诉讼费用的意义近现代国家以公力救济代替国民私力解决纠纷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家为了使公力救济得到具体实现,就必须设置一套保护国民权利并解决纠纷的机制,这就是现代法制国家的民事诉讼及其他裁判程序存在的最根本原因。国家为了贯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事实上实现绝对不发生侵犯国民权利的事件,当国民权利受到侵犯以后是否能及时有效得到恢复,可以作为一个国家是否存在充分的民主和法制的试金石,这也是一个宪政或民主国家必须作出的承诺。  相似文献   

13.
一、西方的特别权力关系特别权力关系的产生可以追朔到19世纪德国宪政上的国家法和行政法理论(奥托·迈叶尔等)。一般行政关系只包含公民的一般义务,而特别权力关系涉及国家和公民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通过强制或自愿地进入并在特定领域内确立,它被归入内部行政因而不受法律调整。因此以往被称为“法治国家的丛林”或“法治国家未被开拓的领域”。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一部分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他与国家权力主体不适用一般国家与国民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权利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14.
林金香 《法制与社会》2010,(17):11-11,13
国籍是区分居住在一国的本国人和外国人的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往,国民之间的流动,对于国籍的界定比以前更重要。当今社会,双重或者多重国籍已经司空见惯。双重国籍将带来何种利弊?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国籍政策的演变,分析了双重国籍的利弊,从而指出双重国籍制度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法律文化是法治的土壤和源泉,没有法律文化的根基,法治只能走向失败。我国现在离成熟的法治社会还有一定的差距,人治因素在我国社会中仍然十分活跃,这是因为我国法律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变革和发展法律文化方面,作者重点提出了三条思路:(1) 发展市场经济,坚持对外经济开放和文化开放。(2) 国家和政府重视法治,树立“法律至上”和“依法治国”的理念。(3) 提高国民的法律文化素质离不开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杨度从宪政的高度看待大清新刑律,使得晚清刑法典论争从法理与礼教的问题之争转向国家与家族的主义之争。在时代的语境中,“个人”通过“国民”这一概念而被国家所吸纳,国家主义乃是看不见独立人格的国民主义。杨度以进化论的观点,将家族视为国家之敌,但对破坏家族是否就能培养出合格的新国民,缺乏充分的论证。他的主义之争加剧了新旧两派的裂痕,使得共识难以达成。  相似文献   

17.
刘兴成 《法人》2011,(9):81-81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民权利和自由都对法治有强烈的需求,法学必然会成为中国的下一门显学。经济学和法学在中国都成为显学之日,就是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过大关之时  相似文献   

18.
论国家订货合同的法律定位肖渭明一般认为,国家订货合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为了向企业订购重要货物与企业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然而,对国家订货合同在法律上如何定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对此加以探讨。一、从命令到契约:双重属性在...  相似文献   

19.
培育领导干部的法律信仰 ,并以此促进国民信仰法律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也是领导干部行使好职能、克服法律意识中的种种偏差的需要。法的效益性、救济性与独立性是领导干部信仰法律的基础。创造领导干部信仰法律的条件在于内外并举。  相似文献   

20.
谢宇 《中外法学》2023,(2):541-559
美国国家安全法律已经建构起内容繁多、体系复杂的外国威胁防控机制,涵盖了政治安全,国防、情报与数据安全,经济和技术安全等重要领域。美国国家安全法律对外国威胁的防控呈现出应势而变、外严内宽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背后的核心影响因素在于美国对本国利益优先的坚持和对公民宪法权利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应对美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国应当及时完善应对思路:在事前预防阶段,要立足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预判其国家安全立法、执法走向,加强我国各类主体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法律风险防控,并完善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体制;在事后救济阶段,要善于运用美国国内分权制衡的宪法机制,善于运用美国宪法法律中关于个人权利的规定,并将法律手段和其他手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